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论语》“君子”与“小人”的英译研究
2014-05-30孟青兰
摘 要:《论语》里的“君子”“小人”,有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含义。君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小人则是其对立面,本文从对“君子”“小人”的理解出发,探讨正确理解并将它们充分翻译到异语文化目的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君子;小人;理解;翻译
作者简介:孟青兰(198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遂宁,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1
引言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作为译本语录体性质的书,比较真实客观地保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好材料。《论语》中的君子是美德与智慧的化身,是孔子用来培养门生的楷模,是教化全社会的模型。孔子希望培养出一代代的“君子”,用他们来治世便能天下太平、四海同乐,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目的。[1]
一、“君子”与“小人”理解
“君子”早在《易经》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应用最后上升到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开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君子”和“小人”在《论语》往往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给出“君子”的标准定义,所以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冯雪红就认为“君子”是指那些道德标准高尚且人生态度达观的人,代表了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而“小人”则正好相反,它们要么患得患失,要么唯利是图。[2]吕方认为孔子世代,“君子”的新内涵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文化层面和道德层面。[3]梁国典则认为“君子”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一是指有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在孔子学说中则多指后者。[4]陈奕曼则认为,孔子所认为的“小人”并不特指某一类人,凡是其修养作为、人品见识和“君子”的范畴相悖的,便是“小人”。 [5]因此《论语》中“君子”“小人”的概念都相对笼统,理解也是见仁见智。
二、“君子”与“小人”的翻译
“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先后出现107次,“小人”共出现24次,并且很多时候都是以对比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国文化中“君子”“小人”已不仅仅是人称指代,而更多涉及的是文化问题。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
辜鸿铭: The same disciple asked what constituted a good and wise man.
Confucius answered, “A good and wise man is without anxiety and without fear.” [6]
辜式选用的“a wise man” 是指因为有经验和知识而能做出明智決定和给出好建议的人,这样的话就把君子的范围缩小到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上。在《论语》中的受过良好教育只是具有君子品质的一个因素,君子更多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因此辜式的翻译与《论语》原著的相比较而言相对片面。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辜鸿铭: 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d.” [6]
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器”是指器皿,只有一定的用途。[7]在这个例句的翻译中,“器”是关键。辜鸿铭先生选用的事“machine”意为机械,机械般工作的人,没有思想的;从辜式的翻译来看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像机器一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应是君子所具有的一方面能力,并不能完全取代君子的能力,由此可知辜式的翻译缩小了君子的范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Kus: 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辜鸿铭: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is dignified, but not proud. A fool is proud, but not dignified. [6]
在这里辜式翻译“小人”时选用fool,意思:第一, (贬)愚笨的人;缺乏判断力的人;白痴:第二, (正式的)指受雇于统治者、贵族以玩乐的人;小丑;乡下人;这些意义都于“小人”的实质不像符合,“a fool” 等只表现出中国文化中“小人” 的一部分内涵。因为在《论语》中“小人”是指那些没有高尚品德,也没有什么雄心抱负、目光短浅者的人,但并为显示出对“小人”的厌恶和憎恨。
结语
在《论语》中孔子从诸多方面分析了“君子”和“小人”品德修养和做人态度的不同,以“小人”反衬“君子”的品质,树立人们学习的楷模。辜鸿铭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翻译事业想要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递到西方,他的译文虽然不够完美但却在西方引起了剧烈的反响,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邱婷婷. “君子、小人”折射出的《论语》[J].教育探索. 2009.3
[2]冯雪红.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英译策略——以《论语》中“君子”“小人”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13.1
[3]吕方. 孔子时代的“君子”和“小人”[J]. 孔子研究. 2010.1
[4]梁国典.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J]. 齐鲁学刊. 2008.5
[5]陈奕曼. 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及阐释学视野下的应对策略——以《论语》中“君子”、“小人”的翻译为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7
[6]辜鸿铭. 辜鸿铭英译《论语》[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12
[7]杨伯峻.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