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校外租房安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4-05-30李铁彭松杨红云赵珏

学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安全现状调查大学生

李铁 彭松 杨红云 赵珏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六所高校进行问卷、访谈实证调查,获取相关的有效数据,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安全现状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调查结果,研究出了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并分析了在校外租房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加强大学生在外租房教育管理的途径,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安全教育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校外租房 安全现状 调查

2013年7月至10月,课题组对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保山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六所云南省内地方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300份,收回3067份,回收率为92.94%,有效问卷有3036份,调查涉及了每所院校的主要学科,调查对象包括每一个年级。

图表1

图表2

图表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8.81%的学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到校外租房居住;有22.53%的人在进入大学以来,曾经在校外租过房或者住宿过;有6.13%的人表示目前还住在校外。从以上三个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都非常希望到校外租房,这个数字差不多占到了一半,这也说明当前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意愿非常强烈。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都有在校外租住或者住宿的情况,这也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经常夜不归宿,校外租住的情况也很突出。目前,校外租房学生的比例虽然只占到6.13%,但是对于一个总人数上万的院校来说,用这个比例计算的话,一个学校校外租房的学生也占到了几百人,这也给高校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大学生到校外租房的原因分析

课题组对学生就到校外租房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图表4

(一)为了准备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等考试的需要

为了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为自己的各项考试做准备,11.67%的学生在外居住原因是为了学习。在调查中还发现,高年级校外租房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要多,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在校外租房的人明显比大一、大二的多。

(二)对学校宿舍的硬件住宿条件不满意

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高校的住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提供的住宿条件不可能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满意。一些学生来自相对富裕的家庭,对住宿的条件比较高。比如说有些学生要求宿舍内有冰箱、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甚至是希望能提供独立厨房等。为了维护大家的安全,在宿舍内大功率用电器是禁止使用的,这些条件在校内根本满足不了。11.41%的学生对宿舍的硬件设施不满意,只能搬到校外。

(三)不满意学校宿舍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水平

高校为了加强在社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维护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不可能使制度让每个人都满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大学生的自由。另外,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后勤社会化的进入,使得学校宿舍的管理、服务水平都跟不上,存在一些不人性化的地方。调查中有6.35%的学生不满意学校宿舍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水平而到校外租房居住。

(四)方便谈恋爱,建造私人空间

在调查中,19.45%的学生承认,在校外租房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谈恋爱。大学生恋爱的普遍性、公开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家长不能有效地管理。特别是受社会一些負面思想的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与身份不符的情况。大学生男女朋友之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也在逐步的蔓延。为了寻求二人世界,建造私人空间,谈恋爱的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过上“未婚同居”的生活。

(五)方便在校外做课外兼职实习

当前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外做兼职的比较多,但是有些工作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做的。比如说有些学生是在酒吧、KTV做兼职,等下班的时候,学校的宿舍大门已经关闭。晚归就会被宿管登记,甚至有可能会被处分,所以学生就干脆不回学校。有些工作的地方离学校很远,往返学校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学生为了工作方便就直接住在校外。在所有申请校外租房的原因中,21.08%的比例是最高的,也反映出当前学生在外做兼职,不回学校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六)性格原因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比较多。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独生子女身上出现了一些性格方面的缺点,如待人冷漠、自私、自以为是、自负、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方面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协调,几经换宿舍仍然不适应集体生活,只能选择到校外租房居住。

(七)患有不宜集体住宿的疾病

由于高校的扩招,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标准也有所下降。还有一些学生是进入到学校之后才患上一些传染性的疾病,还有一些学生患上神经衰弱、肝炎、皮肤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具有容易传播的特点,不适合集体居住,所以学校只能给这些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他们在治疗期间暂时住在校外。

二、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安全现状

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安全

学生住在校外,在往返学校上课的路途中难免要步行或者使用交通工具。即使是步行,由于上学上班时段的交通是非常繁忙的,在过马路的过程也可能遇到危险。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学生为了上学方便,自己购买了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由于一些车辆没有办理正常行驶证,使得学生在骑车往返路途中充满了未知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人身安全

学生租住的房子都是一些学校附近的跟“城中村”相似的房屋。房东建好房子之后都是对外出租,住的都是一些外地来打工、上班的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环境复杂,不便于管理。学生相对于这些人来说毕竟人数少,因为要上学经常单独出行,而且有些时候因为是晚上有课,有可能是晚上才能回到住处,在住宿的时间和往返学校的过程中都非常危险。大学生待在学校,人际关系简单,缺少社会经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会给自己的人身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三)财物安全

作为对外出租的房子是聚居型的,一般是一个大门进去有很多的单间对外出租,总的大门钥匙是住客人手一把。房东除了定期收取房租外,一般不会提供任何的安全保障,租客的财产安全自己负责。学生只有休息的时间才会在出租房里,在外出的时间里,放在房子里的财物得不到任何保障,很容易被别人乘虚盗窃。学生独自在外的途中也经常成为不法分子抢劫、诈骗的对象。

(四)消防安全

课题组在对校外租房的学生调查走访中发现,绝大部分的出租房内没有任何的消防安全设施,包括最基本的安全标示都没有。间里没有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而且学生也缺乏消防的安全知识。学生在租住的房间里使用“热得快”、电暖器等大功率用电器。甚至有些学生购置了整齐的厨房电器,过起了家有三餐的家庭生活。房东对这些现象置之不管。而用电功率增大,存在非常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五)交往安全

在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校外租房的原因是为了谈恋爱,便于交往,大学生情侣未婚同居。据有关的报道和统计,现在大学生婚前发生性行为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大学生成为了艾滋病、性病携带传播的一个群体。而在外租房为大学生情侣提供了自由的场所。另外,大学生住在外面,跟社会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与校外社会上的人交往中,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经常会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上当受骗的问题。

(六)求职安全

校外租房做兼职的学生,他们工作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下班时间晚,工作的场所环境复杂,人员混乱,管理困难,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比较多,在工作的场所和上下班往返中都难免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

(七)饮食安全

因为没有住在学校,校外租房学生的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比如在外面的小摊上随便吃点。外面的东西虽然多,但是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证,在饮食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校外租房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住在校内更安全

学校应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辅导员、班主任也应跟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诉求,耐心、细致地关心学生,在思想教育中让学生觉得住在校内的各种优越性。而且,辅导员或班主任应积极奉劝住在校外的学生搬到学校来,并采取人性的软性措施,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住在校内更安全。

(二)加强校外租房的审批

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学校在针对学生校外租房的问题上采取了“堵”的办法,对除实习在外的学生之外如果申请到校外租房一律不准,学校也不给任何学生审批。但是大学生校外租房、到校外居住的人确实存在,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光靠“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疏”的手段,逐渐加强对校外租房的审批,严格审批制度。

(三)学校、家长、社会联动,加强管理

学生要申请到校外租房居住的,必须要求学生有正当的理由,提交走读申请,父母知晓而且支持。申请人签署校外安全承诺书,申请人承诺对自己的行为、安全负责,定期向辅导员报告在外情况,保证按时参加教学活动等。申请人、家长签字才能有效。而且申请的程序必须要从下到上,在二级学院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审批之后統一交到学工部、后勤审批,学校审批通过,走读申请办理最终才算完成。

(四)对校外租房的学生进行定期检查

在学生办理完走读申请,学生也审批备案之后,辅导员作为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掌握学生在外居住的基本情况,定期找这些学生谈话,并到学生居住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在外的安全情况,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家长。

(五)努力提高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高校在逐步推行后勤社会化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从硬件上、软件上不断提高水平,让管理制度更人性化,让宿舍基础设施更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宿舍真正成为学生温暖的家,把学生很好地留在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育部教社政[2004]第6号,2004—6—3.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教社政厅[2005]第4号,2005—7—11.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教思政厅[2007]第4号,2007—6—19.

[4]邹玮玮.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5]周国安.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张莹莹.以人为本,善待大学生校外租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 (7):103-104.

[7]郑顺利.大学生校外租房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67-69.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骨干项目《云南省地方高校学生校外租房安全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3JDSZ304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铁(1985- ),男,云南省丽江人,助教,玉溪师范学院理学院专职辅导员,课题主持人,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工作方面的研究。

彭松,男,玉溪师范学院学工部部长,讲师。

杨红云,男,玉溪师范学院教育管理科科长,讲师。

赵珏,女,玉溪师范学院思政部教师,助教。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安全现状调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居民社区安全现状分析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探析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