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企业遇到互联网思维
2014-05-30黄悦汪可真
黄悦 汪可真
当人们仍对马云的“余额宝”7个月规模突破2500亿,在年前就超越业内老大华夏基金的辉煌赞叹不已的时候,马年春节,微信红包就给了阿里一个完美的反击,2013年传统行业的大佬们颤抖了,曾经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多么的高高在上,却被余额宝、P2P、融360等互联网新势力狠狠地打了一劫。屌丝的逆袭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一场场不对称的战争在各行业纷纷打响。
点燃这场互联网思维硝烟导火索的是以微信之父张晓龙为首等人才,作为以人才为经营对象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这样的战争打响后,是否会比其他任何行业更加气势磅礴,更有颠覆性呢?
中国经济从2010年开始已出现了GDP增速逐年下滑的情况,2013年、2014年人力资源领域更是新政频出,加之用工成本逐年上涨,婴儿潮带来的适龄工作人口比例高峰的已见顶,人口红利时代已离中国远去。就在此时,互联网思维竟然敲响了新时代的大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将何去何从,能否借助互联网思维,为自己开辟另一个蓝海市场?还是被迫面对下滑期的提早到来?
何为互联网思维
到底是什么让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在2013年如此火爆?笔者认为是信息的便捷传递和汇聚!这两年,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竟然意想不到地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据统计,每个月,全球就会发布10亿条推特信息和300亿条脸谱信息,全球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中生成的。而在中国,本土的“推特微博”——新浪和腾讯微博,已经创造了小米的奇迹。雷军笑谈说:“小米的成功,在于顺势而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之所以会发生信息的大爆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互联网终于让大多数的个人参与了进来。推特、脸谱、微博、微信等网络分享平台,终于让互联网精准地击中了人类心灵深处的需求,人们渴望被了解,渴望有一个地方抒发真实的自己,渴望与别人更深层次地沟通,渴望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因此,人们带着无限的动力活跃在这些平台之上,每分每秒都在产生及传送着信息。而我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这个与平台上的个人的幸福甚至人生意义相关,最能牵动平台上每个人的心弦的行业,又会在互联网思维的催动下,发生何样衍变?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又要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变革自身,才能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赢家,不被时代进步的浪潮瞬间淹没?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简史
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的是为方便外国人办理就业相关手续,90年代为高校毕业生及下岗职工提供更多就业服务,因而政府公办的劳务公司相继成立。
2000年9月,人力资源市场开始对民营和外资开放,派遣、人事代理、猎头、管理咨询等业务顺应时代而出现,博尔捷、科锐、前程无忧等民办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相继成立。与此同时,外资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万宝盛华、德科等也相继进入中国。经过10年的发展,各公司提供的服务产品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面貌,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也由快速成长期进入了稳定经营期。
现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服务产品已达20多种,产品虽多,但各公司提供的服务雷同性较大,各项业务的竞争呈白热化,市场早已从蓝海变成了红海。而占行业收入70%以上的劳务派遣业务在2014年又将面临巨大的考验。2013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出台,提高了劳务派遣的公司准入条件,并对劳务派遣的“三性”进行了明确界定;2014年3月1日,《劳动派遣暂行规定》出台,其中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10%”。
互联网思维助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发展
而就在此时,互联网思维竟然敲响了新时代的大门,懵然從梦中醒来的人力资源企业,喜忧参半,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抓住时代脉搏的赢家,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会随着旧时代一同落幕。然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面对现阶段政策及经济形势的考验时,是否能借助互联网思维,为自己开辟另一个蓝海市场?笔者借用中欧商学院院长提出的“大、云、平、移”四个特征,以及一些已经尝试将互联网思维植入自身经营与管理的HR行业先驱的实例,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互联网思维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推动。
“大”即“大数据”,它主要是指,运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庞大信息,通过云计算等手段,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有价值的客户需求信息,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途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行动的逻辑,由于有大数据的支持,试错成为了这个时代新的生存哲学。以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为例,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们将业务开拓到了全国35个城市,并设计推出了18个产品。他们不是等到各项业务成熟了完善了才进入各大城市,而是勇于开拓市场,而这些市场和产品,就成为了他们大数据的来源,通过不断试错,博尔捷在革新中日渐壮大。在人才招聘方面,博尔捷是国内罕有的、会对候选人进行系统测评的招聘平台,但通过大数据及他们的五星人才系统的支持,他们能够实现职位与候选人的更精准匹配,给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种“用户至上”的理念,也正是互联网思维简单而重要的商业原则。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技术三个层次可以用“云存储、云协作、云办公”来概括。仍以博尔捷公司为例,2013年博尔捷开放面对政府、企业的平台咨询服务,改变了咨询行业完全是面对面进行咨询的传统模式,通过将组织测评及初步诊断等服务放到互联网上,实现了远程咨询及企业自我初步诊断,不仅便捷了咨询工作,更改善了传统咨询周期长、人工成本高等弊端。
“平”即“平台”,全球500强前10名中有6个是平台型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前40名中,利润最丰厚的也是平台企业,例如我们熟知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领英是一家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络(SNS)服务网站,成立于2002年12月并于2003年启动。网站的目的是让注册用户维护他们在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俗称“人脉”。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关系”圈的人。绝大多数的用户是为了销售产品,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找工作而想要在领英上结识某个人。领英在达到这些目的方面是很有效的,因为这个巨大的在线人际网络中有超过850万名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遍布全世界,分别从事着130个行业。
“移”就是“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手机将联通的终端从电脑转移到了手机,大大便捷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智能手机促动的。 2014年,欧孚科技正在推出的移动掌上人才市场(9191offer.com),是国内第一家移动端微视频招聘服务平台,平台上,个人的简历表现方式由现有的一维(文字)变为三维(文字+视频声音+影像),将个人信息的真实度平均提高50%;移动端视频简历录制,简单方便且迎合了新生代的习惯与喜好,相信必定会对传统观招聘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企业
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若仅仅像上面所介绍的,把它当做工具来使用,仍是不够的,甚至是舍本求末的。它是一种思维,若你真的拥有它,它必定会渗透在企业的每一个组织、管理的每一个层面。互联网思维倡导的用户至上原则,要求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传播中来。若公司真的以此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必定会扁平化自身的组织架构,以便让每个接触用户、了解用户的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让营销变得更加互动,让内部沟通变得更加畅通。作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你是否从你的每一个客户那里收集需求信息并加以利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你是否尊重大多数员工的想法,是否看中大多数员工的需求?
你会将产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工业时代,产品到达用户的成本太高,因此营销意义重大。而现在,自媒体及平台传播的广泛使用,让产品本身变成了内容和广告。一个好的产品,它一出现,就会得到认可,并自己傳播;而一个消费者体验差的产品,就算他昨日仍旧辉煌,今日也可能被快速取代。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用产品来颠覆的时代。
作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我们比任何一个行业的公司更接近人性深处,因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关系到个人的事业甚至于家庭的幸福,我们要如何借助新技术、新思维来紧紧地抓住人们的需求,切中人性中的痛点呢?2014年,让我们一同备战这场席卷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革命!
作者简介
黄悦,现任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苏州区域总经理。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曾任职于飞利浦(上海),自2005年加入博尔捷人力资源以来,历任苏州公司总经理、集团系统服务部总监、猎头部经理、培训部经理。现为“中欧商业评论”特邀作家,“商业评论”(原《哈佛商业评论》)特邀作家,上海人才协会特邀专家,博尔捷人才研究院研究员。
汪可真,现为博尔捷人才研究院研究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管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曾任某香港上市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