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2014-05-30郑应桂
郑应桂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园林建设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植物造景技术产生足够的重视,科学运用植物造景技术,提升园林景观的绿化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植物造景技术;园林景观;绿化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植物造景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绿化中,可以促使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供一个场所来促使人们进行休息和其他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并且还可以创造出一个艺术空间,来供人游览和观赏。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以对空间进行净化,降低噪音,促使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减少,环境得到改善,还可以将景观特色给发挥出来。
1.植物观赏表现形式
一是孤植树:通常在开阔空间中或者有着较为开阔视线的山崖坡顶处会采用孤植树,它会成为所在空间的焦点。空间形式和树种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黄山陡壁的迎客松,有着苍劲优美的枝干,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前来。此外,对于一些独立或者群植有着较高观赏性的植物,甚至植物有着较高的特殊价值,都可以将其作为独景植物景观,如古树名水、观赏花木、大树等等。
二是树丛:按照形式美的构图规律,对树丛进行设置,可以将树木群体美给表现出来,又可以将树木个体美给烘托出来。在形态上,有层次变化存在于高低和远近中;在色彩上,又可以划分为基调、丰调等;有着明显的空间隶属关系存在于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中,在改变观赏视点和植物季的过程中,也会有变化存在于树丛的群体组织形态以及色彩等景象表现中。
三是花坛:花坛集合了草本花卉等众多植株,通过艳丽的花卉群体将花坛的图案给表现出来,或者对造型进行模拟。如果将花坛作为主景,那么通常在大门或者建筑前广场上或者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设置,如果将其当作配景,那么在道路或者广场两侧设置,表现形式是带状或者花缘朝花径形式。因为花坛有着十分艳丽和明快的色彩,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产生的景观效果较为强烈。
2.植物造景的组织
一是植物品种的选择:首先是生态群落的植物,指的是在绿化过程中,将植物群落作为基本单元,将地带性植物群落特征给人为科学的艺术再现出来,可以对植物生态意境进行良好的营造。其次是乡土特色的植物,乡土特色的植物可以将城市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给反映出来,在对植物造景意境进行营造时,本种方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为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是不同的,那么形成的乡土景色和情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后是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意蕴的植物,对于植物意蕴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划分,只是从时间的先后次序上来进行划分,它们有着对立和统一的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植物意蕴的现代文化,将传统文化给继承了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是植物配置形式:首先是模纹形式,依据一定的图案纹样,将矮生植物给利用起来,组成一定的图案。模纹配置如果具有一定的蕴意,那么就可以将优美的艺术形象给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将一定的主题思想表达出来。其次是雕塑形式,通过雕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不同时代的人们,为了对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进行展现,总是将雕塑给运用起来,以便更好的表达精神,同时也可以改造环境。最后是排列形式,排列形式从不同角度上可以进行差异化的划分,如从立面角度上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单层式排列的疏林草地式排列、层次丰富的森林群落式排列。从平面角度上来讲,可以划分为正方形排列、矩阵形排列、曲线波浪形的排列等等。
三是植物的大小:在景观设计中,如果植物的体量不同,那么就会创造出来差异化的景观效果。并且应用不同大小的植物,会对空间的范围和结构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在12米以上的为大乔木,九米到十二米之间的为中型乔木。首先是小乔木,最大高度在5米到6米之间的乔木或者装饰植物就被称之为小乔木,小乔木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可以在垂直面上对空间边界进行暗示,并且促使空间深远性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前的小广场、入口附近等都可以栽植小乔木。其次是灌木,灌木分为矮小灌木和高灌木两种,高灌木指的是高度在3米到5米之间,矮小灌木指的是高度在0.3米到1米之间。高灌木的栽植,可以对长廊型空间进行构建,向终端来引导游人的视线和行动,比如在陵园处栽植高灌木,可以营造一種肃穆的氛围。过去那些比较僵硬的围墙和栅栏也可以被灌木所取代,形成一种绿色的帷幕。低矮灌木可以对空间进行限制和分隔,并且实现也不会受到遮挡,比如将低矮灌木栽植于人行道和小路两旁,行人的视线不会受到影响,又可以对行人方向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因为低矮灌木有着较小的尺度,将其大面积使用,可以体现自然生境,这样获得的观赏效果才可以达到最佳。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植物造景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对植物自身特性充分考虑,对其合理搭配,以便将不同形态的空间给体现出来,促使城市景观得到丰富。
参考文献:
[1]张洪涛,王志国.论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手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23-125.
[2]李继辉.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运用[J].花木盆景,2006,2(6):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