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2014-05-30陈玉荣
陈玉荣
摘 要:民用爆破器材作为“能源工业的能源,基础工业的基础”,在冶金、煤炭、水电、铁路、公路、石油等国民生产经济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民用爆破器材的应用也给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成为民用爆破企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针对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的发展现状,从意义、政策等多方面探讨了其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4-0146-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建设工程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民用爆破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其他行业的生产效率,对于矿业产业来说更是意义深远。在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直线上升的同时,民用爆破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安全问题被视为民用爆破企业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民爆行业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必不可缺的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民爆行业安全管理的意义及目的,同时分析了当今社会民爆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点优化意见。
1 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及目的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民用爆破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被动、滞后等现象,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只起到辅助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的角色逐渐从边缘地带转变至核心位置。意识的提高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理论,并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对民用爆破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 民爆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认为,安全管理模式是奔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建立的一种安全管理组织形式和安全生产行为方式,其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统一认识和行为规范,保证生产系统的安全性,最后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模式。因此,安全管理模式可以认为是现代安全理论与安全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的产物。下文主要从国内外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国内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两个方面分析民爆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发展轨迹
我国的安全管理模式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主要颁布实施了“三大规程”和“五项规定”,作为主导性法规指导着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70年代提出的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的原则,强调了事故管理体系;80年代引入了以系统安全工程为代表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开创了安全工作新局面,并且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安全管理工作开始由行政管理转入法制管理轨道;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完善和多年安全实践工作的积累,我国企业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民爆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的发展轨迹与我国企业的总体趋势有着很高的相似性,目前主要以“管理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两种形式为主。
2.2 我国民爆企业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2.2.1 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民用爆破器材在工业生产,尤其是采矿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显著提高了采矿事业的效益。但是爆炸器材以及爆炸物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给社会稳定带来相当程度的威胁。为了保证民用爆破企业在民爆器材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企业往往甚至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爆破器材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与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近些年。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很多是由于管理人员对于爆破器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自身责任感不强,由此在爆破器材生产过程中缺乏严谨的态度,致使发生悲剧。
2.2.2 操作员工技术素质较低
由于社会普遍认为爆破行业是高危行业,因此参与爆破器材生产和执行工作的操作人员往往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足以胜任爆破器材的生产工作。在实际生产流程线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对于规章制度以及关键技术的不熟悉导致实际操作存在部分或严重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工人自身素质不高,工业生产操作中的盲从操作以及主观随意操作成为家常便饭,这些方面极大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3 现场监管不到位、制度落实程度低
在民爆企业安全管理的诸多细节中,爆破器材的生产监管是民爆企业安全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民用爆破企业在该环上的安全管理工作最为薄弱,成为民爆企业器材生产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给社会生产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只有防患于未然,关注与细节,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
3 民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
民用爆破企业作为国民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如何完善民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成为民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下文针对民爆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措施,以期优化民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3.1 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管理者对于爆破工作危险程度认识不足是民爆企业安全事故问题的源头。安全管理者需要从自我做起,增强对爆破工作的认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爆破作业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民爆企业需要及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与赏罚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针对安全管理责任界限模糊的问题,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落实与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职责,辅之以相应的绩效考核与赏罚制度,不仅能够及时抓紧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还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民爆企业可以及时找到问题所在,追究负责人的相关责任,有效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速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3.3 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安全管理强调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针对爆破工作的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细致的排查与监督,从而保证爆破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现场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到一个“细”字,主要体现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细致缜密的工作方法。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完成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需要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爆破工作发现的安全隐患。细致缜密的工作方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现场安全管理还要做到注重人性化建设。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是民爆企业乃至社会正常运行的关键。加强民爆企业的文化建设,注重对员工的情感投资,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都能有效增强民爆企业的文化氛围,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加强民爆企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是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一环。
4 结 语
在人们印象中,的民爆企业往往属于高危行业,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民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推动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民爆企业的生命线,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关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魏新熙,付松,刁家起.关于建立我国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标准体系的探讨[J].国防技术基础,2010,(8).
[2] 王利廷.加强企业民爆管理确保企业安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
[3] 覃文鹏.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