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成就人生

2014-05-30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扎哈封信鱼缸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沉静的音乐,我们可以在建筑中感受文化,了解艺术;可以聆听岁月,触摸过往;甚至能够分享建筑师的愉悦,感知他们的境界,探求未知的领域。所以,建筑是精彩的,也是丰厚的。

懂得欣赏建筑的人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个善感的灵魂,因为建筑本身永远都那么深奥。我们在建筑中发现美丽,在艺术中体味崇高,更在建筑师的独特智慧与执著追求中升华自我的人格,活出人生那隽永的魅力。

(一)

有一天,中国的一座百年老屋的主人,突然收到一封信,信是用英文写的。满怀着疑惑,主人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但里面也全是英文,于是找人翻译,信是从英国的一所大学寄来的,信尾的署名是一位名叫汤姆的人。

主人清楚地记得,他根本没有外国朋友,更谈不上海外亲戚了,这封信,是不是寄错了呢?可是地址没有错,信封上的收信人栏里明明白白地写着“房屋的主人”收。

翻译人员终于译好了全部内容,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很荣幸设计了您所居住的房子,从开始到竣工,融入了我大量的心血,它是我年轻时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可是再怎么美观的建筑,也会像人一样,有衰老的一天,世界上任何建筑物都逃脱不了这种命运。当您收到我的这封信时,这座房子的寿命也将尽了,再住下去,只会导致您与家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与威胁!虽然,这座房子的处理权不在我身上,但是作为这座房子的设计者,我有责任与义务提醒您:请您务必尽快搬离这座房子!

房主很重视这封信和设计师汤姆的忠告,按照汤姆的提醒,在最短的时间内搬离了这座房子,并封了它。同时,他按照寄信人的地址回了一封信,真诚地感谢并邀请汤姆来中国做客。

一个月左右,房主收到了回信,信是汤姆的重孙小汤姆寄的。原来,小汤姆的爷爷老汤姆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一次来到中国旅行,设计并建造了这座房屋。可是,老汤姆已经去世几十年。这封信,是老人在遗嘱中重点提到的,要求他的子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务必将这封信交到中国房屋主人的手中。

为此,这封长达一个世纪的信,经过了祖孙几代人的手,并通过外交途径,终于及时地转交到现在房主的手上。不久,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伴随着狂风电闪雷鸣,这座存在了一百五十年的建筑物,真的轰然倒塌了。

多么伟大的建筑,多么高尚的人格。但再伟大的建筑也终有一天会倒塌,唯一不倒的却是人的灵魂。这位建筑师用他的百年责任之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格之墙,不仅挽救了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素不相识的朋友的生命,同时,也让自己的灵魂熠熠生辉,留给世间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崇敬。

是啊,有时候,人的价值也许不仅仅在于你为社会创造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自己高尚的人格能否成为立世的基石,也只有这样的基石才能建造出巍峨的人生大厦。

(二)

现年32岁的马岩松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曾在以“观念先行”而著称的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门下工作过,学生时代因设计纽约新世贸中心“浮游之岛”而受到广泛关注,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马岩松在扎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充满想象力的建筑风格,还有就是“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

2004年,马岩松回国后创立了MAD建筑事务所。在回国两年的时间里,MAD做了近60个项目设计,参加了各种招标和比赛,入围通常很容易,最终被选用总是很难。“在中国,很多大项目是通过比赛确定设计者的,所以我们选择了参加比赛。参加过很多比赛之后,人们了解到我们不同寻常的想象力——他们喜欢展示我们的方案,但并不按照它们来建造。”马岩松曾这样说。

很多人认为,MAD建筑师事务所和它的名字一样是“疯狂”的代名词,以大胆的概念建筑和烧甲方钞票著称。但对此有微词的批评者不得不承认,MAD的纸上方案和数字技术的三维视觉图完全可以和当代艺术接轨。

在MAD建筑事务所的办公空间里,放着一个不大的鱼缸,这鱼缸获得了国际大奖。“我们用摄像机拍摄鱼的活动,在电脑里分析它们的行为,发现了它们的一些习惯,并按照它们的生活需要设计了一个鱼缸。但后来我们想,鱼一定要跟鱼缸有什么关系吗?与忘情于江湖相比,什么样的鱼缸都是对鱼的限制。人类从住山洞,到住帐篷,现在又住进遍布城市的方盒子一样的建筑里面,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改善了人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更多地限制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和自由的生活。我们在拥有了如此高水平的技术之后,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开放,如何利用技术,更尊重人的选择,让空间尽可能拥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限制。”

即便不被普遍接受,马岩松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阶段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已经是一个进步。2006年3月, MAD工作室设计的“梦露大厦”中标加拿大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当地一栋56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当地媒体用“性感”来描述这个即将建设的建筑物。这座公寓将于2009年竣工,马岩松笑着表示自己将比老师扎哈更早造出一幢摩天大楼。

“建筑界30岁前成名是绝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马岩松。”很多人这样说。过去,马岩松被称为“不盖房子的建筑师”,只做设计,难以实施。国内大部分招标单位都认为,他们的设计方案过于前卫,令人瞠目。

但让我们感动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岩松依旧保持着那份对艺术的坚定,他与自己对话,与未来对话,在浮躁的商业化时代,始终坚守着对建筑的想象力和憧憬,并且真正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所以,他最终成功了。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超凡的实力与充分的自信。

柳宗元说,建筑对人有强烈的审美功能,“清冷之狀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声色心神的综合,才产生建筑艺术对人强烈的感染力。

(江陵教研室 魏永雅撰稿)

猜你喜欢

扎哈封信鱼缸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鱼缸里的杀手
鱼缸水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给我写封信吧
家里的小鱼缸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探寻《见字如面》背后的故事
奇怪的信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