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体会
2014-05-30吴璐晔
吴璐晔
摘要:总结新生儿住院期间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发现身份标识有遗失时应及时补上,填写好的标识牌及腕带须经双人核对,保证新生儿身份标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新生儿;身份识别;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00-01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1]。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理质量的核心。由于新生儿科的特殊性,一是没有家属陪同,二是新生儿相貌体型较为相似,三是新生儿不具备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身份识别,将面临抱错新生儿的危险,虽然抱错的概率很小,本科也从未出现过抱错的情况。但为了防患于未然,本科在不断地改进和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坚决杜绝新生儿抱错事件的发生。现将本科关于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科住院人数4330例,男2181例,女2149例,日龄1d-28d。其中早产儿1008例(双胎1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46例),足月小样儿1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02例,新生儿肺炎968例,新生儿窒息52例,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05例,新生儿败血症15例,巨大儿、低血糖25例,消化道出血7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18例,新生儿脐炎12例。
2 护 理
2.1 新生儿入院时
2.1.1 本院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及手术室、分娩室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病情需要而转入本科住院时,责任护士负责接待,当面和转运来的护士及家属核对新生儿的腕带、胸牌、转科病历及转科信息登记本上的信息,并在转科信息登记本上双方签名;由门诊收入院的新生儿责任护士在接待时也要当面和家属核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然后按新生儿入院护理常规护理,立即给新生儿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身体各部位有无异样,填写好两条腕带分别系在手腕或脚腕上,填写好胸牌、床头牌、阅览牌分别固定在新生儿的胸前、床头和阅览板上。标识牌上的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体重、住院号、入院日期,所有填写好的标识牌必须经双人核对。腕带要用圆珠笔或记号笔填写,不能使用钢笔或水笔填写以免因字迹易擦脱而导致腕带上的内容模糊不清。
2.1.2 把定制的床号牌(为白底红字圆形直径10cm的塑钢材料)随着新生儿的入院插在婴儿床、复苏台或暖箱上的固定位置上。使新生儿的床号更加醒目。
2.2 新生儿住院期间
2.2.1 每天上午给患儿沐浴更衣前仔细核对床头牌、胸牌、腕带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体重、住院號、入院时间,核对无误后按新生儿沐浴护理常规进行沐浴,在沐浴过程中如发现有标识牌字迹不清或遗失时应及时更换或补上,并经双人核对。沐浴完毕将新生儿放入婴儿床时再次核对身份,避免将新生儿放错婴儿床。
2.2.2 在给新生儿静脉注射、抽血时需要将新生儿抱离婴儿床放置操作台,除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以外,如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开腕带时,等操作完毕时一定要补上腕带,时刻保证每个新生儿手腕或脚腕上有两条腕带。操作完毕将新生儿抱回婴儿床时再次核对身份。
2.2.3 在新生儿需要入蓝光箱光疗时,把新生儿连同婴儿床推到光疗室的蓝光箱旁边,并把婴儿床脚上的轮子锁住,防止婴儿床被移位。按新生儿光疗护理常规予光疗,在光疗过程中如发现有腕带脱落情况及时补上,等光疗结束时给新生儿进行沐浴,沐浴后放回婴儿床,再次核对新生儿身份标识牌,并把新生儿及婴儿床推回新生儿病房。
2.2.4 新生儿需要外出做检查时,如B超、x线摄片等检查,本科专门安排护士负责抱送新生儿外出检查。在抱出之前要仔细核对检查单和新生儿的身份,等检查结束抱回病房时再次核对身份,准确无误方可放回婴儿床、暖箱或复苏台。特别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在外出做检查的过程中腕带很容易遗失,所以检查结束回病房时护士一定要再次检查和核对腕带,如发现有腕带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2.2.5 已置入暖箱的新生儿更要随时注意腕带的脱落情况,因为暖箱中的新生儿都为早产儿,身体瘦小,腕带容易脱落,再加上裸露在箱内,不能挂上胸牌。所以暖箱内的新生儿始终保持两条腕带尤为重要。并在暖箱外壁醒目的地方必须挂上床号牌、床头牌及胸牌。
2.3 新生儿出院时
新生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抱给新生儿的家属,在给新生儿更衣时再次仔细核对新生儿的身份,确保准确无误,留腕带在新生儿的腕部,家属凭当天新生儿出院证、新生儿母亲身份证抱领新生儿,抱给家属时先询问家属新生儿母亲的姓名及新生儿的姓名、性别,然后把腕带取下来和家属核对,让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当面确认新生儿的身份,并让家属在出院登记本上签名。
3 体 会
3.1 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医院护理部每年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分发法律法规知识的书面材料,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护理意识,避免各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责任心 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各班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部定期进行考核。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在治疗和操作时严格按照三查八对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士绝对不能凭印象来执行各项操作,不能自认为已经认识了新生儿,必须通过新生儿鉴别法来认识新生儿,达到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和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护理。
3.3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新生儿科护士必须具备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尽可能能得到家属的理解和尊重,让家属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3.4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安全护理质量 将新生儿身份识别作为科室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由护士长组织科室护士学习讨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新生儿的腕带是新生儿身份识别最有效的标识,针对有段时间新生儿腕带脱落次数比较多的情况,护士长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提出了每个班次上确保每位新生儿手腕或脚腕上戴有两个腕带,并且在给新生儿进行任何操作时均应严格三查八对,发现有身份标识丢失及时补上,护士长负责检查督促,一段时间以后,新生儿的腕带脱落现象明显减少。
3.5 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工作时间心情愉快,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2]。文献表明,在危重患者多、变化快、自身工作危险性大的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3]。由于新生儿科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夜班多,护士编制不足,患儿病情变化快,不会言诉,只会啼哭,静脉输液经常发生渗漏,各种监护仪器不时的报警,久而久之使护士心情烦躁易怒。医院领导应重视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各级领导应关心爱护护士,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给予新生儿科护士工作的肯定,增加护士编制,适当给予心里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本院护理部已向院领导申请了护士夜班基金来提高护士的夜班费,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杜绝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由于本科护士均认识到新生儿身份识别的重要性,加强了各环节新生儿身份识别的管理,多年来未出现新生儿抱错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傅爱萍.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66.
[2]赵云.浅谈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20(4):250-251.
[3]芦桂芝,崔丹,刘雪松.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