APP下载

凄迷与阳光同在路上

2014-05-30罗娟

2014年51期
关键词:工业创作

罗娟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袭来,转型时期的中国工业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中。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无法避免这一处境,怎样才能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处境中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飞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必需面对的问题,更是“共和国长子”应该担起的责任。这一艰辛而振奋的历程在商国华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中予以了生动且详尽的展示,小说可以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崛起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商国华;工业;创作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北阳重矿公司为蓝本展开叙述。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都与北阳重矿公司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既有宏观关涉到整个公司存亡的重大事件,又有微观关涉家庭茶米油盐的小事件;既有一个决定牵涉几万人利益的大人物,又有生活于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小说看似两条主线索实则二者是合而同一的,紧紧围绕在北阳重矿公司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困境中抓住机遇、如何一步步重振雄风这一系列的事件周围。在北阳重矿公司奔向崛起的路上,有过凄凉、有过迷茫,但是凭借着那散不掉的工人精神和气魄,最终迎来了灿烂的阳光。

小说为我们勾勒出了现实生活里的众人相,作者在诙谐幽默具有浓厚东北特色的语言中,缓缓勾勒出了许多时代背景下鲜活存在的立体人物。无论是在面对企业困境时,绞尽脑汁和费劲心思为企业谋求出路时的王光汉,还是在为企业的前途奔波时义无反顾的汪俭。王光汉、汪俭、冠新阳等决策层的人物,在面对困难权衡利弊中显现出来的大智慧以及彼此间相互帮助和扶持的精神,彰显了国有企业中具有责任感的领导者的风范;还有为了北阳重矿公司的集体利益不惜主动申请下岗,为企业讨债奔走甚至奉献生命的向原等老一辈工人和始终陪在他们身边不离不弃的另一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纯朴而炽热的爱厂如爱家的工人精神;更有新时代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武器的魏国兰、赵百儒等新一辈技术工人,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技术助北阳重矿公司重展雄风。在不同身份的人物对话时,作者运用的东北方言与歇后语既拉开了读者与文本之间阅读的距离,也缩短了阅读距离。这些人物似乎不仅仅存在与商国华的笔下,而是切实存在于生活中,这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融为一体。

工人精神是《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灵魂之所在,这精神融于工人的血液中。为了企业今天与明天费尽心力、绞尽脑汁的王光汉、汪俭等等,为了帮助企业追回欠款过度劳累而沉睡在火车上却永远醒不过来的向原,奋不顾身四次冲进平炉的杨天力,当在外等候的工友数到第十七个数的时候,杨天力还没有出来。于是冲进平炉,抱出了昏迷不醒的杨天力。几十人围着杨天力,呼喊着他的名字。小龙看见师傅的后脑部有一个口子在流血,大声喊着:救护车!救护车!”最终杨天力因抢救平炉而牺牲,他同那块铁一起长眠于地下。小说展示了老一辈工人身上体现的工人精神,展示了老工业基地工人阶级的精神本质。在年青一代工人身上,工人精神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说它并没有直接赤裸的大肆渲染所谓的工人精神,而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使工人精神得以体现。魏国兰和赵百儒之间的爱情与婚姻中渗透着新时代的工人精神,二人爱情给这部小说着上了一笔罗曼蒂克式的亮色。二人在工作中相互帮助扶持,为了工作而推迟生孩子,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由于魏国兰的工作性质同她怀孕生子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在二人不断协调和磨合中,为工作而推迟怀孕生产,彼此间由相互猜忌、隐瞒到相互信任、帮助都由工作而起又因工作而合,这些生活细节中体现着新时代的工人精神,这精神是融于爱情、融于生活的。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将工人精神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诠释,并将其赋予时代特色,可谓是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灵魂精华做了具象化的阐述。

商国华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不逃避问题,直视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处于凄迷中的北阳重矿公司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各方一起努力。领导者的英明决策,工人们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亲属友人的支持和帮助,让北阳重矿公司从凄迷中走出来,迎來了普照中国工业的明媚阳光。在改革的过程中,各方利益牵绊,对于负面人物的描写刻画,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就人而写人。林媛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既鲜明的突出了这一人物强势、贪婪、具有强烈复仇心理的特点,又侧面展示了同他打交道的范天机、小裴、崔厂长、王光学以及林媛丈夫等人物的形象。林媛的复仇计划增加了北阳重矿公司崛起的阻力,却也见证了这一崛起过程。林媛之类人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作者没有有意回避,而是正视了这一现象,避免了小说向着高大全的方向发展。

小说设定的是大团圆的结局。诚然,圆满的结局固然能够使读者波荡的心绪得以慰藉。小裴与范天机携手共度一生、魏国兰与赵百儒喜得贵子、逢素艳植物人苏醒与曹文利重归就好、曹明与水花步入婚姻殿堂,林媛自杀、刘天丰重新做人。这一切看似是最圆满的结局,而恰恰是这圆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之前的真实性。即便是这样,仍旧不妨碍我们肯定《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我们走在大路上》无论是从主题思想、语言的流畅性,还是文本的构造上来说,都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长篇小说。它向我们展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在困境凄迷中找到方向,重新振作崛起来的。将这一过程描写的鲜活生动,在感动、震撼与自豪中,跟着作者的笔触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工人精神。看“共和国的长子”——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在凄迷中寻找到阳光,如何在困境中奋身崛起,成为中国的骄傲,赢得世界的瞩目。这一路凄迷与阳光同在,而我们一直在路上。(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贺绍俊:《工业题材的视域和主体性问题》,《理论与创作》,2006.

[2] 赵慧平:《泛工业化时代的工业题材写作》,《艺术广角》,2010.

[3] 巫晓燕:《泛工业化写作——对现代化工业进程与当下文学创作的描述》,《当代作家评论》,2010.

[4] 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沈阳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工业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一墙之隔》创作谈
工业人
创作随笔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创作心得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