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的思考

2014-05-30张良

知识窗·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邻边差错周长

张良

一、学前调研,发现差错

我喜欢做学前调研,因为学前调查能最大限度地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我曾让学生做过学前测试题:“量一量,求出右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其中,53.8%的学生运用“百分比底×高”的方法,算出7×3=21平方厘米;6%的学生运用“邻边相乘”的方法,算出5×7=35平方厘米;6%的学生运用“求周长”的方法,算出(5+7)×2=24平方厘米。

这个调查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因为它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离学生太远;第二,长方形面积的迁移太深;第三,两邻边相乘是四边形教学的难点。

二、模仿名师,试解差错

针对学前调查的情况,我模仿名师朱国荣教师把平行四边形演变为长方形,巧妙地联通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面积和周长的联系,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基于以上的原因,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

第一步,学前测。我提问:“你们能试着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请写在答题卡上。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不同结果,由我统计结果,收集情况。

第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到底哪种算法是对的?‘(5+7)×2=24平方厘米这种算法可以吗?你是怎么想的?‘5×7=35平方厘米这种算法可以吗?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步,引导学生深入交流:“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同吗?‘5×7=35平方厘米实际上求得的是谁的面积?”这个环节有四个作用:①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两邻边相乘,知道两邻边相乘求的是拉成长方形的面积;②明白平行四边形与拉成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③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不等于拉成长方形时的面积,且比它小;④蕴含了剪拼平行四边形得到长方形的剪拼转化方法。

第四步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7×3=21平方厘米这种算法可以吗?”由于前一环节做好了铺垫,学生想把平行四边形剪拼为长方形并不难,所以这个环节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也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重点,它可以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并且知道“底成了长,高成了宽,面积没有变”。

第五步,引导学生对比:“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之后,它的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关系?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之后,它的周长和面积又有什么关系?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完成练习“求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先由学生试做,再让学生展示自己不同的想法,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能否从多重信息的干扰下找出正确的信息,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

第六步,小结。我从错误入手,带领学生经历从错误猜想到获得正确结果的探索过程,令学生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的验证思想。

三、实事求是,重整思路

雖然说创造来源于模仿,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因为教学是一门再创作的艺术。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

第一步,课前测;第二步,自学教材第81页,然后和同桌交流:①你刚才做对了吗?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③你还有什么问题?第三步,师生交流:“①你们现在的答案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乘以高呢?③为什么‘5×7=35平方厘米是错误的?它求的是谁的面积?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因为有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倒过程的铺垫,所以不难探索出“5×7=35平方厘米”是求拉成的长方形面积。而其他环节与上一节课相同。

四、总结

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之后,教学效果和理念都有了改变。教师主宰的东西少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空间多了,思维成果不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品,而是每个学生应该分享的快乐成果。这个认知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但它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索新知的真实过程,正如特级教师华应龙说过那样:“孩子的差错都是有原因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长胜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邻边差错周长
四边形新定义问题例析
例谈判定正方形的三种方法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周长小诊所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