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之王”的诞生
2014-05-30张学文
张学文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陆军机械化时代的开始,使大规模运动战成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大量使用坦克,一种全新面貌的战争出现了。
刀枪不入的庞然怪物出现了
1916年9月15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军队在索姆河上进行着大规模战斗,双方都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进行对峙。突然,从英军阵地上传来隆隆的巨大响声,一群钢铁城堡似的怪物向德军阵地压去。
惊恐的德军士兵见到怪物,拼命朝它射击,用炮轰击。可没想到的是,庞然大物刀枪不入,还用机枪大炮向德军发射,给德军带来极大威胁。
这些巨大的活动钢铁堡垒,就是英国首次发明并投入战场的“陆战之王”—坦克。它有28吨重,乘员8人,在两侧炮塔上共装有两门口径为76毫米的大炮和几挺机枪,采用重金属履带,最大速度每小时不超过7千米,没有什么通讯设备,带有几只信鸽,必要时靠信鸽去联络。
陆地巡洋舰
坦克的发明设计者是英国的斯温顿上校,他提出要设计一种通过履带前进,安装有火炮和机关枪的全新战车,以便在战场上彻底打败德国人。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斯温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这种武器刚诞生的时候,当时的英国陆军对它并不重视,但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将斯温顿从英吉利海峡对岸调回来,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巡洋舰”—坦克的研制工作。
英国为什么把坦克称为“陆地巡洋舰”呢?当时英国海军最有威力的是巡洋舰,坦克的问世,就好比威力巨大的巡洋舰,因此叫“陆地巡洋舰”。丘吉尔把这种新型武器运到战场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对外宣称是装载粮食和水的大水柜(坦克英语为:tank,意为水柜)。
刚出世的坦克毛病多多
坦克虽然初次参战就立下战功,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是它的越野能力比较差,遇到稍宽一点的壕沟、弹坑就会掉进去出不来,碰到泥泞地带更是一筹莫展;
二是自身性能比较差,不是履带掉了,就是发动机熄了火,停在战场上成了挨打的靶子;
三是自卫能力很差,有时敌军的一发炮弹就能让它熄火。各国争相研制更先进的坦克,二战期间,各国采用大规模的坦克战,一种全新的战争出现了。
三代坦克家族
从一战坦克出现到二战中期,主流的坦克类型被称为第一代坦克;二战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称为第二代坦克;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研制的坦克被称为第三代坦克。
坦克为什么不用轮子行走?
坦克是采用履带行走的。为什么不用车轮呢?这是因为坦克很重,如果改用车轮,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很小,开在田野里容易陷进去;坦克安上履带,轮子在履带里滚动,遇到沙地、雪地和泥地,宽宽的履带把坦克的重量分散了,车轮就像走在平路上一样方便。
在密封的坦克里怎么看路?
坦克在战斗的时候,窗户和盖子都关得紧紧的,里面的人执行战斗任务要靠潜望镜观察周围环境(但仍有一些车长从炮塔顶部探出头来观察)。潜望镜可以旋转,眼观八方,还能像望远镜一样把物体放大。炮手还有专门的瞄准镜,可以保证炮击的精确度。坦克上装有夜视仪,能在黑暗中看清目标。
坦克被击中,坦克手怎样逃生?
坦克在作战时,必须把所有的门窗都关得紧紧的。可是,坦克一旦被击中着了火,里面的人就要迅速撤出。如果从顶部爬出来,就很容易被敌人的枪炮击中,所以在坦克的底部设置了一扇逃生门,一旦坦克被击中着火,乘员可迅速从坦克底部逃生。
坦克趣闻
被坦克击中的潜艇
二战期间,德国装备先进的潜艇U-103号“海底之狼”,在大西洋上与英军“奥立芙·伯朗基”号补给船不期而遇。“奥立芙·伯朗基”号当时满载数百吨烈性炸药、重型炮弹以及数十辆坦克。
德国潜艇悄悄潜至补给船右舷,以两枚鱼雷突袭,“奥立芙·伯朗基”号立即成了火光冲天的火药桶。
德国人甭提多高兴了,潜艇欣喜若狂地冒出海,欣赏这百年不遇的盛况。
突然,补给船上一辆7吨重的坦克被爆炸冲击波掀上半空跌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中德军潜艇。这艘怀揣野心屡建奇功的潜艇被拦腰劈成两截,先于英舰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