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黄泉
2014-05-30潘丽然
潘丽然
★评委意见:
文章叙述了一个熟悉的奶奶离去的故事,小作者从中得到了一些顿悟。从时空的经纬度回忆彼时与此时的不同,形成的对比是深刻的。
“一切由条件构成的因缘,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这是佛教空观、豁达的一个经典表达,以《金刚经》文尾来结尾,发人深思。 (姜铭洁)
从天堂到地狱,我路过了人间。
——题记
背着双肩包,走在冬日的午后,阳光散发着温柔和煦的气息,一点一点将我包围。清风拂面,空气中混杂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倍觉清新自然。我微微笑着,可笑容却在下一个转角处戛然而止,我的脸瞬间僵硬。
那是一间极小而阴暗的屋子,大门敞开,十余个垂暮妇人端坐于堂中,手持佛珠,口中念念有词。再看到门前正立的花圈挽联,胸中了然,蓦然升起些憋闷之感,快步疾走,近似逃离。
我狂奔回家,喘着粗气将自己反锁进了房间,静默中恍惚了心神。方才自己见到的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前天还是言笑晏晏的奶奶,为何今日就成了冰冷的相片,从此成为祠堂中的一个符号?多么不可思议!一个人的生命当真这般短暂而脆弱?记得幼时,我也是被她亲过、抱过、放在膝头疼过的,而今物是人非。浅笑依稀,人已故去。
那年春花烂漫,我是天真活泼的幼女,她是明眸善睐的中年美妇。绿杨荫里、秋千架下,垂花枝旁,划过多少青葱郁美的青春年华。而今冬寒风呼啸,我是初识愁味的少女,她却成了千里孤坟中的一抹幽魂;我在人群中吐露芬芳,她在苍茫天地间归于尘土。黄泉路上、奈何桥头、三生石畔,愿你一路走好。
正如徐志摩诗中所云: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短短数十载,是一场苦涩而甜蜜的红尘梦。而今梦醒之后,梦中如何,便忘干净。从此远离喧嚣、无有烦扰、无有恐怖,青山相伴,绿水长流。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