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斯奎特绘画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2014-05-30郑成霞
摘要:每一个画家绘画面貌的形成都是多方面起作用的结果,而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大的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其心理面貌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心理面貌决定了绘画面貌。巴斯奎特的绘画正是在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
关键词:巴斯奎特 心灵 稚趣 安静
“正是艺术告诉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正是艺术使我们认识了自己。艺术提供娱乐,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揭示真理。数百年来,在对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的影响上,艺术发挥的作用大于其他一切。它揭示了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之真理,它包罗了整个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在想些什么,它讲述人人都想听的故事,并永远的固定了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多次关键性时刻。艺术解答了重大疑难,填补了我们常识中的空白,提供了永恒真理的证据。尤其重要的是,艺术使人消除疑虑,告诉我们想听的东西,告诉我们经验不是无形的和难以辨认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受语言的障碍,我们在世界上是安逸自在的、相互依存的。”[1]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关系。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60年12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是美国新艺术和涂鸦绘画的代表画家。我更希望可以将他归于表现主义之下,涂鸦只是他绘画面貌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非其思想内容的真谛,他更注重的是情感的直接表现。
巴斯奎特的画面中充满了神秘、虔诚、童稚,读他的作品可以净化心灵,使浮躁的心安静。同时他的作品又处处充满旋律,给人带来舒适的体验,读他的作品又犹如轻轻的闭着眼睛听乡村小调的感觉。而他的这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及语言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巴斯奎特又有什么样的经历使其将这种风格坚定地大步向前迈进。
一、现代主义之风漂洋过海
19世纪后半期,艺术开始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艺术家们好像厌倦了以往的写实风格开始寻找改变,于是,继马奈之后印象派出现。开始挑战过去的绘画方式,使用直接画法来抓住瞬息万变的自然光线。印象派画家们直接面对大自然进行创作,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成功,为自己在艺术史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到了19世纪末,在摄影技术的影响下,艺术家们重新寻找绘画方式以挖掘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于是有塞尚、高更、梵高引领的后印象派产生。由于后印象主义的影响,更多的艺术家重新思考自我,改变艺术的创作方法,挑战以往的艺术模式,进而各种风格遍地开花,从此,现代主义产生。在这时,现代主义在欧洲盛行。
正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一样,它的文化艺术也是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移民过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渐渐地开始接受西方艺术的影响,通过八位艺术家的活动、斯蒂格利茨的活动、以及1913年的军械库展览,将西方的现代主义引入到美国并逐渐形成影响。由于战争及其他的原因,为数不少的西方艺术家移民至美国,为这里的艺术增添新的元素和生命。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实践了各种风格,从野兽派到立体派,到表现主义,一直发展到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其他一些后来也得到斯蒂格利茨介绍与鼓励的艺术家有马林、达夫和奥基夫,他们与特利、莫勒、韦伯大不相同,而且他们彼此也相去甚远。将这六位画家聚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现代艺术首次引入美国的各种途径,在他们的身上反映了二十世纪头四十年间,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倒退。”[2]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美国处在一个尝试的阶段。将欧洲现代主义的每一种风格都尝试一遍。最终选择适合自己土壤发展的演变为自己的风格。于是,后现代主义悄然登陆。
二、后现代主义枝繁叶茂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整个世界格局和人们的思想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调整,这也给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带来一种复杂的苦涩,这种苦涩来于面对新生活的惆怅、迷茫、荒诞、彷徨、无所适从……这一切对人类思想构成影响的因素直接构成一种文化,体现在当时的美术创作之中,而美术本身也是人类思想的有力反应。整个人类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观察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经历了巨大的挑战之后又被赋予重新的活力和意义。
在现代主义时期,它就以挑战、打破和批判的态度登上历史舞台,对之前的单纯具象进行否定。探究画面背后的精神本质,注重自我的亲身感受和表达。改变往常的视觉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着人们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方式。各个运动和流派逐渐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禁锢,见到认识的无限与单纯画面表现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这种批判态度达到顶峰,美术创作开始走出画面,融合種种媒介,消融各种表现方式之间的界限。随着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呐喊声的响起,后现代主义使得美术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普遍化。美术得到全面彻底的解放,开始从架上迈下沉重的脚步。从此,艺术由精英走向大众,各种行为和装置艺术铺天盖地,有的已经开始向博物馆挑战。人们对情感表现具有无限的欲望和渴求。这个时候的绘画题材不是具体的,它有时只作为一种画面元素出现,也可以仅仅是为了构成画面,也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作者赋予它某种隐晦的意义。这个时期的绘画也不断对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很大的尝试,人们尽情地表现着自我。这个时候的艺术中心就是“情感”,很纯粹的。
在这个大的国际文化背景之下,美国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二战没有发生在美国的领土上,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和摧残。随之战后,美国经济地慢慢强大及出台的一系列政治文化政策等种种原因,欧洲很多知识分子特别是犹太人遭到迫害开始往美国转移。直到二战结束,全球文化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在绘画艺术方面,首先体现在波洛克和德库宁在抽象表现主义领域获得成功,也将之称为行动画派。此时他们通过艺术以自动的行为方式描述人与自我原始本性的关系。杜桑也来到美国,在这里参加了一系列的展览,最终成为国际达达主义纽约分派的中坚力量,并一直在美国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美国的绘画艺术进入一个活跃时期。从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消费的兴起及标准化生产的完成,整个美国美术笼罩在了波普艺术的大旗之下。其他受到二战破坏的国家,在战后修复期内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画家,如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佛,里希特等等。以及其他西欧国家在新绘画方面取得的种种成功,都对绘画艺术的发展构成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时期的美国美术也是多彩纷呈,到70年代,美国这段时期内出现的艺术流派比整个美国历史上出现的艺术流派的总和还多,经历了这一晴天霹雳的解放之后,人们出现了失落和重新思考的状态。人们又开始重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寻找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巴斯奎特的绘画创作就为人们的重新寻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符合了当时画商们的眼光需求。人们开始对理想的原始生活模式迫切渴望,巴斯奎特就恰好毫无掺杂地表现了自己的理想。
巴斯奎特的作品就是在不断地徘徊、迟疑、否定等复杂痛苦的情绪中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进行自我的表达,他的绘画创作是对人类原始思维的一种回归。处在原始状态的先民们是不自觉的原始状态,而巴斯奎特的绘画则是疲倦了“人类文明”之后重新寻找的单纯。经过工业化生产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人类可以生产制造出无数细致的产品。慢慢地,人们开始对于“精巧”审美疲劳了,厌恶了富丽堂皇,审美需求开始转向人类童年的心境。艺术也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又冲重新回到了它的起点。
正是这样一个自由的艺术氛围为巴斯奎特的自我抒发提供了支撑和平台,使得他可以坚持以自己的原始冲动为起点进行绘画创作。在他自己的创作历程中没有被外界及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始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巴斯奎特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了自我最原始的状态。在与画廊打交道时,也是画廊选中了他,而非为了迎合画廊而改变自己,他将自己的绘画状态和喜好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之下,巴斯奎特骨子里的浪荡不羁被激发和释放。
三、黑人對节奏的天然感应
黑色人种对于叮叮当当的这种点状音乐节奏天生敏感,在巴斯奎特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点状构图。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以点的方式组成整个画面,他还经常采用全景式的构图画满整个画面的每一个地方。巴斯奎特从16岁离家出走之后就徘徊在纽约苏荷区开始做街头艺术,随处可画,配合着黑人的摇滚小调在墙面上出现了无数的作品。
巴斯奎特本人对音乐也有很有天赋,这也源于他的黑人基因。自己曾参加纽约地下一些自发组织的乐队,同时与一代女神麦当娜结识,成为挚友。他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在绘画中的情感和动感更加地剧烈!
四、结 语
巴斯奎特就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做出了自己内心的尝试,而他的尝试是忠于内心的。他用尽毕生去追求人类精神的内在力量。和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相似的是,巴斯奎特一直那么不拘小节,尽情爽快地表达着自我的所有,毫无遮挡掩饰,他的绘画创作漫不经心却又轻松自如。通观巴斯奎特的全部绘画作品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用人们的常识对其好像无法做出有效的解释。他的作品诠释了“心诚则灵”,诠释了他的内在灵魂。诚可谓“非其人不能为其画也”!巴斯奎特通过涂鸦绘画这种赤裸裸的表现形式再现着他的原始冲动,这也是他作品的精髓所在、动人之处。透过他的作品引发了关于绘画本质的一系列思考。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会发挥其无限的表现力,然而绘画的表现力似乎不是绘画艺术产生的最初原因,关于绘画的起源有很多不一的说法,大都认为那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初的生存需要。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当生存慢慢不再受到威胁,人们不再为物质的匮乏而分心时,人类文明逐渐进步完善,情感表达就成了人类追求绘画艺术的直接动力。正是绘画有这种情感表现力才使得它有了无穷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约翰·拉前言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常宁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H·H 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郑成霞,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