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

2014-05-30马洁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饮食疗法病原学电解质

马洁华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依据患儿临床表现与粪便常规检查与病原学检查结果,予以患儿饮食疗法、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给予抗感染治疗,结合益生菌等手段予以患儿针对性治疗,治愈39例,好转16例,无效1例。结论 强化小儿感染性腹泻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筛查疾病,分析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信息,保证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 小兒感染性腹泻诊治

【中图分类号】R72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48-01感染性腹泻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易发于儿童,主要表现为每日大便≥3次,且粪便松散,多呈稀状。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诱发小儿腹泻因素众多,多为不合理生活习惯、细菌感染等,病情严重患儿,易引起脱水,导致电解质出现紊乱,诱发休克[1]。由此可知,小儿感染性腹泻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排除急慢性疾病、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史及因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所致腹泻,其中男性占有36例,女性有2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在(7.23±1.22)岁之间;其中12例大便伴有脂肪球,32例伴有脱水,3例伴有呕吐,9例发热;病毒性腹泻35例;细菌性腹泻21例。

1.2 一般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主要两种:(1)粪便常规检查:观察患儿粪便是否为稀便,且有无粘液便、水样便、脓血便、血便。镜检观察是否存在大量红细胞、白细胞;(2)病原学检查:观察粪便颜色、形状等特征,观察是否存在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沙门氏菌、蓝氏贾第鞭毛虫致病微生物。

1.2.2 治疗方法

经由便常规与病原学检查结果,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予以患儿针对性治疗。针对伴有呕吐的急性腹泻患儿而言,待禁食8-12h后恢复正常。依据患儿个体状况,结合饮食习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予以患儿适当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严重脱水患儿静脉滴注0.9%氯化钠+1.4%碳酸氢钠。此外,可口服ORS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细菌性腹泻患儿可予以30-50mg/(kg?d)吡哌酸联合1mg/(kg?d)654-2,每日分二次服用。此外,可予以患儿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温水送服思密达。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治愈:呕吐、恶心、发热、食欲不振等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2)好转:食物不振、恶心、呕吐等临床关键症状明显好转;(3)无效:以上临床主要症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感染性腹泻共56例,经由粪便常规检查与病原学检查发现,所有患儿粪便均为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与白细胞,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原与核酸,可见隐孢子虫、轮状病毒、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及气单胞菌等,其中1例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按照患者临床表现,依据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予以患儿饮食疗法,调节水、电解质失衡,控制感染,施以针对性治疗后治愈39例(69.64%),好转16例(28.57%),无效1例(1.79%)。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诱发因素众多,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急性细菌、慢性细菌及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引诱发肠道炎症,引起腹泻。此外,抗生素滥用易引起患儿体内均衡失调,致使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腹泻。一般而言,小儿感染性腹泻多因细菌、病毒感染所致,经由动物等途径传播,进入患儿体内后繁殖,诱发腹泻。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儿童多见于病毒性感染,与卫生习惯、免疫功能相关[2]。由此可知,小儿感染性腹泻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显示,通过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与病原学检查,可对患儿粪便颜色、形状等进行判断,56例患者均出现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同时检出了特异性抗原,可见隐孢子虫、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等,充分提示实验室检查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般而言,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表现,结合粪便常规等检查手段,于呕吐物、粪便、血等标本中可检出特异性抗原、病原体、特异性核酸,进而对该病进行诊断[3]。本文研究发现,综合患儿临床表现,予以患儿饮食疗法,及时调节水、电解质失衡,并有效控制感染,仅1例无效。这主要是由于患儿家属拒绝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所致。一般而言,针对免疫功能低下患儿而言,必须要增强其抵抗力,尽量避免与被污染的水、食物及动物接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疗法,有助于预防感染,保证患儿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针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而言,必须要坚持早诊断、早治疗原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针对性治疗,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泽.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与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1):299-300.

[2]许文波.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4):69-70.

[3]张丽.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06):96-97.

[4]张爱君,霍晶,魏佳琦等.小儿感染性腹泻1080例病原体检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4):880-880.

猜你喜欢

饮食疗法病原学电解质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