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要“求同”,更需“存异”

2014-05-30乐培国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均衡化师生思维

乐培国

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来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成了不易的价值标杆,是衡量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性的主要参考。这一点在教育上,不但被代代承袭,甚至推而广之。比如,“教育均衡化”是时下的热门词,由此衍生的“领导讲话”“验收检查”“科研培训”等,早已不计其数,似乎有了它,教育就找到了某种护身符或遮羞布。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不但其指向正确,更因为有助于转嫁和缓解日趋紧张的教育矛盾而被人青睐,但我们不禁要问:一旦“均衡”了,教育真能天下大治?抑或,这只是闹剧一场?

在杜威看来,教育缘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社会发展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每一代人的经验都必须设法传给后人,而社会对这种传递的效率要求,到工业文明达到极端,也即学校教育被直接压缩成对机械、统一、静止的流水线生产的崇拜和复制。

“教育均衡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线性的工业思维。从器物水平的角度看,统筹城乡间的教育发展,积极扶助和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建设,自然是必要和积极的,这也是我们要肯定“教育均衡化”的功绩所在。但与此同时,简单的惯性思维开始扩散,城乡间不仅在硬件上趋同,在师生评价、教学测评、绩效考核,乃至教案、学案、课堂结构等方面,都需保持“均衡”。于是,稍作推导即知,“模式”则必然大行其道,每有“强校、强人”出现,必有强势的“模式”横空出世,但风光几年后,又被“更凶狠、更无底线、更无忌惮”的“长江后浪”替代。这种简单的“均衡化”导致的恶性竞争,是一种以物格化取代人格化、以机械性取代人文性、以单维选择取代多样共生的无情绞杀。如果我们非要承认有所谓的“均衡化”,那将来的教育必然是低水平、无生气、寡淡无趣的倒退,难道,这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現在,我们可以知道“教育均衡化”,其实是一种带有工业逻辑的同质化。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均衡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发展;但当生产力发展后,把经济规律和经济行为简单地照搬到教育中,则不啻于一场灾难。我们知道,要有同质化,须先有统一的标准,而标准的制定权又往往掌握在某些寡头手中,于是,所谓“高效”“指标”“模式”一下子成了新宠,不管是市场上的热销书,还是会议文件、一线实践等,都趋之若鹜而唯恐不及。一时之间,各地又冒出不少“示范校”,纷纷以教育的改革者或试水者自居,门下信众聒噪吹捧,搞得局外人还以为积弊难返的中国教育,终于迎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历史机遇期。可冷静下来看,“被均衡化”的教育,实在是乏善可陈,“大小山头、各色帮主”的唯一本事,不过是有关“高效”“指标”“模式”的一次次赤裸裸的竞逐和炫技。

所以,看惯了均衡化教育下各校的倾轧和标榜后,我们不妨从词源的角度重新思考下:什么叫“均衡”?“均”,是指“均和、均平”,可以看到统一、同质的影子;“衡”,即“平衡”,而既然是“平衡”,则必先承认有两者或以上的存在。可我们现在只讲“均”,而不讲“衡”。更让人喟叹的是,这个过程恰如我们对“和谐”的误读一样。什么是“和”?《论语》中说“和而不同”,即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到彼此共生之道。什么是“谐”?其引申自“偕同”之“偕”,表示相同、彼此毫无差别之意。但从实践看,我们只知“谐(偕)”而不知“和”。

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明天,不管“和谐”也好,“均衡”也罢,首先要做的,是鼓励价值多元、形态多样、彼此交织、互生智慧。即便是一校以内、一科之间,也应鼓励每个教师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个人的教学主张,建立独立的教育价值观和认知论。只有教育真正回到每一个人的立场,从每个教师的真实自我出发,从每个人讲真话、做实事开始,许多人诟病乃至诅咒的所谓体制问题或形式主义,才可能慢慢冰释。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有个看似与“教育均衡化”相对的主张叫“教育特色化”,即很多地方实行的“一校一品一特色”。从理论上看,其初衷的确是看到“均衡”的“衡”或“和谐”的“和”的重要性,应当值得肯定,但长期行政化的强硬推动,逼得很多学校披着“乐器”“民俗”“武术”“航模”的外衣,从事着另一种变味的“教育均衡化”,不得不叫人遗憾。

柏杨认为中国的文化如“染缸”,是具有某种毒性的。的确,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例证看,我们的教育、文化都在一个扼杀个性、泯灭灵性的“均”字上做文章。但如果我们多一些系统思维、生态思维,多鼓励师生“想想教材外的答案”,多尝试在分数之外评价师生的教学成效,也许就会看到另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真正站在“存异”的基础上,思考不同教育的共性和规律,既是教育民主时代来临的征兆,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

猜你喜欢

均衡化师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制度变迁是资源均衡化的关键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在矢量等值填充图中的算法及实现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