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2014-05-30冯俊林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冯俊林

【摘 要】 目的 分析某地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1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性别关系不大;发病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1-30岁年龄段;细菌性痢疾的好发人群为青壮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时间多在8月份;志贺菌检出率15.00%,其中宋内志贺菌比例为88.89%,福氏志贺菌比例为11.11%。结论 该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流行病特点表现为志贺菌流行菌型变迁、耐药菌株增加。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16.4 【文献标识码】 AB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由志贺菌引起的痢疾较为常见[1]。为了分析某地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原学检测等特点,为临床用药及预防疾病发生提供依据,此次我院抽取1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抽取我中心2013年6-9月12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08年《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2]。其中男58例,女62例,最小年龄为13岁,最大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29.6±3.4)岁。所有患者资料收集完整。

1.2 病原检测 常规方法取得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将脓血部分进行划线接种于ss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孵育16-24h,将可疑性菌落挑选出来进行生化鉴定,然后再进行血清学鉴定,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定病原菌,最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1.3 统计方法 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完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性别、年龄分布 本次研究120例患者中男58例,女62例,最小年齡为13岁,最大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29.6±3.4)岁。其中13-20岁年龄段有18例,比例为15%,21-30岁年龄段有48例,比例为40%,31-40岁年龄段有21例,比例为17.5%,41-50岁年龄段有17例,比例为14.17%,大于50岁有16例,比例为13.33%;40岁以下年龄患者有87例,比例为72.5%,40岁以上的患者有33例,比例为27.5%。结果显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性别关系不大,男女发病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发病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1-30岁年龄段;细菌性痢疾的好发人群为青壮年。

2.1.2 发病时间分布 120例患者中6月份发病者11例,比例为9.17%,7月份发病者24例,比例为20%,8月份发病者62例,比例为51.67%,9月份发病者23例,比例为19.17%。结果显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时间多在8月份。

2.1.3 职业分布 120例患者的职业分布为:退休人员21例,比例为17.5%,干部职员35例,比例为29.17%,农民工36例,比例为30%,学生18例,比例为15%,其他10例,比例为8.33%。结果显示,细菌性痢疾患者的职业多为干部职员及农民工群体。

2.2 病原学检测 120例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志贺菌18株,检出率15.0%,其中宋内志贺菌16株,比例为88.89%,福氏志贺菌2株,比例为11.11%。18株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普遍耐药;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对洛美沙星敏感性较以往下降。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患者主要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严重者有全身中毒症状[3]。目前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传染性。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4]。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由于感染细菌性痢疾死亡,而大部分患者来自非洲等穷困地区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以上国家地区卫生条件差,容易爆发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此次我中心抽取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在性别分布上,男女没有差异,在年龄分布上,发病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1-30岁年龄段,细菌性痢疾的好发人群为青壮年;在时间分布上,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时间多在8月份;在职业分布上,细菌性痢疾患者的职业多为干部职员及农民工群体;在病原学检测上,120例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志贺菌18株,检出率15%,绝大部分为宋内志贺菌。对于志贺菌检测率低的原因可能与粪便采集部位、分量有关。而志贺菌的耐药性增加,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普遍耐药;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对洛美沙星敏感性较以往下降。

参考文献

[1] 吴晓娜,贾蕾,刘桂荣,等.北京市2004-2009年痢疾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6(10):872-875.

[2] 张娜,程玉谦,梁帆,等.临床诊断成人细菌性痢疾414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病原学特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5(01):29-31.

[3] 曾德唯,甘忠志,方勇.重庆市南岸区2005-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8(03):395-397.

[4] 孙培源,蒲永兰,秦安莉,等.北京市海淀区2006年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18):3479-3481.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
2004-2018年葫芦岛市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影响研究*
细菌培养与PCR在细菌性痢疾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05-2016年黄浦区细菌性菌痢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探讨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急救措施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田阳县一起小学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分析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