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14-05-30赵云辉

理论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

赵云辉

[摘 要]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各界对周恩来诞辰的纪念活动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无限缅怀之情。“周恩来精神”是周恩来个人的思想道德、品德作风、理想信念。对“周恩来精神”的大众化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发扬优秀民族精神。对“周恩来精神”大众化也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扎实的理论基础,纪念活动的展开和其自身强烈的民族性也为为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周恩来精神”;大众化;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34 — 02

“周恩来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学界对“周恩来精神”的研究集中在对其内涵和外延的定义,以及“周恩来精神”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周恩来精神”自身的大众化也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一、“周恩来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一)“周恩来精神”提出的简要历史过程

对周恩来的纪念活动主要是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进行的。在此之后,每逢周恩来的诞辰、忌日、清明节等,人们都会前往与周恩来相关的场所纪念缅怀周恩来,并通过各种文艺作品歌颂周恩来的精神。

从周恩来逝世到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第一次周恩来学术研讨会期间,这期间的纪念活动主要是通过文章作品,纪念周恩来伟大的品德,高尚的风范。甚至把“周恩来精神”提升到与毛泽东思想共同的高度。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中,人们开始对对周恩来的纪念活动和对“周恩来精神”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这是纪念周恩来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标志着对周恩来纪念活动的常态化。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时,人们对周恩来的纪念和研究达到高潮,“周恩来精神”得到广泛的共识。期间,在“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讨会中《“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究文集》的出版使人们对周恩来的纪念活动有了标志性成果,此外,周恩来故乡的《淮阴师范学报》也成为对周恩来纪念和研究的又一学术阵地。

1998年江泽民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2008年胡锦涛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官方对周恩来的纪念达到新的层次,也使“周恩来精神”得到官方的认同和支持,之后民间和学术界对周恩来的纪念活动开始向新的高潮迈进。

(二)“周恩来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周恩来精神”的内涵,是指周恩来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先进品质的总和。其外延就是“周恩来精神”的具体内容。“周恩来精神”是由周恩来个人的精神品质,思想道德等构成的。在总结“周恩来精神”时,要依托周恩来个人的思想精神为载体,当“周恩来精神”形成后,它不但是人民群众应该学习的精神,而且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的品质。

学界中对“周恩来精神”外延的概括有多种形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石仲泉和梁衡,石仲泉认为,“周恩来精神”的有八个方面的,即“无我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廉洁精神、严细精神、守纪精神和牺牲精神”。〔1〕梁衡概括的“周恩来精神”惊人的六个有无——“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死不留言。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2〕

必须指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界在阐释“周恩来精神”时,多不区分其内涵和外延,而是将“周恩来精神”的外延与内涵混同。逻辑学告诉我们,内涵就是对事物概念的定义,外延是符合这些定义的事物,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对“周恩来精神”的界定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官方对其的界定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对“周恩来精神”外延的概括,引用的是胡锦涛在《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講话》,该讲话指出“周恩来精神”即“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谦虚谨慎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3〕这标志着官方对“周恩来精神”这一概念认识的统一,也标志着学术界对“周恩来精神”内涵和外延认识的统一。

二、 “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必要性

所谓“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是指“周恩来精神”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认同,进而内化并表现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大众化”的大众是指全国各族人民,并非某一个阶层、某个地区的群众。目前学界对“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对象集中在党员干部、高校师生等特殊群体中,对一般的人民群众没有过多的要求,这不算是真正的“大众化”,对不同群体的大众化程度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大众化的范围一定广泛。

(一)“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周恩来精神”大众化之所以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由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们群众理解和认同的思想信念,并将这些理论内化为现实实践中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4〕“周恩来精神”大众化从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者根本目标相同,只是在具体内容上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一种从属,所以在推动“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同时也就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有助于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事业在也进入深水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中出现了各种现实问题。社会风气败坏,优秀的民族精神得不到发扬,腐朽的封建思想和拜金的资本主义理念在社会中横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不到体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在不断滋长;不少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缺乏自信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但再伟大的理论也不能解决所有的实践问题。“周恩来精神”大众化可以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其作用:

首先,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表现,“周恩来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内容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周恩来精神”所倡导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拥有的精神品质,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国家、公民应用的秩序和精神。

其次,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周恩来心系群众、信仰坚定、自律奉献,是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实践者。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促进党员干部先讲和纯洁的过程,因此,对“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更加具有必要性。

最后,“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有助于优秀民族精神的发扬,周恩来作为历史人物,其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结晶。“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与封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加清晰的认识“周恩来精神”和以“周恩来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的发扬。

三、“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可能性

(一)“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周恩来精神”在本质上属于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其大众化的基础就是人民群众本身。对人民群众进行“周恩来精神”大众化之所以是可能的,因为长期以来,周恩来个人的精神品质已经在群众中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这是“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直接影响。此外,长期以来,各界人民在缅怀纪念周恩来的同时,就是在进行“周恩来精神”大众化,这在无形中就扩大了其精神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其次,“周恩来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周恩来精神”在其大众化过程中有深刻的民族精神的烙印,“周恩来精神”的民族性有利于人民的认同,有利于其自身的大众化。“周恩来精神”中的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合之处正是其自身大众化的重要媒介,“周恩来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实现“周恩来精神”大众化,需要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学界对“周恩来精神”的研究日益深入,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后,“周恩来精神”的学术性意义才进入学者的视野,之后学界集中在对“周恩来精神”的定义上,各位学者众说纷纭,直到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周恩来精神”的定义,这时“周恩来精神”的外延问题才得到明确的解决。此后理论界对其大众化的问题也开始研究,但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大众”的范围集中在党员干部和高校师生,并没有真正的“大众化”。学界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也逐渐突破这些限制,使“大众”的范围扩大,“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也不断加强,特别是“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学理基础。

(三)纪念活动的开展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每逢周恩来的纪念日,社会各界对周恩来的纪念活动也开展而来,它们就是对“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践行。不管是官方纪念还是民间纪念,其目地都是缅怀伟人,怀念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恩来个人的优秀品格。同时“周恩来精神”在当前社会中大众化的最好方式也就是各种纪念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种成熟的纪念方式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纪念活动有助于促进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论诠释,为其大众化创造理论基础,同时这些纪念活动充分展现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质,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周恩来纪念活动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有助于“周恩来精神”通俗化,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创造了群众基础。同时对各种纪念活动的优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发展,比如利用网络开展纪念活动,扩大纪念活动的对象,官方紀念活动和民间纪念活动的合流等,都“周恩来精神”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 考 文 献〕

〔1〕石仲泉.周恩来的卓越奉献〔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C〕.中国散文1998,(02).

〔3〕胡锦涛.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3-01

〔4〕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01.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金风平〕

猜你喜欢

大众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浅谈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信息输入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分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探索宣传新机制 推进理论大众化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