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保卫工作与育人活动
2014-05-30付贵彬
付贵彬
摘要:高校治安保卫工作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证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加强保卫队伍建设。高校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来展开,保卫工作也应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与效果。
关键词:保卫工作管理服务育人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证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加强高校治安保卫的队伍建设。诚然,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本文仅就高校的保卫工作如何与育人活动有机结合,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增强法治意识,在教育中塑造人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与中坚,因此,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应当受到一定的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特别是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冲击下,社会治安出现了新的形势,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随之大量的治安问题在高校也时有发生。而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更有必要强化法制意识,进行法制教育。在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中,要教育他们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国家法纪,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模范。
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除他们接受法制课教育,普法教育外,保卫处设立的安全教育教研室还要密切联系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密切联系校园的治安现状,密切联系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中央《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律教育。”要采取知识性、趣味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声有色的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升华其人生理想,使其成为四有新人。”在宣传教育中要做到七个结合,即职能部门教育与基层部门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打击防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从而把法制教育貫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做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既开展得扎扎实实,又能收到明显的实效,达到在法制教育中塑造人的目的。
二、提高主人翁意识,在管理中规范人
在高校,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当然,他们也是学校的主人。在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起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既要在治安管理约束规范自己,又要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应该看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和冲击己日趋严重,昔日安宁静谧的高等学府很难保持往日的安静。各类商贩见校园商机较大,也围堵在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上的流氓不法分子时常滋扰校园;一些犯罪分子在校园盗窃抢劫,在公共场所寻衅闹事;社会上的闲散杂人也往来穿梭于校园之中,顺手牵羊,扰乱治安;一些学生纪律涣散,法制观念淡薄,时因一些小事打架斗殴;因酗酒、赌博等酿成事端,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严格管理,坚决打击校园违法犯罪,加强对违纪人员的处理,加大依章管理、依法治校的力度。在高校治安管理中既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执法执纪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使职能部门的治安管理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要努力创造条件形成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要完善组织,形成网络,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自防自治意识,提高自防自治的能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防群治,以维护高校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在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过程中,要给予有力的扶持和及时的指导,要引导他们不断总结自我管理的经验,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高校保卫人员在实施管理中,还要引导大学生增加辨别能力和免疫能力,让他们在治安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遵纪法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倾向,自觉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既要自觉守法,又能敢于护法。只有把规范人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取得管理育人的最佳效果。
三、引导忧患意识,在输导中教育人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勤于思考,富于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关心社会变革的进程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赞成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腐败丑恶现象深恶痛绝,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是他们的本质与主流。应该看到,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意识和热情是好的,应予以鼓励和倡导。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显得不够成熟,往往表现出虽有爱国热情,却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虽有民主自由的愿望,却缺乏组织纪律的法制观念。因此,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时,一些学生则缺乏政治辩察的判断能力,往往出现摇摆、偏激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对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的争夺也始终没有减弱,加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大学生也容易出现迷惘、空虚的消极情绪。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加强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保卫工作人员要把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政治识别力当成自己的重要职责,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大学生广交朋友,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努力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并解决在萌芽状态。诚然,高校的保卫组织主要承担着安全防范和打击犯罪的重要任务,但是,它也同样担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积极捕捉情报信息,化解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竭尽全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大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到正确健康的轨道上来,引导当代大学理性爱国同样是保卫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对高校中出现的影响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不能回避,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开展有效的工作。要坚决揭露和严肃指明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颠覆活动的险恶用心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影响的危害,要用鲜明的实例和祖国快速发展的现实向大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输导工作,使他们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输导中,一要注意克服态度生硬、批评训斥等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二要避免就事论事的教育方式。要做到“晓之以理,以理解其惑;动之以情,以情暖其心”。让他们知道,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哪些活动是法律范围内允许的,哪些行为和活动是违法的,这些只有靠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的说服启发,“入情入理入耳入脑”,才能达到输导的良好效果。事实证明,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高校的保卫工作人员同样可以成为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路标和可以值得信赖的朋友。
四、加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感化人
要实现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全员发动,齐抓共管,为教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保卫工作人员同样可以在维护高校校园治安秩序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由于高校保卫队伍宠杂,文化层次、思想素质不
一等客观情况,往往影响制约了育人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实现高校保卫工作人员也要育人的目标,首先就应加强保卫人员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其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和文化业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努力增强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要严肃警容警风警纪,增強组织纪律观念,提高保卫人员在高校师生中的形象,以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从而为全面履行育人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增强服务意识上,保卫工作人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热爱师生、保卫师生、服务师生”的宗旨;二是在行动上要“言必信,行必果”,以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为此,在与学生接触中要特别强调保卫人员的自觉主动,通过保卫人员真诚的服务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化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到高校的保卫人员也是他们成才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保卫人员与大学生接触不仅仅让他们学会守法,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怎样磨炼自己的意志,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在痛苦的教训面前,怎样重新振作,勇往直前。保卫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因而自然也会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脉搏,发现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力所能及地予以反映和解决,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竭尽全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障和维护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地帮助其排忧解难,也像人民警察那样,做到“有困难找干警”,就能成为高校的忠诚卫士和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做了就可以唤起他们的热情,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也更加激励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为学生的服务中,要体现温暖、挚爱、友谊、真情,以自己良好的服务,高尚的职业道德,高效率的工作业绩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尊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高校保卫工作人员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大学生服务,才能在保卫校园、保卫师生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中,为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取得执法与育人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王智新,冯时林主编.论大学生法制教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出版社,2002.
[2]蔡培元.从安全需要的变化中寻求对策保卫学研究,2002.
[3]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符绩才.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新世纪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