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出门向右》的情感意蕴解析

2014-05-30张智明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意蕴人性儿子

张智明

小说《出门向右》是一篇精致的微型小说,围绕着衰老的母亲与当保安的儿子展开叙事。整部作品叙述线索清晰,情感充盈真挚,是一部充分展现当代社会中人性美的优秀作品。人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始终围绕着情感的主线索展开,试图深入解读小说文本的内涵,就必须将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意蕴作为重要突破口。所谓“情感意蕴”并不囿于小说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更是作者力图通过小说文本向读者传递的写作主体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是他(或者她)、用以展现其人生意蕴的重要媒介。

一、情感意蕴与“出门向右”

中国古典文学高度重视创作主体的情感表达,所谓“夫情动而言行,理动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1]。当刘勰在南北朝时针对文学创作中“情”与“理”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进行探讨时,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由于文学所讲述的故事往往与行为主体、创作主体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作者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正是借助于文学文本传递给读者。进入到20世纪,中国文学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学的优秀成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生命主体的肯定和张扬。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将“人的文学”的口号呼喊出来,作家们就越来越多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去展现人性深处复杂的情感世界,而这一切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集体意志掩盖个体意志的时代所不曾有的。

小说《出门向右》讲述的是发生在超市保安和他的母亲之间的情感故事,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处理母子情感的模式,作者并没有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孝”的主题。虽然读者仍旧可以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层面去解读小说文本,但作者试图表达的情感意蕴明显带有摆脱集体意识的价值倾向。

老年痴呆,医生说得好好守着老人,老人的内心其实很孤独。儿子点点头,表示赞同。母亲孤独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来母亲一直守在乡下。那里,有母亲反复耕种的三块水田、两块菜地,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坟头。

小说中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身体的衰退使得她并不能很清晰地感知儿子对于她的“孝顺”,作者以此彻底消解了传统道德体系中“母慈子孝”的结构体系中的一个维度,进而迫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小说文本。儿子对于母亲的孝顺只能通过一句简单的“出门向右”来表达,其完成的阐释过程则是集体生命的情感诉求到个体生命的情感意蕴的历史性转换。作者一方面描述着儿子不厌其烦地引导母亲,另一方面却始终将母亲置于精神世界的迷茫之中。情感意蕴的表达就在儿子不断重复性的话语言说中慢慢发酵,而母亲则始终是身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儿子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他所拥有的一切符合传统中国社会用以评判个体生命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作者是将现实生活中极易被人忽视的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诉求联系在一起,以“出門向右”的叮嘱作为个体生命内心深处复杂情感意蕴的表达载体。因此,我们从小说《出门向右》中看到的就不再是某一个保安对母亲的情感表达,而是全天下所有儿子表达自己对于母亲养育之恩的现实呈现。情感是构筑文学文本最为基础却又是最为重要的实质性载体,它不仅成为作者用以言说内心深处复杂思想的手段和媒介,也表达着自己如何去理解现实生活带给自己的情感冲击。一句简单的“出门向右”构建起属于我们的情感世界,也支撑起小说文本的情感空间。

二、人性的光辉与情感的张力

作者在小说《出门向右》中所描绘的情感世界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人性光辉的最终凝定则是与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文化保持紧密联系的。我们深知,“文本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存在于作者、习俗、制度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网络之中。文学文本正是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形成的,它自身也对这种社会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作者所讲述的故事不应单一性地被认定为是中华民族孝文化传统的文学呈现,虽然这一内容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小说中的母亲失去了基本行为判断能力,仅仅依靠脑海中“出门向右”的叮嘱维系着自己生存的意志。对于很多人而言,面对发生在母亲身上的变化往往抱有复杂、纠结的情感:他们一方面怀念着父母赐予自己的一切,进而使得他们不可能完成物质层面的舍弃;另一方面又面对着现实的物质困惑和复杂的情感折磨,从而产生各种不可预计的现实抉择。当读者品味着儿子和母亲的温情脉脉时,或许没有能够感受到二者之间微妙的情感张力,而这一点正是本部小说试图向读者传递的复杂情感意蕴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作者所讲述的故事充斥着复杂、隐晦的情感意蕴,这是一种悲凉的美。造就这一美学范畴的直接原因正是小说主人公所处的现代社会。小说主人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迅速从农业型转变为城镇型的特殊时期,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为了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现实境遇,越来越多的人做出了和“儿子”同样的人生抉择。当他们漂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时,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成为日日奔波于理想与现实的“中间人”。

正如张爱玲所说:“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样的迷惘的威胁。”儿子试图等待母亲的恢复,但生命是仓促的;母亲试图等待儿子的时时刻刻的关注,但社会是仓促的。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而言,生命已经脱离了古典社会缓慢的节奏,朝着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开放的未来不断前进。人们或许会对儿子的无暇分身而愤怒不已,读者或许会对母亲的凄凉晚景而欷歔不已,所有的一切都仅仅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无数的浪花,唯一能够留给读者的就只有一声“出门向右”中包蕴的无尽的“苍凉”。

在这份略显沉重的“苍凉”背后隐藏的是作者对于生命个体在现实社会遭遇的一切的痛苦,儿子和母亲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情感联系,却要面对物质世界的巨大冲击,使得他们最终成为母子情感张力的两端。其情感张力的价值诉求并不在于展现人性的复杂、痛苦,而是力图超越这份充斥复杂变化的情感,为最终构造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性诉求创造条件。

三、充满希望的情感未来

小说《出门向右》并不是一位充斥着悲观情绪或颓废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作者的内心深处始终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以及他本人所极力追求的美好生活。当命运的指针逐渐将母亲的生命带向生命的终点时,她留给世人的不再是物质的给予和精神的关怀,更多的是无尽的记忆,即便这些留在我们脑海深处的记忆往往不是以连贯的形式出现,而是主要以碎片的方式出现。但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就依然能够体察到母亲带给儿子的每一份爱。正是由于有了爱的滋润,作者试图通过小说《出门向右》传递给读者的就不再囿于单纯的个体生命体验,而是充满希望的情感未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看到:“然后第二天,母亲再一次走前面,儿子在后面小心翼翼提不。然后第三天甚至第四天……母亲终于可以独自从家到儿子的超市,她甚至可以把向右换成靠左原路返回。因为,她脑里始终记着出门向右——她每天都能听到出门向右——因为,儿子告诉童装店老板、水果店老板,甚至路人。儿子说,看到一个神情呆痴的老人,请您告诉她,向右!”

在经过儿子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教导”之后,母亲的头脑中终于记住了“出门向右”,她似乎摆脱了老年痴呆的困扰,又成为了有着健全心智的老人。在一系列发生在母亲身上的微妙变化的背后,是儿子最为执著的付出——儿子告诉童装店老板、水果店老板,甚至路人。所有的付出仅仅是为了一句“向右”。当儿子已经成年并奔波在谋生和养家糊口的人生道路上,他无法时时刻刻陪伴着自己的母亲,却可以用自己的心去关注母亲,为母亲铺就一条从家到超市的爱心之路——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情感之路。

当读者最终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之后,我们会真挚地感受到小说《出门向右》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古老故事在当代社会的重新诠释。“人性不是抽象的,‘人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性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就一部小说而言,《出门向右》的故事或许只能发生在迅速变革的当下社会,儿子为了生计不得不长时间在超市工作,使得他不能全身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这或许是曾经上演或正在中国社会的某个角落发生的真实故事,却成为作者用以表达自我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重要手段。当儿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被作者从人性角度进行阐释之后,我们就会深刻地感受到發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或者早就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过,所不同的仅仅是儿子用以表达情感的方式存在着差异。

生活或许没有能够从物质层面及时地给予小说中的母子过多的关怀,却为他们提供了一份真挚的关注。在作者的聚焦之下,更多的读者通过小说感受到了母子二人深沉、厚重的情感,其最终的价值诉求没有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力图以精神性超越完成获得情感的独立,进而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感意蕴空间。正是这一点使得这篇普通的小说具有了超越同一类型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读者不仅能够从作者的讲述中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一种了解他人、感受生命的全新方式。对于小说中的母子而言,生活仍将继续,母亲会在一声声“向右”的呼唤中健康地生活下去;对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充满希望的情感未来正在等待着我们。

[参考文献]

[1][南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任毅,戢桂荣,张爱玲小说文化意蕴阐释[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3]张爱玲.传奇[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96.

[4]旷新年.写在“伤痕文学”边上[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1).

猜你喜欢

意蕴人性儿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打儿子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功能与人性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