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生育是国策》(陕教版)

2014-05-30惠俊妮

亚太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国策基本国策人口素质

惠俊妮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亲身体会明确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和掌握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及内容——目的、要求等。

3.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特点,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二、教学资源

1.教材P60——63

2.多媒体图片、歌曲、视频等

3.课本“指点迷津”

4.“知识采撷”有关人口素质

三、教学整体设计

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拟通过亲身经历、图片观察对比认识我国人口现状,视频的选择使学生明确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国策含义,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内容和好处来突破。

(一)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准备:摆放好教学用具,做好物质和精神双重准备。2.搜集人口密集的照片或自己的亲身感受。

老师:1.“你们准备好了吗?”(生:“请老师检查。课前用具摆放齐,上课发言敢质疑,课后行动于生活,思品、思品,我爱你,因你教我做人理!)2.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予以客观的评价。(树立班级中的榜样)

(二)目标分析

1.我国人口现状的国情、一般特点、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2.针对人口现状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实行此国策的好处有哪些?

(三)自主学习

1.我国人口的国情是(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一般特点是( )。

2.目前情况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途径是实行( )基本国策,此国策制定的依据是( ),目的是( ),具体要求是( )。

(四)合作探究(包括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讨论、辨析,教师点拨。)

第一环节:身临其境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和数据——内容:1.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姑或节日熙熙攘攘的商场等。2.现今我国人口13亿多,相当8个日本,5个美国人口,20个法国的人口。(图形的对比)提问:这些情景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数一数,算一算

1.师生一起看中国人口信息网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二◆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计算填写好相关的内容。

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中国这么多人中接受过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有多少人呢?(师出示: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它国家的比较表)設问:为了改变我国人口素质偏低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第三环节:看一看 议一议

师出示视频: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约4分钟)

提问:1.我国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2.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有哪些?

点拨: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说明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关系。没有对人口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

好处:1.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事;2.从国家来说,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从公民个人来说,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

第四环节: 践行

我参与:计生标语。中学生能为计划生育国策做些什么?

(五)检测与评价

(六)本课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已经掌握的、有待巩固的)

(七)布置作业

(八)教后小计

我认为没有十全十美的课,经综合审视,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是:1.能创设独特的“问候”模式,引领学生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以及体现学科特点:育人、知行统一。2.在自主学习中,创设的问题能以填空形式出现,使问题难度降低,同时培养了学生知识联系问题的应用能力。3.联系生活,应用生活,是我们思品学科的终极目标。践行环节是特别创设的,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4.教师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用鼓励、仁爱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并且充满激情、充满自信,这样感染了教室的角角落落。

不足之处:应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他们易懂得的事例。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相信我的努力必定让孩子们收获匪浅!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市实验初中)

(责任编校:周德鹏)

猜你喜欢

国策基本国策人口素质
一腔热情倾国策 砥砺奋进创事业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促进性别平等法律的实施——专访四川大学周伟教授
儿童习字应为国策
贯彻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贵州省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江苏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