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意象形成的思维机制
2014-05-30王金宝
王金宝
摘要: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个充满意象的天地。探究其意象的生成机制,离不开他独特而复杂的现代思维品质。在意象营构时,鲁迅最活跃的现代性思维方式有四:一是开放创造思维;二是形象抽象思维;三是聚合发散思维;四是意象隐喻思维。这些思维方式互相交融、密切相连,创设出丰富的小说意象。
关键词:鲁迅 小说意象 结构 现代性思维方式
引言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个充满意象的天地,“铁屋子”意象、“幻灯事件”意象、“路”意象、“人血馒头”意象、“看客”是其典型代表。鲁迅在这些意象中所暗示、象征或喻示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至今无人超越。这些意象的生成除了“拿来”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意象理论的创作方法、刻意追求语言意象美及主体心理机制的影响外,具有现代思维品格的鲁迅式思维机制也至关重要。鲁迅小说中丰富的内涵,正是源于其思维的独特。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分类角度将鲁迅的思维品格定位为现代思维品格,由此来探讨鲁迅小说意象形成,从而在藝术的本源上理解其小说意象的特色。
一、鲁迅小说的开放创造思维
鲁迅在其作品创作中,其开放式思维的指向有二:一是向现代西方开放;二是向中国古代开放。如 “路”意象。鲁迅在对这一传统意象“拿来”时,并不满足于重复古人。他总是在某个具有复调结构的文本中,让叙述者“我”在听到或看到发生于他人身上的悲剧时,明白了造成人物悲剧的多重性原因中凸显的个体与群体的对垒后,产生绝望的情绪。“人的自由精神如何突破历史沉疴,从奴隶状态走向自由状态,从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则构成叙述者关于‘路的思考的哲学内涵。”这一哲学内涵即是“反抗绝望”精神。这样的思维结构其实正是鲁迅对人生做了全面考察并受到西方存在主义等思想影响后,以发散思维和求实思维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结出的艺术奇葩。
鲁迅的文学创作恰逢中国文学转型期,他敢于大胆质疑传统文明包括传统文学,敢于在否定的基础上自立新法,或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明的基础上拓展,或在自我观察、想象和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创新。拓展与创新表现在小说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艺术符号”之意象的创设上——这同样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二、鲁迅小说的形象抽象思维
鲁迅小说的意象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其涵义具有哲理性,所以在构思时他也会把逻辑思维召唤到首席地位上来,创造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意象来。在《狂人日记》文本的结构中,当狂人在某个晚上发病后,第二天走在街上看到一路上的人,“都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于是产生惧怕肉体被吃掉的心理:“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而在意义结构上,因为狂人是一个觉醒者,当他用一种全新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周围人们的言行时,他发现乡土中国用“礼治”秩序而非法律规范来对人进行设计。这就导致人的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的溃丧,即精神上被“吃”掉。由此,“吃人”意象是鲁迅从一般的感觉体验深入到对中国历史和伦理秩序里对其本质进行理性分析后得出的判断。这一意象在创造的过程中,先借狂人之口以形象思维方式接受家庭内外种种吃人的现象,然后通过抽象思维,让狂人对家庭内外吃人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并反思历史。所以,“吃人”是狂人形象思维的结果,寄予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则是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创作主体从抽象到具象思维运用的结果,而我们在鉴赏“吃人”意象时,则应由具象到抽象,进行审美求解,进而把握意象的象征意蕴。“铁屋子”意象、“荒原”意象等抽象型意象,即将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发挥到极致。它表现了意象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对形象设计严格的引导作用和决定作用。
三、鲁迅小说的聚合发散思维
意象的生成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交融,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为此聚合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如《呐喊·自序》中的“幻灯事件”这一意象,在《呐喊》、《彷徨》的多个文本中被鲁迅以多样方式不断重构着:愚昧麻木的看客在“缄默”中“看”处在逆境中的生命个体——“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在《狂人日记》中,一路上的人都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眼光;在《孔已己》中,咸亨酒店的酒客与酒店营销者讪笑孔已己的落魄;在《药》中,黑暗中一大簇人簇成一个半圆,颈项伸得长长的如同被捏住脖子的鸭一样地品位着革命者夏瑜的就义;在《风波》中,赵七爷、看热闹的村人和奚落谩骂的七斤嫂一同组成淹没没有辫子的七斤的汪洋大海;《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时,城里的看客瞪着狼一般的眼睛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在《祝福》中,鲁镇的人们鉴赏着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在《示众》中,京城一群无聊的市民围观一个犯人;在《孤独者》中,寒石山人与魏氏族人以看异类的眼光注视丧葬仪式上魏连殳的一举一动;在《伤逝》中,路人时时以探索、讥笑和轻蔑的眼光侧目自由恋爱的涓生与子君。在笔者看来,“幻灯事件”意象亦即“看客”意象,其构造过程正是鲁迅聚合思维活跃的过程。
同时,“鲁迅非常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发散思维的手段是想象和联想。鲁迅在意象营构时,想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想象某一类人的典型心态和具体行为,想象某一类事件的连续表现。联想的作用则是将同一类、同一特征、同一心理作用下的人事联系起来,全面把握其本质,并运用类比定象。两者结合,新颖独特的意象便营构成功了。
四、鲁迅小说的意象隐喻思维
意象的形成一般需要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方式。在文学实践中,恰当的隐喻有助于增加文本的诗意特征,造成文本的形式美。《故乡》中人与人的疏远感与孤独感,《在酒楼上》、《孤独者》的主人公在社会面前的困顿,以及叙述者“我”的情绪和态度,都带有某种自我隐喻的特点。隐喻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投射到象征、意象、抒情、典故等各种文学手段上。鲁迅的隐喻思维方式主要投射的是前三类。如“示众”意象、“荒原”意象等。一篇《示众》,全篇所写不过是一个“示众”的场面。在生活中,鲁迅所见“示众”现象甚多,他拨开这一习见现象的外表,把握了其所呈现的群体的愚昧和被示众个体的悲哀。于是,他通过隐喻的审美方式把直观的生活化的现象转化成与社会、道德、文化、政治观念等相联系的意象——“示众”意象。它和文本本身一样都是象征的,是整体的隐喻。再如,“以干芦叶做钢刀喊‘杀的孩童”意象,是鲁迅为表达对儿童的复杂情感时借助隐喻思维所创设的一个意象。这一意象在《长明灯》中出现过两次,在《孤独者》中出现过一次。鲁迅把孩童和青年人看作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爱护有加帮助无尽。但现实中鲁迅所见所闻的孩童和青年常常令其困惑和焦虑,这引起鲁迅的深思。在小说中,他把这种深思以意象方式展现,隐含着作者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创痛。因此,这一意象是鲁迅文本内蕴深厚忧愤深广的思想情感的艺术结晶。
鲁迅的小说写作中创造思维、形象抽象思维、聚合发散思维、意象隐喻思维等方式是互相交融、密切相连的。鲁迅小说文本主题意象是多种思维方式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研究其写作的思维机制,只能从其创作实际出发,写下所理解的属于鲁迅意象构造时运用的现代性思维方法的几个侧面。语
参考文献
[1]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等.多维视野中的鲁迅[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169--209.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