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全面,前后勾连
2014-05-30杨长荣
摘 要:《外国小说欣赏》的《牲畜林》是一篇非常精当的文章。它与前后单元联系紧密。它既是对前面单元内容的回顾,又开启了后面单元的内容。涵盖全面,前后勾连,全本教材中没有哪一篇选文的作用能超过它。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小说要素;联系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除了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较高及文字优美外,还应具有与其他文章的相融性、前后贯通、要素相连的特点。《外国小说欣赏》中《牲畜林》则是这方面的典型。
《外国小说欣赏》作为教材出现在中学师生面前,让人耳目一新。它一改以往语文教材单元之间要求模糊,着力点不清晰,教师几乎使用同样手段来处理教材的模式,将小说的基本要素分列在各个单元之后。每个单元所选文章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一要素,而单元之间的要素既独立又相连,从而构成了教材的基本特质。
而这些要素,“前者必讲必学,后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讲
解”(编者的话)。作者为了实现这一编写原则,在选材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工夫。而这些选文中第六单元的《牲畜林》则尤为突出地显示出小说编写者的这一选编原则。
《牲畜林》选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小说曲折生动,一波三折,结尾处出人意料(详见教材)。小说在整合前几单元的小说要素、突出本单元小说要素、暗含后单元的小说要素方面的确显得不同凡响。
一、全面而又突出地涵盖了前五单元的“小说要素”
第一单元强调的是“视角”“人称”及“讲述与显示”(这些术语的内涵请参照教材,这里不一一讲解,下同)。《牲畜林》是以第三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属于全知视角。这样作者在叙述故事时不再受到“见闻”的约束,而变得比较自由,它既可以全面客观地展示人物的行动,又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故事本身是一种“显示”而非“讲述”,叙述故事的人远离故事,朱阿的行为及作品的内涵由读者自己去评点。我们可以认为朱阿绝不放过德国鬼子是一种英雄壮举,也可以认为朱阿的行为是一种狭隘自私的表现。因为它死死拽住德国鬼子不肯放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德国鬼子牵走了他家中唯一的财产——一头母牛。这样小说在要素上完全照应了第一单元的内容。
第二单元的要素场景。编者为了说明场景的作用,专门选了比较典型的两篇文章《炮兽》和《安东诺夫卡苹果》。而《牲畜林》中的场景再一次回顾了前面的内容。
小说第二段及文中德国人进入森林后“见异思迁”的部分都是十分典型的场景。这些场景描写既照应了题目,又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朱阿正是在此场景中多次枪击德国人被阻碍。德国人的“见异思迁”才使他最终两手空空,最后和一只野猫同归于尽。同时场景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主题。每一个小动物的出现都引出一个新故事,而每个新故事又都是在揭露战争的罪恶,甚至暗示连动物都参与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中来,从而文章最后山猫撕咬德国人同归于尽显得顺理成章。
第三单元的要素是强调“母题”。本文是“战争”母题,是以一种别具一格方式展示战争主题的小说。这一点照应十分明显,不再赘述。
第四单元强调“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而《牲畜林》中的朱阿则应归入“扁形人物”之列。因为朱阿一出场,他的形象已经被固定:他是一个“小丑”式的英雄。他相貌丑陋,嗜酒过度,射击技术十分低劣。但他内心善良,意志坚定。他不愿射杀同类的财产或宠物,但也绝不因此放过德国人。尽管德国人最后不是死于他手,但人们却需要这种人,因而最后他被人们看成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第五单元除了强调情节的运行、摇摆及出人意料之外,还是本文与前文相照应中最为出色的地方。
在情节的运行上,它遵守情节的基本模式。开端:德国人入侵牵走母牛;发展:朱阿五次射击被阻拦;高潮:朱阿第六次终于射击;结局:德国兵与山猫一同滚入悬崖;尾声:朱阿被奉为英雄。几个部分依次排开,层次井然。
“摇摆”则是指小说情节向前推进的方式。作家不会让故事一下子见底,而是让它千回百转。本文不是写朱阿一次击中,而是经过了几次射击,反反复复让人物尽情地展示,让故事不停地跌宕。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给人物以更大的展现空间,让人物更充分地展示其性格,但又始终围绕主线进行,从而使小说故事波澜起伏,让读者趣味盎然。
《牲畜林》同样也展示了小说“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要素。德国人最终死于野山猫之手——这是出人意料的地方,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以朱阿的射技想要打死德国人很难;再者,以邪恶战胜邪恶,又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侵略者是要遭天谴的,连牲畜也不会放过他们。
二、鲜明而又生动地展示了本单元的要素
第六单元突出的小说要素是“结构”,强调的是小说层层推进。“作者竭力地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重重障碍”“一环扣一
环,实现小说结构的张力”(教材第78页)。《牲畜林》的結构就是如此。每当朱阿举枪射击时,总有一种力量把他阻止下来,而理由又相当充分,小说连读延迟了六次,在不断的延迟中让读者有了充分的审美享受,而结构又显得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第一次延迟是由于自己双手发抖,生怕伤了自己的母牛;第二次延迟是被小男孩阻止,男孩怕朱阿伤了自己的小猪;第三次延迟是老牧羊人阻止,怕朱阿伤了自己的羊……这样的延迟一直持续了六次。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跌宕起伏中,充分展示出“延迟”在小说表达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这种“延迟”的手法,不仅让小说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也便于学习者模仿学习。比如,让学生构思一个小故事《圣诞
老人》。
姑娘问爸爸,今天圣诞老人为什么没来?第一天爸爸回答:圣诞老人没有买到飞往北京的机票。第二天姑娘问,爸爸答:由于北京雾霾太大,飞机无法降落,改降到海南去了。第三天爸爸答:老人下机后被当地旅游团给拉走了。第四天爸爸答:老人坐动车,动车晚点了。第五天爸爸答:老人到了北京,但出租车拒载,老人只好步行,还在路上。第六天小姑娘干脆不问了,对爸爸说:我知道圣诞老人为什么没来,因为他摔跤了,没有人敢扶。你告诉我他在哪儿?我去扶。
三、与后面单元的密切关系
后两个单元,编者强调的小说要素是“情感”和“虚构”。《牲畜林》中在感情的处理上含而不露,把对战争的厌恶、对主人公不无揶揄的态度由情节的发展及文中人物之口去显露,有节制地处理文中的情感,把个人的情感包裹在扎实的内容之中,情感充沛,丰富而又含而不露,节制有度。虽然《牲畜林》不是为这一单元要素而选择的文章,但却也鲜明地体现出小说要素中的“情感”,因此彰显出一篇优秀文章的魅力。
《牲畜林》中小说情节的不断延迟和反复摇摆,偶然事件和机缘巧合不断重现,显然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照应着第八章的小说要素“虚构”。
小说中朱阿枪击德国人的六次延迟,恐怕更多的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小说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人”。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巧合让作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小说的“真实的谎言”,展示出艺术作品特有的一种审美效果。
尤其是小说的结尾,更是作者在结构故事时的一种非凡的创造性劳动。如果德国人最终被朱阿击毙,虽然也能彰显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审美效果显然会降低。作者通过自己的大胆想象,呈现出了一个让世人无法预料的结尾:德国鬼子最后不是死在朱阿手中,而是被突然出现的山猫扑下山崖,同归于尽。这样的想象是大胆而又真实的,它所隐含的主题已超出了一般文章中对战争的反感。让邪恶战胜邪恶,展示出更为深刻的主题,这正是虚构的作用,想象的魅力。
《牲畜林》较之最后单元的《骑俑者》《沙之书》的完全虚构则更能有效地展示作者在小说创作中非凡的创造力,“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真实大地,却又高踏于云霄之上”。(教材第98页)
作为教材的选文,除了自身文字的优美外,放在全书的框架内,与整个教材内容上下联系紧密,息息相关,这样的选文才是最优秀的选文,《牲畜林》正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作者简介:杨长荣(1963.9—),男,籍贯:湖北襄阳,现职称:中学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写作与文学教育。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