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新闻体制比较研究

2014-05-30王春艳

今传媒 2014年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

王春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新闻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体制改革从未间断,媒体产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然而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体制在新闻产业的变革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中美新闻媒体体制的比较,对中国新闻媒体体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试着提出未来中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闻体制;中美比较;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G2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034-02

新闻体制是社会对媒体实施制约的重要手段,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传媒的所有制性质是传媒体制的核心,它决定了媒介的工作方针、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在我国的新闻理论中,新闻体制被界定为媒体的所有制性质、媒体决策机构的构成、组织体系、干部制度等[1-2]。新闻体制其实就是新闻行业的社会体系,对新闻业有控制、指导、约束等作用,除了涵盖新闻业相关的法律、政策法规等,还包括新闻业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设置等。

一、中西新闻体制的比较

(一)相同点

1.与政府关系密切。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源于“新闻自由”的概念,并因政治制度而异。在民主制度的社会中,政府官员对于新闻媒体是既爱又恨,他们一方面尊重新闻自由,一方面又想自我保护的政治利益,在如此两难的情况下和矛盾的心理中,不可避免和新闻界建立了爱憎关系;而在专制的社会中,政府与新闻媒体往往是主从的关系,政府官员视新闻传播媒体为政策宣传的工具[3]。从事实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新闻媒体和政府的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独立。美国宪法虽然赋予了媒体“第四政权”的特权,然而在具体的面对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媒体必须向政府让步。自“911事件”以来,媒体受到政府的严重压制,新闻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同样,中国新闻媒体要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

2.新闻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自报纸诞生以来,法律法规的建设就没停止过。美国报业、广播电视行业、互联网发展迅速且都伴随着法律的完善和发展,《宪法第一修正案》等都是与时俱进,基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的新闻行业起步较晚,法制建设的进程较慢。目前虽然中国仍然没有一部正规的新闻法,但是行政法规的建设同样在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闻行业的壮大,新闻行业法制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法律必然也会越来越完善。

3.盈利方式。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媒体的盈利方式基本遵循“二次售卖”的模式,媒体将媒介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个媒体受众,再讲受众卖给广告商,通过收取广告获得利润。2013年7月26日,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报告显示,在媒介广告领域,全球广告59%投放在电视上。各媒介的广告投放如图1所示[4]。从图1可以看出,广告在各媒体的投入量虽然不同,但是广告和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1 各领域广告投放情况

(二)不同之处

1.政府在新闻发生中担任的角色不同。中国是“党管媒体”,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对党负责,要接受党的领导。除此之外,媒体的报道也受到政府及政府决策的影响。一旦政府有新的动作或者新的举措,新闻媒体担负着宣传的作用。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各大报社、电视台甚至网络媒体都对该会议进行造势,特别是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各种成就报道铺天盖地而来。虽然一定程度上报道了事实,但是明显是对政府政策的一种造势。美国没有具体的机构管理媒体。政府很大程度上是让位于记者报道的。以《信息自由法》为例,其中规定了新闻记者获取政府信息的具体程序,可以使政府工作透明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美国《信息自由法》专家洛特·范伯格教授说:“从林登·约翰逊在1966年不情愿地签署《信息自由法》起,每届政府都把它当成不同程度的灾难。[5]”美国社会对媒体的监管主要是靠各类法律法规,如诽谤法等。民众可依法起诉媒体,政府则通过立法来监控媒体。

2.媒体的地位不同。中国媒体长期以来都是党的喉舌,媒体存在的目的之一是传达社会主流声音,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党管媒体仍然是近年来的主要基调。近年来媒体的监督作用越发受到重视,但这种监督都是在“党管媒体”的大背景之下。实行“事业经营”以来,这种关系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大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的媒体是“第四权力”。媒体享有一些特权。举例来说,《第一修正案》在一定程度上给媒体正当批评的保护。美国新闻媒体在批评公众人物时享有特权,即被批评者如果是“公众人物”,其提出诉讼时必须证明新闻媒体存在“实际恶意”。实际上,这类证据并不好找。就媒体和政府的关系来说,媒体主要起监督政府的作用,媒体的监督靠公众来实现,这样可以保证新闻自由的最大實现。

3.发展现状不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获得信息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不断受到新兴媒体的挑战,阅读报纸的人数逐步减少。中国报纸还未走向灭亡,因为背后有强大的政府支撑。虽然整顿和关闭报纸的事情偶尔发生,但是迄今为止,几乎没有报纸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走向灭亡。相反,很多报纸都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逐渐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努力让自身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美国报纸失去订阅读者的速度在加快,新的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主要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在下跌。要付钱的报纸的发行量多年来一直在下跌。据统计,2007至今,共有270多家报纸关闭,9家报业出版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的《洛基山新闻》停刊,《西雅图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只发行网络版。此外,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

二、对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一)合理选择新闻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体制的改革步伐一直都没停下来过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媒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那么相对落后的新闻体制如果不能适应媒体的发展,最终会成为新闻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至于新闻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结构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转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闻媒介无一例外地均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宣传机关。改革开放以来,在当的机关报之外,又出现了一些非机关报式的报纸,如妇女报、少年报、老年报等。这类报纸的数目越多,因而人们在某些问题上,人们所接受的不再是一个声音,一种意见。此外,随着新闻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和经济上的独立,新闻媒介的自主权日益扩大,新闻批评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成为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建设性力量。

(二)处理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

政府是唯一具有强制力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公众的监督是确保新闻媒体公益性、公正性和公平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一,政府应该对新闻媒体进行多重力量的监督。可以采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行调节。在如火如荼的新媒体发展方面,可以适当通过防火墙、因特网内容过滤器等技术管理手段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政府还应该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流通机制,优化信息环境,实现舆论监督制度化,减少社会腐败,提升公众监督意识和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最终改变舆论报道的形象。其二,媒介应该加强自律。随着新闻媒体的商业化发展进行加快,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如何抵制诱惑,是困扰新闻界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应该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让新闻业的行为有所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新闻记者道德素养的培训,可以建立有效执行专业标准和记者信条的监督机关。国家法律在维护最基本的底线时,具有最后的威慑力,但是,道德、伦理的约束不是强制性的,它建立在自觉和自律的基础上[6]。

(三)把握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报业集团为例。2003年以后,我国报业集团开始在做大的基础上不断做强。从1996年1月15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起,我国报业集团经历了探索、发展、转制试点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到目前,国家共批准建立 39 家报业集团[7]。39家报业集团共拥有报纸271种,这在我国报纸总数中仅占12.7%,但是平均发行量却占全国所有报纸的平均期印数的33.6%。这说明在舆论导向中这些报业集团占据主导地位。报业集团拥有各种子公司,涉及到了房地产、物流、商业、制造、贸易、旅游等众多领域。

集团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更多更好的传播新闻,整合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传播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数字化真正列入各大报业集闭的议程,成为中国报业的“关键词”,从2005年开始的。当年8月,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宵次提出了 “数字报业”概念。2006年8 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召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

美国的报纸倒闭,敲响了中国传媒业的警钟。在大數据时代,顺应历史的潮流是大事所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道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吴世家.政治传播的研究途径[C].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之“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新闻学院博士生论坛.

[4] 尼尔森.全球广告视野报告[R].2013-07-30.

[5] (美)彭伯著.张金玺,赵刚译.大众传播法(第13版)[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陈兵.拯救传播——论传播生态的失衡与重建[J].中国传媒报告,2004(2).

[7] 宋若涛.试论我国报业集团发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0(8).

[8]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 辜晓进.美国传媒体制[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10]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 李良荣.历史的选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3] 谢和平.中国的力量——从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同身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给煤炭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