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艺术的培养与展现

2014-05-30何伶俐

东方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诗人课文文章

何伶俐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不但要重阅读质量,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与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艺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出神采

朗读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铺垫,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朗读品味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读出文章该有的基调和神采。

1、以导语为“拐棍”。小学语文的许多课文,内涵丰富,意境高远。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握文章的基调,在教学中,教师可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意境,读出味道。如教学《所见》前两句时,教师动情地描述:同学们,快瞧!小牧童骑着黄牛一摇一晃地过来了,他是多么悠闲自在啊!……优美生动的导语,一下子让学生触摸到诗的意境,带上了满怀的轻松惬意,读起古诗来,自然、自在、优哉、乐哉!

2、以音画为“翅膀”。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插图,伴奏恰当的音乐,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对体会文章主旨、动情朗读有着很大的帮助。如《静夜思》,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体现了诗句内容,教学时,我出示课文的这一插图,配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曲子,学生沉浸在外出游子静夜思乡的境界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实践朗读,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读出了内涵、读出了感情。

3、以背景为“纽带”。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教学中,如果能适时、适度地引入背景资料,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入意境,领悟文章精髓。如教学《秋思》时,我先出示诗人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猜猜诗人多大年纪了。在学生感受到诗人的苍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知道诗人客居他乡多少年了吗?而后,教师动情介绍诗人背景资料。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如此一来,学生感同身受,心一下子融入了诗境,读起文章来也就有滋有味。

二、摘句串文,让学生读通脉络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点睛之笔,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关键句,并将其串联起来朗读体会,再与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揉合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直达教学。如教《秋天的雨》一文时,在文章构段方面极富特色,前几段都是“总—分”结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教学时,首先出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然后引导学生与课文对照,一遍遍地诵读,谈谈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体会到这五句话连起来就像一首小诗,像一首赞美秋天的诗。有的发现了每一句话就是每段的首句,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有的发现了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如此,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摘句串文”,引导学生在朗读、比照中发现构段规律,并借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轻松地理清文脉,同时为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奠定了情感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积累富有意蕴美的散文语言的热情,实现了朗读与理解的完善结合。

三、激情引读,让学生读活形象

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内核、感受人物形象,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品味课文的基础上,寻求适切的引读点,激情引读,就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实现与课文的对话,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如《鱼游到了纸上》第四自然段中的“静静”一词,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包含着深意。它看似平常,然而平常中孕育着内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静静地看”。学生们很快讲出了“静静地看”就是一心一意的看、聚精会神地看。接着,我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想想,青年人静静地看了多久?学生们读懂了青年“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还有的同学说青年看鱼坚持了六十多天,很不简单。在有了初步的感受以后,我进一步引读。如此,紧扣“静静”一词,理解意思、联系下文、创设情境、逐层引读、感受形象、体会感情,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做到了抓住一个词,引读一段文,感受一个人。通过激情引读,真正让课文人物形象活起来了。

猜你喜欢

诗人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