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为魂”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
2014-05-30黄颖洁
黄颖洁
一、问题背景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的内容,主要讨论硅、氯、硫、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延续。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本章还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进一步介绍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
本章的知识点密集、难点众多,而在此教学案例中,笔者需以一课时45分钟针对高中一年级学生完成整章内容的复习。这样超大容量的复习课前所未有,的确非常具有挑战性。
二、教学设计
首先,笔者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以“一棵树的长成”为主线进行设计,进行了“四联系”:将树苗成长的土壤与硅元素相联系;将使树木茁壮的肥料与氮元素相联系;将海边红树林的成活和氯元素相联系;将酸雨对树木的破坏与硫元素相联系,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其次,在复习方法上通过教师在“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完成元素化合物知识整理的“知识树”,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最后,在思维提升时,将所复习内容对应“树状分类图”,以分类的方法概括总结,真正使“大树之魂”贯穿教学
始终。
三、具体实施
1.“以树为魂”贯穿教学始终
本节课的设计中,存在着三棵“大树”,分别为复习时的内容、形式、方法之树。
一棵是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自然之子——大树,它从苗而发,在肥料的滋养下枝繁叶茂;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海边也好,酸性土壤也罢,都有树木得以存活生长;可一旦环境污染问题蔓延,树林也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在体悟它的生与死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时复习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一棵是脉络分明,调理清晰的概念之子——知识树,它容量庞大却简明扼要,它前后呼应却一针见血,它的形成并不困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回答着问题就可以把它画在自己的本子上,在复习课上留下最好的痕迹。一棵是运用极广,归纳提升的方法之子——树状分类图,它以树的枝干形式展开,将不同类别的非金屬单质及其化合物加以分类,合并同类项,找出不同点,这样的方法用于解决化学学习中知识杂,难点多的问题还是非常有
效的。
2.“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有别于传统复习课上“教师梳理—学生练习—讲解练习”模式,采取了“任务驱动”模式。运用此模式进行教学,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同时体验运用化学知识及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根据复习的中心知识,笔者以“一棵树的长成”精心设计并串联了四大教学情境,又在每个情境中根据重难点内容设计了多个分台阶的“小任务”,学生在课堂自始至终都是在完成一个个的“小任务”,每回答完成一个题设,自己的知识体系越加丰满。教师没有进行任何组织归纳,而是不断根据情境进行引导,全部由学生自主参与,共同完成“知识树”,努力做到“学生为主体”。
3.整合学科知识,提高复习品质
在本节课的复习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整合:一是利用化学观念,分析物质的结构,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主线整合;二是利用中心物质,复习本章四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别选取二氧化硅、氮气、氯气、二氧化硫作为中心物质,以此展开其他物质制备引导,绘制知识树达到梳理目的;三是利用分类方法,将种类繁多的复习物依照树状分类法,从单质、化合物等类别细分归纳相似性、不同点;四是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从生物、地理学科的角度旁征博引,“细胞图”“植物蛋白”“红树林”等一个个知识的串联,既体现了化学学习中的跨学科应用特色,
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学识的融会贯通。
四、反思提升
课后,学生反映说:“本节课条理清晰、内容特别丰富,真没想到复习课能这样上!”因为课堂上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了任务驱动模式中各问题的回答,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地调动,“回答完每个问题后觉得好像懂了,可下一个问题又需要紧接着思考,自己就能够将知识主线串联起来,一点都不乱。”“原来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这样的密切相关,不需要死记硬背也可以记住重要的特征反应了。”
听课教师反映:(1)注重知识的整合,以“一棵树的长成”将相对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体现了新时期的新上法;(2)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以物质的重要应用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为导向;(3)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知识树、树状分类图都可以沿用;(4)注重学生的分享,学生兴奋点高,参与形式多样,课堂反馈效果好。
通过本案例的实施,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1.从设计的角度看,本案例中教学内容横跨多门学科,注重对相对零散知识的整合,以物质的重要应用为导向,体现化学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价值。课堂上通过同学的分享,养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了对应章节中典型物质的知识建构。
2.从实施的角度看,原本至少三节课的复习内容,在精心串联设计后,竟然一节课就完成了内容复习、练习巩固的全部流程,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比笔者预期还要高。复习课不能流于常规形式,让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效果更好。
3.从提升的角度看,本案例中教师的设计仍占主导,“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的被牵引性较强,主动提问设问的机会不多。如何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将某些经典的制备实验在复习课中创新重现?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复习效果?这些都是笔者在以后实际教学过程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
一棵树的长成,扎根土壤,经历风雨;一节课的生成,来源课本,服务学生。在大树下读书,吸取其精华,运用于教学。在收获中启迪思考,在启发后繁衍教学。
(作者单位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