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探讨
2014-05-30杜永伟
杜永伟
【摘要】 目的 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好较经常出现的并发症,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已突显重要。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近五年来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缝合技术、妊娠高血压水肿、术后咳嗽等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31-01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导致肥胖人群逐日增多,女性在生产过程中大多选择剖宫产手术,其手术后腹部的愈合不良机率也越来越多。其中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好较经常出现的并发症,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将对我院妇产科2006年到2010年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者29例进行分析,找出其预防与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妇产科2006至2010年腹部切口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统计为29例。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3至7天在对患者换药时出现切口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对其切口处按压时,渗液有增多现象,切口处并没有明显的红肿,渗液涂片见脂肪滴,连续2至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增高不明显,中性细胞分类不高。9例术后第6天出现渗液,4例术后第3天出现,3例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2例拆线出院,第9天发现。7例患者术后即出现体温升高现象,体温没有超过38.6℃。
1.2 方法 依据患者的渗液量将采取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渗液量不多,可排除是切口部位发生的感染,需每天对切口处进行挤压1到2次,每一次都尽可能使液化脂肪挤压干净,再予红外线照射,再将切口表现撒上脐粉,将敷料覆盖在切口处。如渗液量比较多,切口处不愈合情况发生时,要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将缝线拆除,将切口露于外,用过氧化氢液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切口进行清洁消毒将坏死组织清除,并内置利凡诺尔纱条引流,每天需换药两次,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再将切口处缝合。
2 结 果
29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愈合时间8-14天。
3 讨 论
截止现在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均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患者有下列症状即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术后出现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镜检出大量的脂肪滴;③切口边缘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切口无红肿压痛,临床无炎症反应;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发病原因:①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单位组织供血少,且脂肪过厚,在切割时容易残留脂肪孤岛以致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及渗液。②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术后咳嗽等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③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④医生缝合技术不当,缝合过紧可使组织缺血、坏死,缝合过松则留有死腔,渗出物较多。⑤高频电刀加大功率甚至使用电凝导致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烧伤以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而发生变性、坏死、术后形成较多渗液。
4 防治方法
4.1 积极治疗原发症 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尽量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水肿。
4.2 手术中操作应谨慎 止血彻底,保护切口,缝合间隙应适当,不留死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缝线,打结松紧适宜。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将脱落的脂肪组织冲洗干净。
4.3 肥胖患者慎用电刀 或先用手术刀迅速切开皮下组织后再用电刀局部电凝止血,将热损失降到最低。
4.4 术后有咳嗽患者除对症治疗外 嘱其咳嗽前将两手放于切口两侧加压,使伤口压力减低。
4.5 术后注意严密观察 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可进行辅助治疗,给予红外线照射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综上所述,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使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痛苦,经济方面带来负担。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等多方面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刘明天,吴根海,王庆军,等.口脂肪液化28例治疗体会[J].现代妇科进展,2010:06.
[2] 薛军.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06.
[3] 张泉芷,葛春军,等.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8例分析[J].中国医药报道.
[4] 才俊达.40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J].广东医学院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