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的金融思想
2014-05-30朱璇
朱璇
摘 要:邓小平金融思想是在我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现代化现代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的金融思想包括:金融核心的思想、银行改革思想、货币政策思想、资本市场思想、外资工作思想。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金融思想;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61-02
邓小平同志多次论及金融问题并指导金融工作实践,形成了丰富的金融思想。其金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金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学习邓小平的金融思想是我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邓小平金融思想的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其对金融工作的论述,涉及了金融领域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战略性问题,指导我国金融体制和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论述都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前提的,因此他的金融思想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金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金融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基石是搞好经济建设、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其金融思想通过金融市场的催化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有着重要作用,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邓小平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对金融问题作过重要指示和集中论述,其中主要对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银行经营、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建设以及利用外资等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与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对计划与市场的问题最早进行深入的论述,他在回答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提问时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用生产力来评价市场与计划,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邓小平强调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金融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经济生活需要金融工具调节。因此,在列宁关于“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基础上,小平同志科学概括和总结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精辟论断,准确提出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观点。
金融核心思想是邓小平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金融会议上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
(二)“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的核心。商品经济交易需要银行发行货币,商业资金融通需要银行发放贷款,如何真正有效发挥银行作用?1986年,邓小平强调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在这一的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有计划的、有步骤的银行业体制改革新时期。
在邓小平同志“要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完整,将其原本承担的工商信贷业务分离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从而保证了国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性、权威性,健全了监管体系,提高了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同时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政商业务分离机制,成立政策性银行,推动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同时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使固定资产投资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脱钩,完善金融体系,促进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按照邓小平同志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思想,我国初步形成有中央银行调控和监管、国有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分离的新的金融体制。
(三)“稳定币值,物价平稳”
邓小平同志始终关心货币政策稳定,物价平稳,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1988年,他我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问题时严肃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太快,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困难。我们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准备用两年时间来解决问题。”所以说稳定币值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要力争低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增长和无通货膨胀的增长。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下,以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为目标的,与央行同时诞生的人民币,在货币政策思想的指导下,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的任务是促进经济总量均衡,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同时在邓小平的“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金融思想下,中央银行也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储蓄业务,而改货币政策来实现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金融杠杆收缩钱银,从而紧控货币供应量,持货币政策的稳定。
邓平同志多次论述物价重要性,特别重视物价问题。在1950年的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在经济战线上,从贸易、金融、财政等方面,加强市场管理,完成税收任务,稳定金融物价和畅通城乡交流。”。在其亲自关心和指导下,不断深化了物价改革,发挥了价格的杠杆作用,完善了货币政策思想。
(四)发展直接融资
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运营资本的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为追求最大利益而实现优化组合的调节器,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所需投入的资本使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意味着我国对资本需求十分旺盛,同时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我国长期投资的重要来源,从而发展直接融资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下,我国逐步放开对于发展直接融资的限制,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1992年,邓小平南行谈话时就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错误。”在邓小平看来,对证券、股市坚决要试,他的“关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在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资本市场思想,是我国发展直接融资,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资本市场思想指引下,不断加快直接融资步伐,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建立安全的证券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活跃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保障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五)积极利用外资
邓小平金融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外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外资工作思想也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他多次提出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问题,强调指出:“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我认为应该坚持。至于用的办法,主要的方式是合营某些方面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包括外资设厂的方式,我们度采取。”“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
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在不同场合论述引进外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与意义,他说;“吸引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在邓小平外资工作思想下,我们加快利用外资步伐,探索引进外资方式新途径,不断扩大引资范围,并且加强外汇管理体制,推动了金融的对外开放,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三、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作用
现代经济社会,金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总用。坚持邓小平同志金融“核心论”思想,发展且发展好中国的金融市场,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金融“核心论”思想可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通过金融支持融资是可以发挥货币的第一推动作用。二是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金融活动是信用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辩证统一关系就必须坚持金融“核心论”思想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货币资金的运动包含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实现经济对金融的制约,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他更强调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能动作用。这充分表现出他全面且灵活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经济和金融的关系问题,促使人们注重从经济问题上考虑金融。经济和金融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的运行状况依靠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是金融对经济还有反作用。货币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配置资源的实现、生产的优化,经济的发展,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金融也是占有重要地位。银行执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流通来调节全国经济活动,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
学习邓小平金融思想,发展金融市场,同时要特别重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对邓小平金融思想的研究分析,我们才能在正确指导下不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才能落实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系与良好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孙肖远.邓小平金融思想与金融改革[N].光明日报,1998-08-04.
[3]赵备荣.邓小平金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邓小平理论,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