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鸿:赏识与“绿”
2014-05-30周杰
周杰
上篇 十年教师
一号案例
这是崔学鸿“赏识教育”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1982年,师范毕业的崔学鸿被分配在“外婆家门口的村小”教语文。一天,鄉文教委员随堂听了他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他“双基训练扎实、板书设计新颖”,给文教委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3年9月,崔学鸿被调到了乡中心小学教语文。
那时候有一种说法叫“双差生”,指“品德”不好,学习也差的孩子。崔学鸿班里的头号“双差生”周进武全校闻名。同学能写300字作文,他只写出50字,且一半是错别字;同学们在午睡,他却偷偷将鱼钩放进别人鼻孔里“钓黄鳝”,害得人鼻子被刺破,流了一身血,痛得哇哇大叫。这是一个让同学害怕,令老师头疼的“黑色人物”。
而一堂课似乎改变了什么。
那时崔学鸿兼任自然课老师,在上《动物与环境》这一课时,崔学鸿提问:你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挖到蚯蚓吗?
“池塘边上!”这一句脱口而出的回答让全班陷入哑然,因为这是“双差生”周进武第一次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周进武顿时像打坏了一件珍宝似的局促不安,眼睛充满惶恐。崔学鸿看着周进武停顿了几秒钟,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预习过了?周进武怯怯地支吾着,崔学鸿连忙说:周进武同学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发言,大家都要像他这样学习!
这突如其来的赞扬让周进武羞红了脸——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品尝受表扬的味道。
在以后的自然课上,崔学鸿经常能看到周进武举起的小手,每次崔学鸿都尽量给他机会,小心呵护他逐步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并在课下经常和他交流,鼓励他:“语文数学也是这么学的。”
一年之后,周进武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性格也变得温和友善,三年后小学毕业成绩名列全校前茅,初中毕业后还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周进武的“成功”在当时的老师、学生甚至很多家长看来,简直是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却让崔学鸿陷入了沉思:原来“教育仅有爱不够,还须有爱的艺术!”这句话不仅成了他当年获得全县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的标题,也赫然出现在他二十年后出版的国内第一部赏识教育专著《赏识教育初论》的扉页上。
“主妇”时光
崔学鸿说自己与教育是“先结婚后恋爱”。
他少年时代的梦想在当时很“潮”,是“当科学家”。可父母为了让他“跳农门”,初中毕业就上了师范。教师果然是一个让人越做越喜欢的职业,面对孩子们的纯真可爱,天生感性、爱心蓬勃的崔学鸿渐渐对教育产生了感情。
1984年,崔学鸿奉命兼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继而又被任命为全乡十几所学校少先队的总辅导员。他曾开玩笑说那时候他们把少先队辅导员叫“少妇”,把总辅导员叫“主妇”。其实这个玩笑并不是全无道理,辅导员大多数时间是在“带孩子”,而且“教师这一职业本身蕴含着一种女性特质,你对学生需要有一种类似母性的自发的爱”。
崔学鸿的“主妇时光”很美好。
那是一个教育被说教垄断的时代,少先队辅导员更是肩负政治教育重任,常常义正言辞,不苟言笑,面目往往“可憎”。崔学鸿开始以少先队辅导员的身份与孩子们接触的时候,感觉孩子见到他比见到校长还害怕。
但很快,学生们与这个孩子王变得亲密无间。
当新一学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指示下达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之时,各校的党、团、少先队辅导员开始了千篇一律的“爱国主义”宣讲:相同的精神,相同的口号。大一点的学生支着腮帮子,神情疲乏、恹恹欲睡;小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坐立不安,十分痛苦。
不应该这样对孩子!崔学鸿对着全校的孩子们说:走,我们春游去!孩子们乐开了花,一支浩浩荡荡的童子军得到解放,在山川田野里奔跑笑闹。当然崔学鸿也不忘使命,和孩子们坐成一圈,将那些“主义”、“精神”通过故事、问答深入浅出地说给孩子们听。
是否有几分先秦时期的老夫子和弟子们坐而论道的样子呢?
就这样,崔学鸿把教育变成游戏,组织了很多活动,还在《安徽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愉快的活动之中》,这一主张引起很大关注,在全县少先队交流会上,崔学鸿被邀请发言。那时思想“解禁”不久,校长捏着一把汗,还曾提醒崔学鸿不要太“鲜明”。直到共青团安徽省委的“‘七五建功者奖章”发到崔学鸿手上,四周观望已久的少先队辅导员们,才敢说出那句心里话:崔学鸿是对的。
崔学鸿笑称自己是一个安分守己、却不按部就班的“主妇”。乡村的环境,工作之余喝喝酒、搓搓麻将是常见的消遣方式,而崔学鸿这个“主妇”却安于家庭,并常常主动做一些心灵手巧的“针线活”。
他邀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哥们”创办了一本24个页码的少先队月刊《星星火炬》,这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创举了。为了丰富队刊内容、吸引小读者们,崔学鸿在队刊栏目设计上很花心思:有精心设计的封面、有充满诗意的卷首语、有全乡的少先队工作新闻、有队章知识问答、有精品阅读推荐、有优秀作文赏析、还有少先队员“有问必答”……
当时条件有限,所有的文字都是用钢板刻写然后油印的,他们常常忙到操场上的大槐树挂起月亮,肚子饿了,桌上连粒花生米都没有。
当试刊号终于踏踏实实地摞在崔学鸿面前,一股油墨味扑鼻而来,他和同伴们欢呼雀跃:我们的儿子出生了!
七年的乡村教育让他对教育产生了淳朴深厚的情感。干劲十足的他乐于创造,经常被推举到区、县上公开课、参加演讲比赛,并连续三年受到县政府嘉奖。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的双重磨练,也为他日后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一鸣惊城
1989年8月,崔学鸿调进了马鞍山实验小学,这是安徽省六所省实验小学之一。
崔学鸿在农村小学“蛰伏”了7年,虽然也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到了这样的省级名校,还是有点心虚。听说学校教学楼附近的一个雕塑就价值4万多元,他便在心里掂量:这在农村可以建两所学校了!第一次在学校宽敞的会议室参加教师会议时,他坐在靠近大门的角落,怎么也无法把自己与这所省级名校联系在一起。
而正是在崔学鸿初来乍到,内心满是惶恐不安的时候,他却“摊上大事儿”了。
开学不到一个月,校长竟然推荐他代表实验小学参加全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优质课比赛。市语文教研员看到参赛名单以为自己看错了,把他叫去狠狠训教了一顿:学鸿啊,你才调来几天呀,不知道水深水浅就敢参加这样的大赛?走过来就摔一跤,什么时候才能爬起来?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崔学鸿也是压力山大,可校长却对教研员说:我听过小崔的课,基本功扎实,很有潜力;再说是新人,拿个三等奖就成。
无奈的崔学鸿只好一头扎进备课。当时他和供电局的一个外线工合租一间小平房,屋里别说卫厨设备,连张桌椅也没有。晚上,崔学鸿就蹲在地上,以床为桌备课,夜里犯困就在院子的井里提一桶水往头上一冲。就这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整册书的每一课都精心作了教学设计。
11月24日,评委们“突袭”学校要随堂听崔学鸿的课。按教学进度他该上《手》,这可是全册最难上的一篇课文,因为课文内容离城市学生的生活太远。上课的时候,崔学鸿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入情入境。文中有一句话“一个学生鄙夷地说:‘这怎么能算手呢?”崔学鸿投影出事先制作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陈秉正那双“变了形却又坚强有力的手”,再启发学生表演鄙夷的神情并朗读这句话。学生们在品味那幅画和那句话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文章的深意。课一结束,教研员就翘起大拇指:“小伙子,很不错!”
崔学鸿心想:只要没砸锅就好。一个月以后,比赛结果出来,崔学鸿是一等奖第一名。
立志三年成为一名合格的实验小学老师的崔学鸿,居然不到三个月就拿下了全市课堂教学大赛的桂冠。“实验小学来了一匹黑马”立刻传遍马鞍山市,可谓一鸣惊城。
从此,崔学鸿成了上公开课的“专业户”,甚至周末也会忽然接到校长的指示:小崔,周一有人要来听课。
中篇 十年校长
民荐校长
1993年,从教十年的崔学鸿成了马鞍山实验小学的“民荐校长”,这其中还有个故事。
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退休,市教育局来学校对拟任副校长的人选进行考察。省级名校的老师果然不一般,他们对考察组的人说:“既然你们定了人选,何必还非要走这个形式?”考察组的人面子上挂不住,说:“那行,咱们就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民主推举,你们想选谁?”
老师们说:我们觉得小崔就很适合,业务优秀,人品也好。
市教育局领导对崔学鸿的名字并不陌生,近两年,局德育办和办公室先后申请调进崔学鸿,都被实验小学的书记和校长拦住了。既然学校不放他来教育局,群众又如此信任,为什么不破格使用呢?就是他了!
就这样,崔学鸿成了学校的教学副校长,那时他刚到马鞍山实验小学3年,还不到30岁。
崔学鸿担任副校长之后并没有离开课堂,并且还因为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成绩被聘为市教育局的兼职语文教育员。在校长的指导下,他以课堂教学为点、以语文教研为线、以教学工作为面,开始了他“点线面”的教学副校长历程。
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崔学鸿逐渐形成自己 “和谐、扎实、活跃、高效” 的课堂教学风格,他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说:“课堂气氛的活跃如果不以学生思维的活跃为基础,充其量只能叫热闹。”
1993年底,安徽省要举办首届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此时已身为副校长的崔学鸿又被校长硬推着去参加比赛,经过区、市、省层层竞选淘汰,最后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
“和谐、扎实、活跃、高效”教学风格的形成为他后来绿色课堂教学理念的萌芽埋下了种子。
崔学鸿以自己的探索实践获得的切身体会引领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小升初的统考中,无论是书面考试,还是现场综合素质测评,马鞍山实验小学的学生成绩总是位于全市第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崔学鸿在全市带了六名徒弟,他和徒弟们一起研发了“我想学、我学会了、我会学了、我还想学”的“4S学程模型”。他和他的这些徒弟们一道先后被评为市、省“教坛新星”,其中一位徒弟已经成为实验小学的现任校长,另一位徒弟也成為区教育局副局长。
如果说校长是老师的老师,那么,这才是作为校长的崔学鸿真正感觉骄傲的。
归去来
马鞍山珍珠园小学是一所国家级示范住宅小区的配套小学,1995年6月,当了两年多教学副校长的崔学鸿受命筹备这所学校并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新建小区的配套学校确实很漂亮,但是,一没人,二没钱。崔学鸿清楚地记得,他们筹备组三个人的第一次会议是坐在操场中间国旗栏杆下的台阶上开的,而招聘老师用的茶叶是他从家里带的。
刚开学不久,珍珠园小区物业管理会的张经理就跑来找崔学鸿:“崔校长,你们办小学很好,但是孩子太多,绿化怎么办呢?这才没几天,就有很多草被踩死了,树枝被折断了。”
崔学鸿琢磨着,国家和省市都建立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珍珠园小区是国家级示范住宅小区,为什么不把它建成我们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再说,少先队工作要社会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让队员在小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方便又安全,何乐而不为?
于是,全国第一个“红领巾小区”成立了,孩子们根据家庭的住址自觉组成3至7人的红领巾假日小队,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红领巾小队便在小区自主开展宣传、护绿、保洁活动。以前那些调皮搞破坏的孩子,现在一个个端着主人翁的架子,向身边的人传递着爱和正能量。
当时马鞍山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支小队伍受到政府领导的关注,马鞍山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仿照珍珠园小学开展红领巾小区活动,接着团省委书记童怀伟率全省17个地市的团市委副书记来到学校开现场会。《马鞍山日报》在两会期间,在头版以2/3的版面刊出专题报道《钢城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7年香港回归,红领巾小队到街上发宣传手册、给香港小朋友写贺卡,还组织表演活动。在当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了一张题为“红领巾盼港归”的照片:一群孩子排成一张中国地图,里面开出一朵紫荆花。这里的“红领巾”指的就是珍珠园小学的红领巾小队。
珍珠园小学建校两年时间,在马鞍山声名鹊起,连当时全市最好的两所小学的校长见了崔学鸿就说:“崔老弟,你也太拼命了吧!搞得我们现在都不敢见局长了!”
1998年7月,崔学鸿被调回实验小学担任校长,理由是“实验小学是马鞍山市基础教育的头块王牌,一定要保住”。崔学鸿割舍不下“襁褓”中的珍珠园小学,而局长在电话中说“不服从安排就地免职”。
崔学鸿再次回到了实验小学。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始,整肃学校管理、教学秩序,开展参与式教师培训,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办学的建议,经过一学期的整顿,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正轨。
当年的小升初考试,实验小学雄风重整,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数再次在全市遥遥领先。
实验小学作为全市小学的龙头老大再次被命名为“省文明标兵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
崔学鸿松了口气,总算不辱使命,却发现自己裤子穿着宽大了许多,一称体重,瘦了十几斤。
女儿要出嫁
2000年教育部推动了“百千万”国家培训工程,将从全国中小学挑选一万名骨干教师、一千名骨干校长到北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之后根据培训结果从中选出60名中小学校长作为专家型校长进行重点培养。
崔学鸿最后作为安徽省的代表入选。
首届“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担任主任的培训中心承办,这个班聚集了全国各个省市的校长精英,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思考,崔学鸿的教育视野和教育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崔学鸿如饥似渴地阅读、“厚颜无耻”地请教,在这个班是出了名的。他曾经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守在北京師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楼下,等待林崇德教授,向他请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所学校90%的老师认为自己“爱学生”,而只有10%的学生认为“老师是爱我的”?
为了撰写结业论文,崔学鸿作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大型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员以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小学、马鞍山实验小学的教师等200余人,还有马鞍山十所中小学的近千名学生。
虽然结业论文要求不少于2万字,崔学鸿却交出了长达29万字的《赏识教育初论》,不仅被评为优秀结业论文,而且成了全班唯一公开出版的结业论文。顾明远教授欣然题写书名,楮宏启为之作序。
从周进武的转变开始,到《赏识教育初论》的出版,历时整整二十年,崔学鸿关注并思考“爱的艺术”及“教育的艺术”。他认为,在教育里,能被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爱才真正具有“存在的价值”。《赏识教育初论》出版后,崔学鸿被国内外赏识教育研究者们称为“把赏识教育引进科学殿堂的人”。
2003年,安徽省公开在全省招考处级干部,要求正科级以上必须报名,“被报名”的崔学鸿,居然笔试、面试、演讲一路过关,6月,他成了安徽工业大学高职学院的副院长。
在崔学鸿担任安徽工业大学高职学院副院长的第一个毕业季,他发现了一件怪事,学院的安全科长、学生处主任、团委书记以及辅导员们都开始住在了学校,说是工作需要。
一问,团委书记满脸焦灼:“院长呀,每年的这几个月都是学校最乱的时候。学生有的没找到工作,有的工作找得不好,还有的谈了朋友要分手,喝酒打架搞什么的都有,反正一个,就是闹事。”
崔学鸿往深处分析这件事,学生有这些表现很可以理解,毕业在即,这些心性尚不成熟的孩子要面对前途、情感、人生的多种未知和迷茫,有一些躁动不安很正常。
这是赏识教育该登场的时候了。
崔学鸿把学院的学生负责人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孩子当作我们即将要出嫁的女儿来对待?他们需要我们关心、宽容和鼓励。”
辅导员们开始在空余时间放下手中的扑克牌,穿梭在学生的教室、宿舍,跟他们聊天,给他们建议,像兄长、姐姐、父母一样。
当年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创历史新高。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安全科长怀疑办公室电话坏了,因为没有一个报案电话,学校各种设施设备完好无损。学生们大多乐观自信地奔赴前程,而辅导员们倒是真有几分嫁女儿的伤感。
崔学鸿形容自己在高职学院当副院长的那一年是“人生中最轻松的日子”,他长了20几斤肉,脸都圆了。
然而他想回到小学,像是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不停在呼唤他。
2004年,崔学鸿跟市长到深圳招商引资,因为有朋友在这里,他就多留了几天,有机会见到了深圳南山区的教育局长。局长问他多大,他说42了。
局长爱才心切:“42了你还不过来,什么时候过来,等着过来养老呀?”
下篇 十年育才
南下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深圳不相信“过去”,岭南文化讲求实干。
2005年,崔学鸿终于决定卸下之前所有的成绩和名声,来到深圳市育才四小,从头开始。
深圳市育才四小(原育才舒曼艺术学校)是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主管、隶属于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的一所全日制小学。
南山区是深圳的教育强区,育才四小在优渥的政策、资金支持中诞生,学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多平方米。
然而3月,当崔学鸿来到这所笼罩在飞扬的尘土中、尚不成形的“大”学校时,心里却很空:南山区强校林立,政府及教育局对育才四小寄予厚望;然而学校现在除了一个建筑骨架几乎一无所有,筹备组成员就他一人,老师、学生是没影儿的事,不说多年以后在南山区是否有育才四小的名位,只说9月份这个学校能顺利开学吗?
崔学鸿当时天天孤身一人,戴着个安全帽在砖石堆积的工地来回奔走,学生洗手池太高了,他去跟建筑队、设计院、教育局沟通;有时候文件需要签字,他就在工地上翻出皮包里的公章,拿个笔签了,他说他当时就是像“一个皮包公司的老总”。
7月,育才教育集团为崔学鸿派了一个助理,就是后来育才四小的党支部副书记雷霞。雷霞当时主要负责育才四小的招生工作。
新学校选择的空间有限,教育局分流了几个老师过来,这里面竟然有两个孕妇。
8月24号育才四小第一次开教师大会,崔学鸿没有高谈阔论地发布施政纲领,而是和老师们商量了两件事:第一,学校以后采用教师自治,少订制度,多订公约;第二,我们批阅学生作业时能不能不打叉?
当记者问他新学校有什么办学理念时,崔学鸿说:“没有什么新的理念,请您以后多报道我们学生和老师的活动。”
9月1日上午,在简短隆重的开学典礼之后,崭新的育才四小像一所老学校一样秩序井然。紧接着全校即按课表上课,崔学鸿拿着听课本进课堂听了这所学校的第一节课。
教学楼教学工作井然有序,而楼下隔着一道围栏的就是学校在建的操场工地。
十几位老师,200余名学生,加上一个尚显“兵荒马乱”的学校,崔学鸿的深圳教育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近乎“惨淡”,但却实实在在。
时间去哪儿了?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
崔学鸿亲笔草拟的学校第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三项:安全工作、行为规范养成、教学质量提升。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备课意识,崔学鸿曾在老师中间做了一项“时间去哪儿”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师们的大量时间都是在批改学生作业。老师用大量时间改作业——没时间备课——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课外做大量的作业——老师用大量时间改作业,这样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他建议:老师用大量的时间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少布置课外作业——老师不用花大量时间改作业——老师用大量的时间备课,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崔学鸿抓课堂教学质量的绝招是听课。一次,他随堂听了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之后,问老师如何让同学们记住“雀”字的字形?“雀”字的上部是“小”还是“少”?“雀”字下部的右半边为什么要写四横?
他与老师们交流:如果学生们知道“雀”字上部的“小”是由鸟头上的冠羽变来的,下部“隹”的四横是小鸟的两只翅膀和两只爪子,孩子们还会忘记吗?
课堂是由一个个微环节组成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一个个微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效。
2006年10月,开学仅一个月,学校就接到了集团要在期末进行集团内部抽测的通知。得知这一消息时,育才四小所有的老师都很悲观:还用考吗?拼师资拼生源,我们不垫底才怪。
崔学鸿心里也没底,但还要鼓励老师们:我们是新学校,垫底很正常,只要與倒数第二的差距不是太大就是成功。
然而成绩出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育才集团旗下四所小学的平均成绩,育才四小英语考了第一,数学第二,语文第三,没有一科垫底。
这一突如其来的成功像给育才四小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打了鸡血”, 大大提高了自信心。
06年南山区质量抽测,育才四小英语全区第一,2007年语文全区第一;2009年学校的优秀率在全区近六十所小学位列第六。
育才教育集团深感欣慰:这个先天后天双重不足的小弟弟,不仅没拖集团后腿,还争光了!
当然,崔学鸿追求的理想教育,绝不仅仅是成绩。
教育的绿色GDP
崔学鸿说他当年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时,重点思考的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三高两低”现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水平”。他组织老师们讨论: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三高两低”现象?如果存在,那么我们“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又是什么?我们的分数是不是绿色的?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梳理,绿色教育发展成形。
绿色教育的内涵包括和谐、高效、可持续三个维度:和谐,是绿色教育的基础目标,不仅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主要的是指师生之间及其自我的和谐;高效,就是教育教学追求高效益,既包括微观层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率,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学校整体办学效益,还包括宏观层面的政府及社会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是绿色教育的最终目标,既指学生身体、心理、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也指教师、家长、学校、家庭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很快,和谐、高效的绿色教育成为育才四小老师们的共识,而绿色课堂大赛则成为了老师践行绿色教育理念、碰撞教育智慧火花的绚丽舞台。
2008年,以“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向微环节研究要效益”为主题的首届“绿色课堂”比赛拉开帷幕。
在为期一个月的比赛过程中,全校教师共开展了 5 次理论学习与研讨,32 位教师参赛(占全体教师的 82%),评选出了单项奖 34 个、“和谐课堂奖”4 个、“高效课堂奖”3 个、“绿色课堂奖”5 个。其中单项奖是参赛教师自己为自己设计并申报参选的,诸如“最佳课堂练习设计奖”、“最佳教学环节过渡奖”、“最佳合作学习指导奖”、“最佳情境创设奖”、“最佳关注个体差异奖”等。
绿色课堂比赛现在已经成为育才四小老师们每年都会参与的“常规赛事”,从奖项数和参赛人数的对比可以很容易看出,这绝不是一场为了要“一决高下”的比赛,而是一场鼓励创造、支持进步的教育联欢。
育才四小以绿色教学文化共同体建立团队力量,老师们在团队协作中通过绿色课堂比赛、岗位培训及小课题研究,在快速地成长着。
记者4月到育才四小采访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们正在为新一期的绿色课堂大赛做准备,这一期的主题是“移动互联技术和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老师们不分年龄大小都在讨论着琢磨着这一门“时髦技术”,为了激励大家,崔学鸿这把隐藏已久的宝刀也露锋了。
只见他头戴耳机耳麦,手拿iPad站在电子屏幕前,潇洒自如地与台下的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
坐在旁边的办公室主任翁老师说:你看校长像不像一个专业的导演。
绿色课堂促成了育才四小“40保4”策略,即通过提高每一个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效,确保学生4个“1小时”:每天书面家庭作业不多于1小时、每天有组织的体育煅炼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加社团活动不少于1小时、平均每周参加“红领巾小区”活动不少于1小时。
很多老师都记得,崔学鸿曾在学校门口突击检查学生的书包,看老师布置作业是否“违约”。因为在育才四小的老师们之间有一条“家庭作业布置公约”,包括控制总量、形式多样化、学生必做的书面作业等。
“绿色教育”像一股清爽的春风,在育才小学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育的每一寸土地吹拂荡漾。
等那群大雁飞过
一次全校师生集会,崔学鸿正在发言,天空突然飞来一群大雁,孩子们一个两个最后几乎是全体都扬起了小臉,用目光追随着那群翱翔的大雁。崔学鸿也抬起头和孩子们一起看那群大雁:“哈哈,大雁也来和我们一起开会了。”他还趁机给孩子们讲了莱特兄弟造飞机的故事。
孩子们若有所思,清澈的眼睛里似乎闪烁着梦想。
赏识教育和绿色教育的核心都是爱,用爱创造一份阳光空气,让孩子自由呼吸,健康成长。
在育才四小里,除了老师们精心设计的绿色课程,孩子们尽情驰骋的“绿色天地”还大着呢!
全天开放环境优雅的书吧,装饰精美的音乐大厅,结了好多丝瓜的校园农场,跳蚤市场、图画义卖、英语节等各种趣味活动,以及每周一次的精彩电影。
当然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红领巾小区”活动,这是崔学鸿将珍珠园小学的创造在育才四小的移植,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一场“基因优化”。
育才四小的学生家长素质普遍很高,他们的加入,让红领巾活动在形式和内涵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
孩子们以社区为单位,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几个孩子及家长组成一个分队,每个分队有自己的队名,并能独自策划自己的活动。有个分队策划了一次“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孩子们跑去跟60几个商家倡议熄灯一小时;也有分队组织“环保减排”活动,拿着个宣传牌跑去各个车库,跟那些叔叔阿姨倡导:请您少开一天车好吗?还有的分队,为了给灾区集资,大雨天去街上卖报纸……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创造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甚至道德意识、公民意识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生成。很多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他们骄傲于自己的孩子能有这种社会层面的觉悟、担当和能力。
3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副梁均达书记在考察“红领巾小区”活动后说:“在‘红领巾小区活动中孩子真正成了主人,全体家长都是老师,全体老师都是家长,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建校不满九年的育才四小,如今已是国际行知赏识文化研究会的示范学校,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先进学校,等等。2013年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倡导,育才四小与全国另外9所学校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教育联盟”。崔学鸿也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并兼任国际行知赏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等。
十年磨一剑,崔学鸿这把剑是磨利了,磨亮了。但教育行无终点,他还有很多问题要思考,也还有很多创意想落实。最近他在看《大地在心》,颇有心得:我们做教育,仅仅把孩子装在心里还不够,还应该心怀整个地球,整个人类;那么我们在培养这些孩子的时候,才能指向整个人类的未来。
崔学鸿喜欢跟孩子们打篮球。有一次他眼看着篮球飞过来,做好架势正准备抢球,手刚要碰到篮球,却被一个孩子一把抢走。崔学鸿一边气喘吁吁,一边却很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啦。
让后浪来得更猛烈吧!被后浪拍倒,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