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新闻语言的生动性

2014-05-30陈柏涌

理论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动性基辛格生动

陈柏涌

[摘 要]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具有生动性十分重要。具有生动性的新闻事实,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动词,让事实巧妙地说话,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更具个性化,运用白描、修辞手法、群众语言等多种形式体现新闻语言的生动性。新闻所反映的就是活生生的、变幻无穷的世界,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那么它的语言就必须要准确、鲜明且生动。在新闻报道中,它的语言是以多种不同形式进行综合、交叉运用的。新闻报道是怎样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动性之路呢?

[关键词]新闻语言;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15 — 02

口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纷呈适时使用会显得生动且富有很强的创造力。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具有生动性十分重要。新闻报道则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加工的方法去造成作品的生动性。那么如何使新闻的语言具有生动性呢?新闻报道是怎样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动性之路呢?以笔者之浅见,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具有生动性的新闻事实

新闻语言是否具有生动性,取决于新闻事实的本身,只有当工作者在采访的时候,深入感受、细致观察,有感情的融入才会把新闻生动的表述出来。黑格尔在分析美的要素时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 (《美学》)新闻事实“内在的,即内容”的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造成了一种生动性:一是强烈地表现着某种“真善美”的感情。古语说得好:“文以情动人。”能以情感打动人的新闻往往具有生动性。二是具有浓郁的新鲜生活气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生活情节,往往会带来生动性。三是有跌宕起伏的过程。有句老话叫“文似看山不喜平”,过程跌宕起伏,产生了悬念,就能使读者有期待,于是也就有了生动性。

如在新周刊中刊登的《水表上挂着爱》这篇简短的新闻中,把发生在邻居之间的真情描述的栩栩如生。

最初,邻居们的爱心是通过两個袋子传递到小博宇家的,袋子挂在家门口的水表上,一个装着蔬菜,另一个装着肉。

每天一觉醒来,他们就会发现水表上挂着奶粉或是婴儿的小衣服。

这两年,博宇上了小学,他已经能自己蹦蹦跳跳地打开门,从门口那个比圣诞树还神气的水表上,取下文具盒、练习本或是蛋糕、牛奶。

每隔一段时间,外婆都会把这些年收到的东西摊到阳台上,好好晒晒,一样都舍不得扔。

这就是小博宇,他主动提出领熊师傅去买菜。

最初系在水表上的那份爱心,在整个社区里孕育多年,最终结出了芬芳的果实。

生动的语言文字不但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利用身体的多种器官去感受、体验。

二、 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动词

如果新闻中的人物能够“活”起来,就更能带给读者动态的美感了。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生母,为了找他,把公司交给了妹妹打理,整整找寻了他十年。十年了,她十年的美好青春就耗费在了寻人上,十年,她磨破了20双鞋,写满了10本寻子日记,还在他所在的小镇上当起了代课老师。”

这是《长沙晚报》王国军写的《都是我的好妈妈》中的一段话。文中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让读者深刻体会作为母亲所付出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就是文章中的找寻、耗费、磨破、写满等动词,大大的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三、让事实巧妙地说话

梁启超曾说:好文章“最妙是寓批评于叙事之中。”好的新闻报道往往就是让事实巧妙地说话,从而打动读者,并通过新闻角色真实的话语来传达记者的思想观点。

例如《基辛格──三面人》,为什么说基辛格是三面人?是哪三面?作品中没有一个字的议论,记者只是巧妙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北京文物局王延洲指着一件古物,说那是一个龙头。前哈佛大学教授立即摇头:‘不对,是猫头鹰!‘是的,是猫头鹰!王说。”显示出作为学者的基辛格在学术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看法。“当王说一具古动物的角是犀牛的角时,基辛格教授又摇头了。‘不对!他说。‘对!是犀牛角!王说。‘不对!基辛格说,‘我从没有见过长一对角的犀牛!”当基辛格的观点被证实时,他立即满面春风地对左右的人称赞王。显示出基辛格作为外交家表现出的宽宏大量的风度。在参观一座古墓时王告诉基辛格,在中国古代有的妇女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丈夫。“‘一个妻子有几个丈夫吗?基辛格瞧着妻子说,‘我们可不喜欢那个时候!基辛格夫人大笑起来。”显示出基辛格作为丈夫对妻子的亲切感情。

四、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

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文不知用旋转之笔,则文势不曲。”清代文人袁枚也说:“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文似看山不喜平”。他们都是在说写文章最好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落崖惊风,时而小桥流水,引得读者随着情节的起伏、人物的悲喜或屏息凝神,或蹙眉动容。心之所系,得意而忘形。因此,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一定是能够通过波澜起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例如《朱家花园》一剧,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剧中既有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家矿产资源不被外国列强掠夺而引发的激烈的斗争,还有男女主人公在民族大义、家国情仇间的爱恨交融的感情波澜。深刻的描写了一曲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业家实业救国科技救国的新思想和他们为了民族大业,默默守护在祖国边疆的悲壮故事。

五、抓细节,落实到点点滴滴

人有一种天性,那就是更喜欢具体的事物,然而抽象的事物则显得稍稍逊色。一般人不喜欢读理论文章,而喜欢看电影电视,就是因为电影电视内全是具体的人物、情节,非常生动。如果新闻能写的像电影电视那么具体,就不愁没有读者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感人的细节,那就会缺乏生活气息,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思想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很难产生表现力与感染力,也就谈不上生动性了。例如节选自《母爱默默的》文中写到: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习往宿舍去,却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

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把搂住了现在只及我肩高的母亲,她的表情更让我惭愧,她先是惊恐,后又转为高兴,最后试探性地搂住我。

还有一篇节选自《那一刻,我感动了》的文中写到:过了一会儿,老爸便抱了一些苹果兴冲冲地跑来。他把苹果从车窗一个一个递给我,看着老爸那染霜的白发,我不禁一颤,最后一个苹果没接住,掉在地上。老爸赶忙弯腰去捡,就在这时,车启动了,老爸慌忙把沾有泥土的苹果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又递给了我。车开动了,老爸在车窗外挥动着手,着急地喊:“那只苹果,你别吃,还没擦干净······别忘了到校给家里写信。”我的热泪涌了出来,滴在手上,也滴到了那个还沾有泥土的苹果上。

这两篇节选的短文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让读者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潸然泪下。

六、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更具个性化

为了更加生动地进行报道,新闻的叙述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使新闻以多彩的美来体现新闻的生动性。只不过新闻中的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是个性化的。主要体现在:1、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也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方式;2、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况,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描写与叙述是相辅相成的;3、抒情是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4、议论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例如2013年的第40期新周刊中选自《人生与伴侣》中的《“天敌”也有相爱的方式》一文: “那段時间,我每天数次奔波于1楼和6楼之间,1楼,住着奶奶,而6楼,是我们家,住着我和老妈。彼时,老爸被外派到他国,为期两年。”这是在简明扼要地直接叙述;文中写奶奶和妈妈分别与我的对话以及奶奶看妈妈的眼神“和以前颇有不同,明显有一丝疼爱和怜惜。”,描写和叙述交错在一起有机地融合起来;文中那“其实,天敌也有相爱的方式,恩恩爱爱是一家人,打打闹闹也是一家人。”,夹叙夹议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评论;而文尾“何况,有个这样的‘天敌,日子是那样热闹,亲情是那么绵长。”,要言不繁地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情。

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地表现出一家人的感情由隔阂到融洽的过程,感人至深。

七、讲究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的生动性具体表现在修辞的运用和语言清新活泼、幽默诙谐上,使语言极具感染力和生命力。语言的生动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致力于语言的形象化。

如前所举《“天敌”也有相爱的方式》中写道:“那段时间……为了太平盛世,我这个“间谍”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过也有意外状况……老爸神情尴尬,老妈也敢怒不敢言,听任奶奶坐下来数落。老妈抿着嘴强忍着委屈,不敢开口辩解……妈强加在医院没日没夜地陪着奶奶。那天中午我过去送饭,看到妈趴在奶奶的床头累得睡着了,反倒是奶奶醒着,在那里默默盯着妈看。那眼神,和以前颇有不同,明显有一丝疼爱和怜惜……亲情是那样绵长。”用形象的语言白描了一幅婆媳如何互爱的图画。

2.运用群众语言。

群众语言就是指普通老百姓的原话。往往这样的普通话语更能让读者具有亲切感,同时,也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如北国周末中的特别策划《“大马”“小马”说心愿》中,有一个12岁的小朋友是这样说的,“‘我想要好多好多玩具,男孩玩的那种。,‘还想多上作文课,少上英语课,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可以和小伙伴们玩。”。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现在的孩子就像是学习的工具,爸妈的作品,他们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可是在这样一个教学体制的国家中,又无能为力。别人学,你不学,就落下了。可以说,多用群众的“原装”语言,用朴素的文采更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3.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其中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那么其中我以比喻为例分析一下,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比喻说理就是为了更好、更形象的说明人或物的一些特征,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在新闻报道中,巧用比喻更能增加新闻的文采。

文章的题目借助比喻,更吸引多数读者的眼球,体现了它的价值。如:《她的心灵像金子一样美好》(湖南日报1986.4.12);《风展团旗如画》(中国青年报1986.12.03)等。例如《爱情故事影片创票房记录》(《纽约时报》新闻社1981年12月10日北京电),报道中写道:“《小街》叩响了那些经历过1966年到1976年文化革命动乱的中国人的心扉。……看来只有《小街》才有可能真正站住脚。它的情节真实可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故事结尾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作品中比拟、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4.语言要刻意求新。

2013年第40期中选自《环球人文地理》王连山写的一篇报道《乌鲁木齐:比北京多两个小时的生活》,这就是一篇具有新鲜语言的地理报道。里面的三个小标题分别为:“一个鸡蛋就感创业”、“比北京多两个小时的生活”“吃羊肉按平方计算”短短的几个小标题使关于一个枯燥的地理报道变得生动起来。

新闻所反映的就是活生生的、变幻无穷的世界,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那么它的语言就必须要准确、鲜明且生动。在新闻报道中,它的语言是以多种不同形式进行综合、交叉运用的,要想让新闻报道更吸引读者,还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并借鉴和吸收多种学科的知识,让自己充实起来,才能使新闻报道更客观、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有阅读的趣味。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生动性基辛格生动
百岁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