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2014-05-30林萍
林萍
【摘要】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数学读图的能力。
【关键词】读图能力;主题图
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这就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看图、读图,从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然后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弄清算理,最后顺利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目前,学前三年教育已基本普及,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观察图画,理解图画,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经验,而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认识1~5的认识”中,教材采用充满生动童趣的图画,展现了小朋友看小动物悠闲玩耍的画面。画面中,有1头大象、2头犀牛、3只小鹿、四朵白云、五个小朋友。又如在第五单元的“分类”中,教材给出了超市里文具用品的陈列柜的场景,而这些文具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有趣、贴近生活的画面,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图画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他们的观察往往杂乱无章,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随意性很大,目的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读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例如在第一单元的“数一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这幅图中所隐含的数学信息,在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有几副单杠、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出1~10这10个数子,让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来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又如第三单元“几和几”中左边有1朵花,右边有3 朵花,引导学生分别从左边和右边开始观察,使学生发现同一副图可以得到两个组成,那就是4可以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1和3.。使学生明白读图时,可以从左边开始观察,也可以从右边开始观察,但是观察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印象数学问题的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
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量有限,很多的数学问题只能通过图形来呈现,而如何让学生通过看图、读图,搜集到有关的数学信息,从而理解题意,这就需要让学生将图画中的意思转化为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如在教学6和7的解决问题时,有一道关于蝴蝶的题目。我引导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思。又如石榴这一题,我教学生这样读图:树上原来有6个石榴,摘了3个后,树上还有几个?或者:一共有6个石榴,篮子里有3个,树上有几个?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像这样学生将图画的信息转变为数学语言的信息,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幅图的意思。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读图能力。
四、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读图时,很容易被主题图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从而在读图时他们会变成了讲故事,而忽略了找数学信息。不仅如此,即使明白要找数学信息,他们也分不清哪些是有用的数学信息,哪些不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1、读单一图画的主题图
单一的主题图,一般是告诉学生要求的数学问题,而数学信息都是要在主题图中找的。而这一类主题图,简单的主题图和复杂的主题图的读题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很少,例如像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大象运木头这样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然后提问: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提这问题是为了避免学生去寻找与数学无关的信息。然后再问:那么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天鹅、小鹿、猴子,要求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先引导学生从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有2只猴子,有这样的3棵树”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每组有3只天鹅,有3组,一共有几只天鹅”“每组有5只小鹿,有2组,一共有几只小鹿?”通过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了读文字。比如,二年级下册第7页第3题,图上描述的是第一次跑走了6只羊,又跑走了7只羊,文字描述“原来有58只羊”,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用数的方法数人数,数到原来有25只羊(还有33只羊没画出来),于是就列式为25-6-7=12(只),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雪玲.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现代阅读(教育).2012年06期
[2]武敬波.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周刊?C. 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