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建设打造品质教育
2014-05-30吴国平黄国龙
吴国平 黄国龙
编者按
随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学校课程的建设成为各高中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学校课程建设,无论是在课程理念、师资的准备方面,还是在课程管理的配套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尚需开展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以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本期“前沿”,我们刊登两篇文章,分别介绍浙江省镇海中学和绍兴鲁迅中学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以飨读者。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镇海中学自2008年以来致力打造的“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标和路径。浙江省高中新课程的课程设置较传统课程更具有弹性、选择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协调并存的格局得到了体现和落实。这对于广大基层学校来说,在获得更为充分自由的课程自主权的同时,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精神要义,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别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也就成为了必须思考的新课题和必须承担的新使命。几年来,镇海中学将品质教育建设与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有机整合,构建了个性化的学校课程体系,探索了多样化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改革的执行和创造水平成为省市样板,为实现学生高水平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提供了孵化器和助推器。
一、“高水平基础+差异化发展”的学校课程新体系的架构
(一)学校课程结构
学校遵循“积极稳妥、分段推进、规范实施、特色发展”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运用演绎和归纳的研究方法,按照“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反思修正”的规范技术路线,根据自身的辦学理念、办学目标、课程建设理念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结合师资条件和课程资源等实际,融合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一般要求和学校特色发展,构建了具有镇海中学特色的发展性的“基础广博、多层拓展、多元开放、自主选择”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该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课程建设理念和育人目标。“六面柱体”的左半部分由基础类课程组成(包括语言文学、数学、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技术、健康艺术等六大领域组成的国家必修课程),右半部分由通识类课程(德育教育、科学人文、学习素养、社会实践、科技活动、职业技能等六大类课程)组成。这两大支柱性课程组成了“基础性课程群”,目的是有效地夯实高水平基础(知识基础、思维基础、学习素养、职业素养、体艺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管理素养、道德素养等)。拓展类课程通过知识拓展、思维拓展、方法拓展、素养拓展、应用拓展、综合拓展,使学生在高水平基础上得到第一次差异发展。特长类课程包括学科特长、体艺特长、科技特长、管理特长、人文特长、创新特长等课程,旨在使部分学生的特长得到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在高水平基础上第二次差异发展。最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开设个性化的课程,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二)学校课程特色
1.基础广博
学校课程除了着力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为成为创新型的领军人才打下广博的基础。
2.多层拓展
在广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动态发展,设置了多层次的拓展类课程和特长类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和谐的发展。
3.多元开放
学校课程在建设目标上体现多维性,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体现多层次性,在课程实施形态上体现多途径化,在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体现多样化,在课程评价方式上体现多元化。
4.自主选择
课程的确定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潜能特长的个性化指导,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课程的实施注重学生的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
二、必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的探索
针对“国家必修课程内容减少、选修课程内容增加”这一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变化,学校探索了提高国家必修课程效益的多种策略。
(一)重组国家必修课程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要求,遵循学校课程建设积极稳妥、分段推进、规范实施、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制订了学校课程课时安排,减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学科必修课程的课时(比一轮课改减少8课时),为选修课程的开设释放更多的时间,有效地支持选修课程的建设。学校还根据特色建设的要求,在某些班级重组物理、化学学科教学内容和课时,促进这些学科教学的特色发展。
(二)强化国家必修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建设
针对传统国家必修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建设单一、缺乏协作带来的课程资源不足、教师备课负担较重、课程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学校引导教师通过团队协作方式,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实施了高端教学设计、教学演示版PPT、多媒体资源、实验资源、习题资源等“五位一体”的必修课程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打造丰富、多元、高效的必修课程资源系统,为必修课程有效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新的学科指导意见和学科考试说明,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国家必修课程资源建设,注重预设和生成、静态和动态、单一和多样、拓展和整合、正面与负面、自主和协作、现实和虚拟等互补结合,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多元开放习题课程资源体系,使必修课程资源从系统化向精品化转型,提高课程资源对教学的贡献度。
(三)探索多元开放必修课程教学方式
针对传统必修课程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得过多、过强,学生学得过少、过弱),学校正视深化课程改革中网络课程兴起的现实,积极探索实施适合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多元开放教学方式:注重整体探究与部分探究互补结合、预设与生成互补结合、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互补结合、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互补结合、实时探究与虚拟探究互补结合、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究互补结合;从新课探究教学模式、习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有效地提高必修课程实施效益。
三、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的探索
(一)创新选修课程的多元开发途径
为了克服教师开发选修课程时遇到的困难,提高学校课程开发的效益,学校优化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积极探索选修课程多元开发的途径。
1.移植应用优秀课程
学校已移植运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等大学的先修课程5门,国际课程、地方课程18门,并结合学生基础和学校实际,从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配套资源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引进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自主开发特色课程
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和课程建设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个性特长,自主开发了100门左右选修课程。
3.整合社团课程
学校对原有学科竞赛类社团进行重组,并据此开发出拓展类课程、学科特长类课程,使之适合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4.联合开发开放性课程
学校根据深化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协作,联合开发相关的开放性课程,如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发了旨在培养职业素养的职业技能类课程,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拓展类课程、特长类课程。
(二)多种形态地组织教学
1.让学生自主选择,实施校内走班制
选修课程的开设,注重校内与校外互补结合、实时与网络课程互补结合。学校允许学生在通识教育类、拓展类、特长类等课程中自主选择,并实施走班教学;创造条件为部分学生实施国家必修课程的走班教学,支持部分学生到大学、企业和职业学校选课学习。
2.共享校间资源,实施校际走班制
在实施校内走班制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镇海中学通识教育课程、特长课程和镇海中学剑桥国际部英语、科学探究类、科技制作类课程的优势,实施两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互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镇海中学与镇海中学剑桥国际部之间进行校际走班,共享校间资源。实施校际走班制丰富了课程资源,降低了课程成本,提高了课程实施效益。
3.构建多元开放的网络课程体系,实施虚拟课程
针对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较多选修课程同时开设,部分学生没能选上喜欢的课程;教师教得过多、过强,学生自主学习过少、过弱)和遇到的困难(必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课程资源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开放的网络课程,构建了问题导学式、实验预习式、巩固复习式、实时交互式、自主选择式等网络课程。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课程进行再开发,构建了部分通识教育类、拓展类、特长类网络课程;根据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需求,移植应用了省教育厅和兄弟学校的优秀网络课程;创新课程建设思路,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协作开发了网络课程。学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方式选修网络化课程,实施开放性、虚拟性“走班”教学,切实解决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组织暑期学校,实施开放性课程
学校组织学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参加学科特长培养暑期学校课程,以达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设选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特色建设,遵循“你无我有、你弱我强、你旧我新”的特色课程建设原则,通过科研引领、团队协作、优化师资队伍等方式,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学校构建了六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如图3),组织具有特长和潜能的教师负责具体课程的开发实施。目前,“价值教育”“有效学习策略”“中学生领导力”“伶牙俐齿”及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系列特色课程等已初显成效,超过40门选修课程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课程或精品课程。
(四)健全课程管理
学校切实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的领导、指导与管理,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关系,探索建立层级分明、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课程管理系统。在原有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学校新组建了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指导小组,对四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都组建了独立的工作小组,选修课程评审组、学生学分认定组、课程质量评价组等机构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所有管理机构都进一步细化和明晰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学校尤其重视完善课程改革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重建和完善了“六位一体”学校课程建设制度体系,包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课程选择指导制度、课程实施管理制度、课程质量评价制度、课程学业评价制度、学科建设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激发教师课改热情、规范选修课程教学常规、提高选修课程实施质量和教学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保证选修课程的开设质量,学校十分注重课程要素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对新引进的职业技能类课程,学校全程跟踪评估开设的有效性,及时调整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课程需要。同时,学校还集中优势资源有选择地加强对精品课程的培育与扶持。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学生中汲取课程改革的智慧。学校在期初、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这些都成为学校诊断和改进深化课改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课程评价
为了规范、高效地实施选修课程,学校根据课程评价的一般要求,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构建了由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质量评价、课程学业评价、学科课程建设评价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1.课程开发评价制度建设
(1)课程开发审核评价制度。为了确保教师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制订了《镇海中学选修课程审核评价办法》。这个课程开发审核评价办法明确了选修课程审核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成员组成、具体细则以及注重事项等内容。课程评价主要由如下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纲要的评价,主要审核评价课程目标的针对性、内容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评价的可操作性;二是教科书主体内容的评价,重点评价参评教材结构要素的完整性,教材内容的充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教材所有章节的统一性和编写体例的逻辑性,版面编排的规范性等。
(2)校本课程评审奖励制度。为了激发教师开发实施选修课程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学校制订《镇海中学选修课程开发奖励细则》。该奖励细则包括选修课程开发奖励的目的意义、奖励原则、具体细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
为了科学地评价选修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选修课程教学效益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学校运用终结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理念,科学、规范地评价教师实施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制订了《镇海中学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细则》《镇海中学通识类选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细则》《镇海中学特长类选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细则》。每类课程的教学评价细则包括了评价原则、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比较评价等内容。
3.学生学业评价和学分认定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学生学业的评价,使广大学科教师明确选修课程的学业评价方法,学校根据实际运用了终结性、过程性、发展性、综合性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制订了《镇海中学基础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细则》《镇海中学通识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细则》《镇海中学拓展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细则》《镇海中学特长类课程学生学业评價细则》。 这些细则包括了各类课程成绩评价原则、课程成绩评价方式、课程重修(另选)与补考的处理方法。在学生学业评价的基础上,学校制订了《镇海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根据学校学分认定办法给予学生学分。
4.学科建设评价制度建设
随着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变化,学科建设目标和教师职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根据新课程实施需要,结合深化学科建设活动,构建了《镇海中学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共性部分评价每个学科规范实施课程的情况(包括学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常规、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效果、教学研究、教研活动等),个性部分评价学科特色课程建设情况(包括学科特色课程开发、学科特色教学、开设特色示范课、开展特色校本教研活动、特色课程建设成效等)。这一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科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了深化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