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2014-05-30桂翔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桂翔

【摘 要】 目的 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探讨其临床诊疗。方法 选取我院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不以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发病,临床上以突发的肩痛、上腹痛、牙痛或突然休克晕厥、 左心衰 、心律紊乱等表现为主;经过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治疗,有效64例,无效死亡13例,死亡率16.9%。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隐匿性强,诊断较为困难,因此要加强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学习,提高确诊率,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一种特殊类型[1],一般不表现出典型的心肌梗死所具有的胸痛、胸闷症状,隐匿性强,易造成漏诊、误诊,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2]。为探讨这类不典型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现状,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诊疗水平,现收集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7例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31例;年龄56-79岁,平均(68.2±4.3)岁;既往有冠心病史者58例、高血压者32例、糖尿病史者17例,脑梗病史者6例。77例患者均经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确诊。

1.2 临床表现 77例患者均具有不典型症状,以异位痛为首发症状者64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13例,具体表现及数据详见表1。

1.3 辅助检查 心电图:常规导联不出现心肌梗死典型改变者27例(正后壁心肌梗死17例、右室心肌梗死10例),仅表现为ST-T段改变者19例(6-14h逐渐出现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改变者13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者6例),表现为R波的进行性下降伴ST段改变者11例;77例患者均行心肌酶酶谱实验室检查结果示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衍变过程及规律[3]。

1.4 治疗 77例患者确诊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溶栓、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方案[4]。

2 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64例,无效死亡13例,死亡率16.9%。

3 讨论

不典型AMI之所以称之为不典型主要是由于其发病时不会出现特征性的胸痛、胸闷症状,而是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发病[5]。这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时间长、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侧支循环丰富、病变累及分支而非主支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一部分患者未感觉到典型的胸痛、胸闷症状是因为机体多种疾病共存,其他疾患痛苦感受掩盖了胸痛的症状。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其发病机制都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不同的是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为老年人,一般都有长期的冠心病病史(此次统计有58例,占75.3%)。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但仍有一定的共性可循。本次收集的77例患者虽没表现出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症状,但通过统计发现他们的临床表现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共性,从表1数据可知,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类:异位疼痛型,包括颈肩痛(左侧居多)、上腹痛、牙痛等;无痛型,包括休克晕厥、左心衰表现、心律紊乱等。无痛型患者一般具有长时间的冠心病病史,心脏病理性变化大、心脏功能较差,心肌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改变,病情危重,临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由于不具备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这类患者漏诊率、误诊率高,延误治疗时机,错过溶栓治疗的最佳阶段,这也是导致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异位性疼痛患者所占比例稍大于无痛型,由于其表现出一定症状加之心脏病理性变化相对较小,临床治疗效果相对理想。

综上所述,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一般较大、隐匿性强、初诊确诊率低等因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我们应加强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学习和总结,尽己所能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勃.75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3,(16):80-81.

[2] 姚伟民,关玲霞,姚萍.89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0,7(2):224 .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杂志,2003,29(12):600-612.

[4] 沈瑾,唐港春,张应锡.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J].中华医学杂志,2000,62(3):138.

[5] 葛正中,陆锦章.3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1):83-84.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非典型肺炎的前世今生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