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安全性探讨
2014-05-30王宏娟
王宏娟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初发年龄常见于青少年[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群体,具有严重危害。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心房颤动,针对这一病症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手段之一。为了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对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十分必要。笔者对收治的112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0 月-2013 年3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112 例,其中男69 例,女53 例;年龄40~75 岁,平均68.2 岁;患者均未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或影响判定的其他重大器官疾病及精神意识障碍;存在明显风湿活动者54 例,疑似风湿活动者38 例,无风湿活动者20 例;所有患者自愿接受本研究中的方案治疗。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112 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具体方法:口服胺碘酮200 mg/d,3 次/d;治疗1 周后改为2 次/d;治疗15 d后改为1次/d。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2 例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后,7 例有明显风湿活动者出现了多形性心动过速,停药和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恢复。另外有26 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慌胸闷等副反应,症状均在药物减量及停药后自然消失,未进行特殊处理(见表1)。
表1 胺碘酮对抗心律失常的应用安全性结果(n)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类由于风湿热活动引起的病变部位在心脏瓣膜的心脏疾病的总称,主要是由于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春季与冬季发病率较高。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由于心房主导折返环功能障碍引起的心房心率紊乱[2]。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发症是心房颤动,这类合并症通常具有危险性大、对患者影响较大等特点。临床上对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联合心电监护为主。
胺碘酮是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轻微的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3]。该药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延长心肌组织的各个部分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通过抑制心房与心肌传导束的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到速度,从而达到消除心房折返激动的目的[4]。目前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方式主要以口服为主,但该药物口服吸收效率较低,且一过消除率较大,通常在人体中发挥效用的药物剂量仅为口服剂量的二分之一。由于胺碘酮的特性,该药物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对抗心房颤动的治疗当中,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5],疗效较明显,却因药物副反应太多而屈居二线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列[6]。通过对本研究中的112 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胺碘酮并观察该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发现该药物在针对有明显风湿活动的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可能会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临床应用时应高度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治医疗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安全性仍存在着不足,安全性较低,临床中应慎重使用。
[1]王晓丹,周敬群,杨维华,等.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安全性的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2(8):469-470.
[2]王淑琴.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4):71-72.
[3]张瑞英,渠川铮,宋艳艳,等.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4):304-306.
[4]覃少洲.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4-115.
[5]郭继鸿.胺碘酮的现代观点(续)[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1(3):215-226.
[6]吴贞云.胺碘酮加依拉普利治疗老年心房颤动70 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