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报道之我见
2014-05-30徐杰
徐杰
摘 要: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科技含量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其表现形式的通俗化是增强科技新闻报道可受性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二者还存在“冲突关系”。要使科技新闻报道在公众中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需要将二者有机统一,并通过拥有权威的信源、精彩的“翻译”艺术等方法加以实现。
关键词:科技新闻报道 ;通俗化
科技新闻是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其类型包括科技动态、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新闻、科技人物报道、科技珍闻报道,如不明飞行物、奇特自然现象等,其中,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新闻所占数量最大,也是本文所述对象的主体。科学性、新闻性、大众性是科技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和要求,科技新闻报道要在公众中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将报道内容的科技含量与表现形式的通俗化统一起来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一、内容的科技含量与表现形式的通俗化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一)内容的科技含量是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
科技新闻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科技新闻的价值体现为它满足人们求知的多种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科技新闻的经济价值;“知识就是力量”体现科技新闻的知识价值;科技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维萨里斯的“血液循环论”及现代科学科学揭开的诸多“自然之谜”体现科技新闻的精神价值;用以消除受众认识领域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使受众了解科技界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观念和新成果等信息体现科技新闻的信息价值。而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科技含量则是以上诸多价值的核心要素。知识性是科技新闻的固有内容,受众可以从中获得认识力量;知识含量的有无,知识价值的大小,知识价值的表现优劣,是判断和衡量一篇科技新闻报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科技新闻的科技内容可以作为整篇报道的核心内容,也可以作为新闻背景资料出现。
(二)表现形式的通俗化是增强科技新闻报道可受性的关键
科技记者是代表公众利益的科学观察家,如果记者在报道中一味偏重科技含量,而不注意表现形式、如果公众在看过报道后,感觉科学对他们太难了,或距离他们太远,那不是一个可取的科学新闻报道。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把科技新闻写得通俗易懂,是增强科技报道可受性的关键,正如一位美国新闻学家所说:“首先让读者读懂,然后才是可读,最后才是可记。”《北京青年报》一篇题为《什么是干细胞》的短小报道是不错的范例:
干细胞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呢?我们都知道,我们一百多斤的身体最初其实仅仅是父母共同制造的一个细胞、一个精子进入一个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而已。之后,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两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这些细胞按照像蓝图一样的基因密码,在该长眼睛的地方分化成组成眼睛的所有细胞,在该长胳膊的地方分化组成胳膊的所有细胞。当一个完整的人形成后,组成他身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再具有分化的能力。只要还有能力分化成其他种类的细胞,就被称为是干细胞。受精卵是一个最初始的干细胞。完整的人体形成后,其中一些细胞仍然具有分化的能力,如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而生长成整个血液系统。假如科学家能够控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那么,就可以制造不同的细胞来取代许多病人坏死的细胞,例如可為糖尿病人制造胰脏细胞,为帕金森患者制造脑细胞等,许多不治之症就可迎刃而解了。
该文中,除了要解释的中心术语“干细胞”外,没有其他任何晦涩、枯燥的科学用语,完全通过记者自己的语言,将何为干细胞、干细胞的功用及其研究意义,甚至附带说到的“基因密码”等知识传递给了大众,“翻译”后生动形象的报道自然可读、可记,能达到理想的科普效果。
二、科技含量与通俗化二者的冲突关系带来的问题
(一)“肮脏的信使”
由于科学有时对于外行大众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为了追求可读性,记者就会在报道中偏离或渲染事实。科技新闻报道出现的偏差,产生于记者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产生于语境转换的过程。科技新闻报道是化解语境的过程——从科研的语境化解、转换到接受的语境。在这一过程中,记者需要把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用新闻语言,如用他们自己的文字,重新组建句子,提供给大众,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戏剧化处理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诸如夸张、曲解、煽情、误译、误传等现象就会在报道过程中出现。媒体或记者被科学家称作“肮脏的信使”也便由此而来。
(二)科学家敬而远之
科技新闻报道要有科技含量,离不开记者与科学家的合作,科学家对科技新闻的态度及介入程度很重要。而大众传媒在报道科学家的工作时,时常会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客观上起到拔高效果的词汇,如“某某在某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某某率先摘取某某”等。且不说这些措辞与事实本身有无差距,即使名实相符,在报道的遣词用语方面应以慎重、平和为宜。
三、将二者统一的方法
(一)寻找多个权威信源
科技新闻报道的主体是科技事件,包括科技新发现、发明、科研法规政策等等,这决定了科技新闻报道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性,而这里的准确性不仅指对事件本身的准确描述,也包括对科技事件所包含的科学原理、科技事件的意义必须阐述准确。在这些方面,主观、歪曲的描述,甚至是数字上的些许失误,都可能对报道的可信度产生无可挽回的伤害。而对科技事件做出准确描述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多地拥有权威的信源。科技报道的准确性要求记者必须借专家之口说明问题,而科学家关键的一句话或评论,往往会对科技事件内涵的阐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面的引语,即权威科技出版物或学者论文中的原话,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二)“翻译”的艺术
科技新闻报道是“翻译的艺术”,写出受“圈外人”欢迎的科技新闻,要求记者做个好的“翻译家”。“翻译”要善于化“硬”为“软”。科技报道专业性相当强,尤其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发明,往往生涩难懂。优秀的科学家可以在两分钟内解释清楚他的研究工作,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用两句话报道清楚这项科学成果。以下归纳几种“翻译”方法:
首先是比喻,即努力寻求最为贴切的说法。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不熟悉的事物,其特点是通俗形象,如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20世纪初发现原子结构的特点,为解释一些概念,作了个比喻:“原子结构实际上很像一个微小的太阳系,原子核就处在太阳的位置上,电子好像九大行星一样远离太阳而围绕它旋转,原子里的大部分空间是没有被充满的。”
其二举例,即用个别说明一般。如波长单位“埃”难以理解,一埃等于一亿分之一厘米。美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介绍一种精密测距仪能测出一埃的距离时写道:“它精确到可以测出植物在一秒钟内的生长量”,被科普界认为是举例翻译的范例。
其三描述,即抽象概念具体化。如《奇妙的空气门》一文,报道“百乐门空气幕”研制成功。什么是空气幕?作者写道:“大门敞开着,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尘屑、油气、烟味却碰壁而回。这道无形的大门被人称为空气幕。”
其四定义,即限制术语范围。如《北京科技报》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坦博士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治癌导弹的放射性免疫球蛋白……这种治疗方法就是给患者注射一种抗体,并借此把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输送到癌变组织中去”。
最后是比较,即要澄清混淆。如新华《脑死比心死更科学——中国宣布首例“脑死亡”》:腦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患者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而且是永久、不可逆性的。
(三)以人为本
人文,在一定程度上比科技本身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从传播效果角度而言,正因为是密切关乎人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科技报道,由关切度和好奇心驱动,人们自然会对报道内里的科学原理及知识内涵产生想要了解和探索的欲望,由此,糅合了科技知识、人性人伦或是伦理论争的科技新闻报道,势必首先引起公众的兴趣,继而达到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科学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克隆技术、艾滋病、野生动物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沙尘暴、生物工程、人类基因组等,成为人类科技与人文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科学的通俗表现形式等始终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