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爱心培养的应然分析
2014-05-30黄建春
黄建春
【摘要】爱心是德性构成的重要部分,具备爱心品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现实中,青少年爱心缺失现象严重,加强青少年爱心培养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青少年爱心培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08-02 在人们的情感世界里,爱是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感。在人们的德性构成中,爱心是极重要的部分。但是,就是在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则则亲情失落的故事,也常常会看到一幕幕爱心淡漠的生活情景。当我们面对青少年儿童爱心缺失的现实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与现代文明的不和谐。关注爱心,培养爱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爱心的内涵及表现
(一)爱心是“爱”与“心”的和谐统一
“爱心”是我国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在辞源、辞海以及一些大型词典中很少见该词条出现。在《新华字典》中有解释为“关心、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在英语中,单词“love”既可指“爱”,也可指“爱心”,意义是“a strong feeling of fondness for another person”,翻译为“对他人的深厚的感情”。笔者认为爱心是“爱”与“心”的和谐统一。
“爱”是一种利他行为倾向。弗洛姆曾精辟地论述过:“爱是对我们所爱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 “爱的真谛是为某些东西‘出力”、“爱的本质是主动给予,而不是被动接受……”。爱的本质决定了爱的主体对所爱对象要关心、付出、给予。
“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善的心向。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属性是有善恶之分的,善与恶都是后天修养成的,人心向善则易成善,人心向恶易则成恶。爱心首先包涵的就是这种善的心向;其二是指仁的德性 。关于“仁”,我国古代儒家、墨家都有过论述,在《论语》中记载有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论仁,主要指“恻隐之心”,他主张“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汉代思想家董仲舒進一步发挥孟子的思想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儒家主张以“爱人”为人道之宗旨。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论述中,“仁”就是一种以“爱人”为中心的泽被天下的全面的德性。
可见,爱心是“爱”与“心”和谐统一,是指有善心、讲仁德并愿意付出和给予,是一种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感,是一种“爱人”的德性和情怀。有爱心的人,就会对所爱对象赞扬、珍视、同情、怜悯、关心等;有爱心的人常常会有利他之举,他会对所爱对象付出他的智慧、体力和生命的活力,给予他的欢乐、同情和理解。他们乐于帮助他人、热情为他人服务、敢于见义勇为。
个体必须具有了善心、仁德,才会有爱的行为倾向,“爱”从“心”中来,有“心”才有“爱”,有“爱”必有“心”。
(二)爱心的四种表现形式
爱因给予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孔子认为爱父母为孝、爱兄弟姐妹为悌、爱教师为敬、爱朋友为信、爱国家、爱民族为忠;克劳德·史坦纳指出:“爱的态度可运用在三种基本领域,即爱自己、爱别人、爱真理”;弗洛姆则将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看成爱的基本因素。综合众家之言,我认为,爱心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对血亲对象的孝悌心、对困难者的同情心、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自尊心。
孝悌心是指对血亲对象的爱心,包括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尊重和关心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悌是仁德的根本。孔子还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意思是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必然会对别人好,君子侍奉父母孝顺,这忠诚可以转移至君王(别人)身上。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家尽孝者,才会为国尽忠,为社会尽力、尽责。一个在家不能孝敬父母,不能友爱姊妹的人,自然是没有爱心可言的。孝悌心是爱心的基本表现。
同情是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同情心就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认识和体验别人的痛苦和快乐,在情感上分担他人的感情。如果说爱心是一种利他主义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同情心是最基础的表现。因为,它不仅表现在与亲人的关系上,而且上升为与他人为善的态度。同情他人的人一般都不会霸道,更乐于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等。
责任心是爱心的更深层次的重要表现。美国的巴斯克里教授在《爱与被爱》中有这样的描述:“爱包含着一种责任,就是关心所有的人,人负起这个责任,就能体会到爱的奇妙乐趣,而在爱的阳光下成长”。弗洛姆也将责任看成爱的基本因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有责任的爱可以指向更广泛的领域:亲人、朋友、陌生人;集体、社会、全人类。一个人对社会的爱心,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承担他所应承担的责任,如果说同情心是爱的感性形式,那么,责任心则是爱的理性升华。有责任的爱才会使人觉得安稳可靠,才会令人陶醉。
自尊心是爱心的另一重要表现。当爱心指向自己的时候,那就是自尊心。爱自己,就会尊重自己,不容别人歧视、侮辱,这便是自尊。人们普遍认为爱他人是善行,爱自己却是罪过。弗洛姆认为爱自己也是美德,他说过,“爱是承认自身价值、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独立的支柱”。美国的巴斯克里教授多年从事“爱学”研究,他说;“事实上,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别人。”人先有自爱,在爱自己的基础上爱别人。
二、青少年爱心培养的应然分析
(一)培养青少年爱心是个体完满人性的需要
孟子说:“人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指出人的本性和他的行为按自然本性而言应当是向善的。弗洛姆也认为,人性中最核心的本质要素是爱。他在分析人生的轨迹时指出:人在一生中,既为自身与他人的疏远而烦恼,又为害怕孤独而痛苦。人的一生是寻求与他人融合的人生,是寻觅爱与被爱的人生。所以爱是人类的灵魂,它总是伴随人生的全部历程。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友爱潜能的发挥是完满人性的重要内涵。指出完满的人性就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一个人格完善的人通常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是乐意为社会服务。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客观地领会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到恰当的角色,用自己的能力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二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他开朗、热情、坦诚,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三是有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和较强的伦理关系。他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和行为都能与社会和谐发展;四是有良好的情绪和意志。他不怕挫折,有极强的承受力,乐观向上,不为困难所压倒;五是有高品位的鉴赏力和高峰体验。即具有审美能力,能从自然界和社会吸纳营养从而达到和谐和精神完善;六是具有创造力。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和事业上,有所发现,有所建树。马斯洛认为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基础之上的这种高峰体验正是“完满人性、完美人生、完善人格的综合体现。”可见,个体是否具有爱心、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成为了衡量个体人格高低、人性盈亏、人生美丑的重要参照。事实上,一旦个体缺乏爱心,就会对他人、对社会毫不关心,无动于衷,冷漠无情,人格就会低下或扭曲;而拥有爱心的人总是乐于助人,关心集体与社会,勇于承担责任,充满热情和活力,这种人往往具有高尚的人格。因此可以肯定,失去爱的青少年儿童长大后是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和具有完满的人性的。
青少年时期是完满人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发生着特殊的变化,尤其是个体情感发展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建立友谊的重要时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时期,是一个社会性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思想、情感都逐渐走向成熟,是完满人生的关键期。培养青少年爱心,可以使他们以善良的动机去处世,在人与人的互爱中领会个体生命的本真意义,充分感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培养青少年爱心,可以增进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友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主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逐渐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以创造完满的人生。
(二)培养青少年爱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各种问题的“全球化”是新世纪的明显的特征。首先,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金融市场放开价格和打破分隔状况的步伐,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使全球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明显;其次,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可以提供给地球上的任何人使用,文化的国际化正在逐步实现。世界随时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所有的人都真正成为近邻。全球的相互依赖从经济方面逐步地扩大到人类活动其他领域,包括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由于竞争成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团结互助就变得尤为必要。正如雅克·德洛尔所指出的,“世界是我们的村庄:一家着火,我们所有人头上的屋顶马上都受到威胁。一个人想重建,那他的努力只有象征意义。团结互助应成为我们的口号: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对集体负有的责任。” 全球化现象亦同样出现在犯罪活动方面,边界更加开放,信息和货币更加畅通无阻,从而为走私、毒品、武 帮结网等现象的器、核原料,甚至贩卖人口等非法交易,为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拉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暴力与犯罪、分裂和冲突,使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不安。人类需要全球范围的团结互助,需要建立一个和平、公正的社会,以保障共同的未来。这就需要全世界的人们有更多的相互了解,更有责任感,更加团结和更具爱心。
新世纪对爱心的呼唤,必然要求社会重视对人的爱心品质的培养。
(三)培养青少年爱心是青少年爱心缺失现实提出的要求
朱小蔓教授曾深情地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虽然在知识上较前辈同龄期要丰富,但缺少感动之心、感谢之心、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和责任之心。” “一些人甚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负性情绪反应,如自卑、忧郁、淡漠、孤独、焦虑、甚至仇视、敌意……”。
1997年,北京师大陈会昌教授曾就学生道德面貌的问题与来自北京、上海、郑州和哈尔滨的25所中学和25小学的德育工作副校长、政教处主任、班主任老师访谈,在谈到學生的消极变化时,他们大多认为,在品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集体主义淡漠,为个人想得太多;不关心他人,怕别人超过自己;责任心淡漠,以自我为中心。
2000年,我们曾对100名来自湖南各地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就“学生爱心品质状况”作问卷调查(以下称调查),结果表明,赞同“现代孩子智商越来越高,情感却越来越冷漠”的人有49.1%,有58.9%的老师在比较自己所教过的历届学生情况之后,赞同“学生爱心越来越少”的说法。事实上,青少年爱心缺失绝不只是感觉上的幻像,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具体从四个层面表现出来:
1.孝悌心淡漠。在我国,有人把长辈追求爱的无私奉献却得不到爱的回报现象,称为“失衡的家庭伦理风情”,即用无私的、无条件的爱换取对方的失爱,是因为这种亲情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人把上一代酷爱下一代,而下一代竟然不懂得爱上一代的儿童称为“情感愚型儿”,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亲子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堪的局面,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教育成人,孩子却不知回报,不敬父母、不孝父母、不养父母的现象处处存在。更加严重的是,有的青少年不仅不懂得要对父母感恩报德,反而恩将仇报,弑父杀母。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感愚型儿”并不少见。上海市有关研究人员对15所中小学的1500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9.3%孩子会把可口的食品“让父母品尝”,43.4%的孩子“对父母生病无动于衷”,53.7%的孩子不记得父母的生日,而“与子女关系十分亲近”的仅占53.24%。
2.同情心淡漠。青少年缺乏同情心主要表现在一些问题行为上,如喜欢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极具侵略性和攻击性等。有人研究青少年犯罪时提出了“十五六岁现象”。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但同时,专家指出,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数字,而是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会选择打架,甚至杀人。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案使人胆战心惊,24个年轻的生命瞬间化为灰烬。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切的发生,只是两个不足15岁的少年因与网吧服务人员之间小小的矛盾而导致的;无独有偶,2003年3月15日,湖南省桃江县水口山乡安东村发生一起凶杀案,46岁的龚华章被人杀死,凶手竟是附近水口山中学的4名初三的学生,其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14岁,而他们杀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5年前龚华章曾经打过他们一个耳光。如果他们多一点同情心,少一点冷漠无情,也就不会有如此残酷的暴力行径。
3.责任心淡漠。由于社会的宽容和家庭的溺爱,青少年责任心淡漠现象随时可见:在家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干家务,很少主动与父母分担忧愁;在学校,他们有的逃避或敷衍值日劳动,有的不按时交作业、不按时上课,有的甚至不愿意当干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表现出不负责任;在公共场所,他们不讲公德,攀摘花枝、践踏草地、破坏卫生者在青少年中大有人在。有不少青少年,对自己的事情尚且尽不到责任,常常将父母的叮咛和老师的嘱咐抛掷脑后,该做的事、该完成的任务也常常忘记或者偷工减料,更不用说去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还有的青少年集体主义淡漠,为个人想得太多,在家不知道自己的生存要牵涉到父母甚至上辈,在学校不知道与同学、老师怎样相处,在社会不懂得自己应尽什么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那种能主动关窗关门、省水省电、帮穷帮困、为国为民的有强烈责任感的青少年似乎越来越稀少了。在调查中,就有42.1% 和5.2%的老师认为学生责任心“较弱”和“弱”。
4.缺乏自爱。当代青少年缺乏自爱主要表现为羞愧心淡漠。羞愧指对自己的过错和失误感到羞耻、惭愧和内疚。这是在个体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伴随自尊感产生的。具有自尊的人理解了自己的各种品质,认识到哪些是优良的品质,因而在对自己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能从道德角度对自己做出评价,并为自己感到羞愧。从心理发展角度而言,青少年自尊的需要是十分强烈的,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的羞愧感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内心体验也越来越深。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是情绪表现突出的时候,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若教育不当,极容易使他们失去羞愧心。当前,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不良致使青少年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羞愧心淡漠。一是家庭教育不讲究方式和技巧。家长们有的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严加管教,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严厉惩罚;有的则对孩子挖苦、嘲笑、讽刺。这些都严重挫伤到孩子的自尊心,磨掉了他们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感到难为情,甚至对成人的批评也无动于衷,出现精神上的麻木不仁状态。二是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或离婚。一方面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顾不上呵护孩子的自尊需要,而孩子受冷落的心很容易变得冷漠、麻木;另一方面紧张的家庭氛围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或伤害,不少孩子心理出现病态,选择伤害自己或自暴自弃来宣泄不满。他们有的逃学,有的出走,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自杀的道路。我们曾对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学生年龄为14、15岁至17、18岁)违纪情况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违纪集中表现为逃课、早恋行为,轻者旷课数节,重者出走数十天。他们有的去网吧聊天、打电游,有的去歌厅、舞厅休闲,有的躲在隐处打牌、赌博,有的小小年纪就谈情说爱,严重的甚至与社会无业青年鬼混作乐。在与这些学生访谈时,我们发现,他们有50%来自单亲家庭,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处于无人管教的“边缘状态”。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正是因为爱心的缺失,情感的淡漠,不少青少年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和谐,一些人物质充裕,生活顺遂,但他们不能感受幸福、体验快乐。这种现实要求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教育,重视青少年爱心品质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申著:《论语精粹解读》,中华书局2001年版.
[2]弗洛姆:《爱的艺术》,工人出版社,1986年.
[3]劳德·史坦纳著,李毓昭译:《别再出版闹情绪》,广西师范大学社,2001年.
[4]巴斯克里著,古哑、吴契译:《爱与被爱》,学苑出版社.
[5]朱曦著:《美好情感培育》,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7]朱小蔓、梅仲荪著:《儿童情感发生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许惠英著:《人格教育论——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9]沭木宽著:《亲情失落SOS》,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10]《中国青年报》文:《青少年暴力触目惊心,花季为何变成魔鬼》,2002年6月27日.
[11]《当代商报》文:《黑帮“帮主”14岁》,200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