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2014-05-30后龙平
后龙平
摘要:新编人教版物理教材,对于刚进入物理学习初级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和体会到的。所以学生充满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并挖掘了教材的特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随着学生所学知识逐渐增多,我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激发 初中生 物理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催化剂。”无论学习哪门学科,感兴趣是学好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每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为此,物理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先入为主,上好序言第一课,激发学生兴趣
序言是八年级物理的前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的启蒙课。八年级学生的兴趣通常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的水平上,他们容易被事物的新奇性所吸引,喜欢观察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物理现象。例如,用学生熟悉的物品演示“吹硬币进杯”“木筷提米”“纸盒烧水”等实验,可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新奇的感觉,学生充满想象,教师应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心理环境,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上好绪言课就等于为物理教学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物理教学中以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实现。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巧妙的演示,增强其听课的趣味性、新颖性,而不只是枯燥无味地讲那些理论知识,只有边讲边做实验,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阐明学习物理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在讲授每节课之前,要讲明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意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这节课教学内容的重视,吸引学生产生对物理知识追求的意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与意义。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首先问学生:万吨货轮是用钢材做的还是用木头做的?学生的肯定回答是用钢材。然后把一块铁皮放入水中,铁皮下沉了,再把这块铁皮做成盒状(或盆状)放入水中,结果浮在水面,而且能承载一些东西,这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编人教版物理教材,对于刚进入物理学习初级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和体会到的,所以他们充满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并挖掘了教材的特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随着所学知识逐渐增多,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过“摩擦”后,引导学生分析人们做针线活时,为什么不时地要把针尖在头发上划几下?学过“密度的应用”后怎样鉴别金戒指的真伪等,使他们感到物理不仅有用而且有趣。
五、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感到知识不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愿望,进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物态变化”这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并提问:“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室内,眼镜片上为什么出现细小的水珠?”“夏天游泳后上岸,为什么冻得发抖?”在学过“牛顿第一定律”后问:在生活中,锄头、铁锹、斧头等工具的把子松了以后,为什么在地上撞几下就紧了……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现象熟悉但又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急于得到答案的欲望,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认真学习。
六、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稳定学习兴趣
新教材呼吁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打开他们的心扉,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朋友式的互动关系。只有做到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思维的沟通,学生才会体验到做人的全部尊严,才会感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才会使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意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建立在民主、平等理念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保持稳定、恒常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七、优化课堂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學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则是它的载体和外化形式,课堂语言的优劣高下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在确保课堂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前提下,还应特别注意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课堂语言深入浅出,以幽默风趣、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以恰如其分的态势引导学生,以恰当的比喻畅通学生的思路。如在讲“扩散”概念时,可形象地把分子的运动比喻为赶集时上下相向而行的人群最后混合在一起的情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更容易理解。
八、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脑处在竞争状态时效率比平时高,而且具有竞争取胜的心理状态,因而要创设必要的竞争机制。恰如其分、难易适中的练习必然会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密不可分。一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都会有很大关系,好的成绩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满足,激起更大的学习欲望,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意思,也有了动力。
九、感受成功,坚定学习信念,稳定兴趣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相互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以稳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我们应采用各种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