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社“地球绿飘带”大型集成报道评析

2014-05-30张一弛

今传媒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北新华社造林

张一弛?

摘 要:2013年是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35 周年。从8月11日开始,新华社以“地球绿飘带”为主题,推出了为期2个月的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采用了多媒体集成与互动的形式,围绕主题开展议程设置,将35年来“三北工程”的成就和经验、“三北”人民生态建设的艰辛努力和命运变化行进式呈现,镌刻着“三北”造林的历史。

关键词:新华社;“地球绿飘带”;集成报道;行进式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059-02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以下简称“三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35年来,“三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以“三北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实现“三北”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己任,克服重重困难,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筑起了中国的“绿色长城”。“三北”地区面貌、林业面貌、环境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有效带动了全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2013年即是“三北工程”启动实施35周年,从8月11日开始,新华社推出了为期2个月的“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采访组深入“三北”,一路行进一路呈现,共发表文字报道100余篇、新闻图片500余幅、视频近50个。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大型集成报道既有立意高远、气势磅礴的论述,也有朴实细致、可亲可感的故事讲述;既有北方半壁河山的风景展现,也有造林英雄人物的细腻呈现。将35年来“三北工程”的成就和经验,“三北”人民生态建设的艰辛努力和命运变化融入,娓娓道来,传播效果远超预想。

一、多媒体集成与互动,“身临其境”看三北

由新华社发起的“地球绿飘带”大型媒体报道,联合了三北防护林所在地区的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 家报刊、网络等媒体也共同参与了此次报道活动。新华社以集成服务新平台——新华通为主要平台进行展示,同时还打通了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各类媒体资源。多媒体集成通过文字、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呈现形式,Flash、3D动画等技术也运用到了集成服务中,形成了高效、立体的传播内容[1]。“三北”地区的山、水、沙漠、草原、植树英雄等都活生生地呈现在了受众眼前,使受众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三北”的风土人情。

此次报道不仅最大化利用了新媒体资源,还打通了线上线下,使受众与媒体全方位交互创新。新华社“新华视点”、“中国网事”、“我报道”等微博、客户端的开放,让受众参与其中,主动地进入到了新华社设置的各种议题中,同时,受众的反馈也为新华社的报道提供了新的议题。受众在“吸引—参与—反馈—再传播”过程中,使传播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例如新华社微博就有网友爆料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一些乡镇有人乱砍滥伐”,记者立即前往,通过暗访发现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有大批树贩子以贩卖古树进城牟利,云杉、桦树、油松等原生树木源源不断地被倒卖到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的一些城市,这种行为违反了国家林业局关于“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的规定,从而使振聋发聩的《树贩子疯狂倒树成产业——河北围场毁林调查》一文呈现在受众眼前。其他网友的留言也印证了记者的调查:“在围场,树贩子上山专拣树形好的挖,再用车源源不断运走牟取暴利!更可笑的是,山下路边的牌子上赫然寫着‘防沙固沙绿化工程!”同时,新华社的报道也为网民提供了议题,引发网民互动思考,有网友说:“看完石窟守护员热合曼·阿木提的采访报道后,我想每年生日的时候种一棵树,这样绿色会越来越多。”新媒体的排列组合,不仅仅让受众与现场记者一样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新华社与受众分别形成了PGC与UGC模式,这两大模式的交互,使新华社与受众之间并不是传者与受传者的关系,而是自媒体时代的欣赏与互相欣赏。

二、围绕主题设置议程,寻求舆论的最大公约数

此次集成报道持续时间长、报道节奏紧密,每天都有相关内容呈现,加上41家媒体联合行动,议程设置的显著性不言而喻。

从2013年8月11日以《三北工程建设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等拉开了“地球绿飘带”报道序幕,到《山西右玉:60年19任县委书记接力种树》(8月16日)、《“树疯子”刘显:青山绿在心里》(8月21日)及《“环京津挖树带”:大树倒卖生意旺 小苗圃“漂白”做掩护》(9月3日)等。纵观报道的议题,有介绍工程建设现状、有分享工程成就与经验、有聚焦造林人艰辛与坎坷、更有鞭挞毁林贩树现象,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大主题——“美丽中国”建构议程。分派于各个地区的记者都依据主题进行构思,每一篇报道都着眼于“三北工程”进行深入挖掘。

媒体对报道议题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媒体通过对各种新闻事实的选择,影响着公众的认知[2]。新华社作为国家级通讯社,在此次报道中确立了设置话题的主导地位,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意见领袖”,在众声喧哗的受众舆论场寻求最大公约数。例如在社长李从军领衔的采访组撰写的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刊发之前,“地球绿飘带”活动已开展了一个多月,发稿70余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也为舆论埋下了伏笔。直到9月25日《“三北”造林记》以“洋洋万言”之字并配发了8帧图照“重磅来袭”,气势恢宏,展现了我国“三北”地区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改变恶劣生存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奋勇克难前行的画卷。其立意高、文风实、布局好、语言美,由点到面深化了“绿色中国”的主题,在受众中引起了轰动效应,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舆论的“风向标”与“导航仪”。

《树贩子疯狂倒树成产业——河北围场毁林调查》的后续报道也是一个典型例子。8月14日,新华社不漠视舆情、不回避监督,发表了通讯《树贩子疯狂倒树成产业——河北围场毁林调查》,社会反响强烈。在播发后的第2天即8月15日,新华社又迅速发表了消息《河北围场毁林调查后续:林业部门进驻围场县深入调查》一文,表示河北省林业厅将会立即着手,严肃、认真查明事实真相,对查处的非法乱采滥挖、非法运输大树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身处社会转型期与矛盾凸显期,媒体的稳压功能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正确有力地引导舆论,不迎合偏激情绪,善于利用受众注意力抢先报道时机,使舆论气场越来越强。这种处理方式富有启示,值得回味。

三、行进式呈现报道,纵横拓展中传递感性

“地球绿飘带”前方采访报道组横跨了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穿行了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行程几千公里,一路行进一路呈现。新华通作为集成服务的平台,实现了直播式发稿、视频音频迅速后期剪辑,全景式地展现每一步行进过程。

“三北工程”的偉大进程固然体现在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维护了生存空间上,但新华社记者在报道时,更多地将其融合在了造林人的命运变迁之中。以一个个鲜活人物为主线,每到一地,每遇一人,就根据此地此人特点作为支撑进行报道,并以时间空间纵横拓展传递感性,避免陷入空乏概述中,从而使新闻作品更具生命力[3]。

通过记者的呈现,我们看到了: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30年前为了承包3500亩沙地种树,卖骡子卖羊,如今他领导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沙集团,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绿色屏障,是“全国治沙英雄”;当年穷得卖羊羔换树苗的内蒙古乌审旗农家女殷玉珍,现在拥有6万亩林场,并正在兴建沙漠生态园旅游区,生活富足;双腿骨折,在炕上躺了两年的宁夏彭阳青年农民李志远,爬到山坡种树10年,居然重新站立在大地上……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造林英雄形象的展现,不仅引导受众追忆了治沙英雄们直面黄沙肆掠、沟壑纵横土地时的孤注一掷,也描绘了现今他们看着广袤林带、郁郁葱葱的内心满足。由此可见,新华社记者是以双向拓展的视角切入,不仅横向采访了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等不同省份的几十位造林英雄,还纵向深入挖掘了各个造林英雄们的历史故事、命运变迁。

在记者的刻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场景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传递着感性。比如《“三北”造林记》的开头就这样描写到:“满斟烈酒的七只土瓷大碗,高举在七双粗糙大手中,七张古铜色的脸凝如泥塑。黄沙扑面,白日惨淡。‘死也要死在沙窝里!头扎白羊肚毛巾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酒碗相撞,一饮而尽。空碗摔在脚下,碎片八瓣。”这段情景再现,仿佛让受众穿越了沙漠,能够感受到造林人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甚至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内心。

四、总 结

新华社“地球绿飘带”大型集成报道,多媒体集成与新媒体互动,围绕主题积极引导舆论,行进式报道一路传递着感性,开展得有声有色。向读者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为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坚定不移的决心,展现了我国“三北”地区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改变恶劣生存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奋勇克难前行的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朴实、敢为天下先的民族精神与英雄气概。

参考文献:

[1] 李俊,周劼人.新闻集成报道的新思维与新尝试[J].中国记者,2013(1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三北新华社造林
我的三北
再创新高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视界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