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军事新闻摄影的“个性”表现

2014-05-30唐旭东

中国记者 2014年6期
关键词:个性军人军事

□ 文/唐旭东

近年来国内外各个新闻摄影大赛中,为何鲜有军事新闻摄影作品斩获大奖?日常军事新闻媒体刊发的大多数摄影作品缺乏个性和视觉冲击力。这些情况应引起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

如何让军事新闻摄影更多地进入大众视野?笔者认为:关键是个性定制。军事新闻摄影只有突出个性特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突出个性,需铸牢“军”字

军事新闻摄影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个性,发现具阳刚美、人性美、意境美的精品佳作,军事新闻摄影才能大放异 彩。

展现阳刚美。军人是一个特征明显的群体。战车轰鸣、鹰击长空……无不显示中国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担当,刚性美是军事新闻摄影最突出的个性之一。军事新闻摄影者把镜头对准火热的训练场,捕捉当代军人在实现强军目标过程中,紧贴实战、苦练精兵的精彩画面,弘扬昂扬向上的阳刚之气。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军摄影展上,《穿越时空》《枪王何祥美》《夜战》《雪豹突击队》《兵塑》《子夜演兵》(图1)《寒夜追踪》《立体打击》《生命禁区砺精兵》《冷的边关热的血》等①作品大气磅礴、气势如虹,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使命在肩、奋战沙场的阳刚美。作品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后,观者如潮,深感震 撼。

展露人性美。有过从军经历的人都知道,军人的情感世界是一座富矿。军事新闻摄影应大胆涉猎军人的情感天地,多角度、立体化表现军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汶川地震后,在北川县城,一名战士抱起一名获救的婴儿,准备向安全地带转移。面对陌生的面孔,婴儿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位身穿迷彩服的战士,而这名从未带过孩子的战士,在与婴儿的相视中显得还不那么自然,他的紧张与孩子天真烂漫的眼神形成了对比。这瞬间被拍摄者命名《你是谁》,并被网友称作“最柔情的微笑”(图2)。

有人说,这幅图片没有废墟作背景,没有显示救援的紧张,没有生与死的强烈对照,没有静默而深沉的场景,却发自内心地赞美:这是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温情一瞬间。②

展示意境美。从军事新闻摄影的实践来看,捕捉军事训练中的意境美形成了军事新闻摄影的独有个性。意境美不是脱离军事新闻去拍“糖水片”,而是捕捉训练中情与景的融合。

突出个性,需更新理念

军事新闻摄影记者只有深入训练和战场一线,才能拍摄出个性鲜明、人情味浓的新闻作品。

强化现场理念。唯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近两年来,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军队新闻媒体按照“走在前列,标准更高”的要求,上高原、下海岛、进深山,深入基层,采写了一批短、实、新、活的作品。军事新闻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相比,要拍摄出有个性的作品,抓到典型瞬间,必须坚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我在现场”作为军事新闻摄影者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杜绝“摆拍”现象。

《零下40度,恋人相见在风雪边关》《冰山雪岭牦牛伴巡逻》《惊魂一分钟》《戈壁滩上过“足”瘾》等军事新闻摄影作品不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各类摄影比赛中斩获奖项。这与摄影记者坚持“我在现场”的理念密不可分。

强调新闻价值。多年的军事新闻编辑实践让笔者体会到,军事新闻摄影者必须突破日常环境条件的多重制约,善于发现、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新华社中东分社李木子用手机拍摄的《卡扎菲之死》,最终摘金。评委们感慨地说,真正使评选天平向着金奖倾斜的只有4个字,就是“新闻价值”③。《火箭兵报》记者胡延宁、刘明松拍摄为抢救落水少年英勇献身的青年军官沈星父亲的新闻专题摄影作品——《父爱如山》,之所以获得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同样因作品具有较高新闻价值。

一些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特约记者对 “拍”的意识很强烈,但对 “记”的意识却较薄弱。具体表现在政治敏感度、新闻切入点的把握、文字功底、学识修养等方面有明显短缺。常常出现,许多新闻图片虽然场面宏大、画面精美,却无法体现相关事件的新闻价值。因此,只有下功夫提高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的“记者”意识和素养,拍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个性、有深度。

体现人文情怀。谈到人文关怀,不得不提《解放军画报》记者袁学军拍摄的《英雄探妻》(图3)。图片中兰州军区“高原模范汽车兵”张善良胸前挂着荣获的各类勋章,站在因难产而逝去的妻子坟前,这个在新藏公路上多次战胜雪崩、塌方,闯过死亡之门的军人,此时咬紧牙关,双眼紧闭,一种难言的悲欢离合写在脸上。这幅摄影作品不仅真实记录了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格,而且对当代军人内心情感进行了深层挖掘,耐人寻味,堪称经典。④

突出个性,需用好三支队伍

善用专家的长项。军事新闻摄影作品作为军队形象重要的裁体,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影响读者。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进入军事新闻媒体的摄影工作人员都是从军区兵种或军师级单位经过多年历练涌现出来的专家。在这支队伍中,由于兵种性质和担负任务不同,有的记者擅长拍摄野战演练,有的记者专注拍摄航空影像 ……

用好骨干队伍。军区、军兵种和各军级单位的新闻摄影干事是军事新闻摄影队伍的骨干和中坚,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决定着军事新闻摄影作品的“个性”品质。他们都通过基层部队选拔,是军事新闻摄影最活跃的群体。每逢军事演习和抗震救灾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他们既是所在单位新闻摄影的组织者,又是重大典型图片报道的策划者和拍摄者。近年来,在全军涌现出的 “航天英雄”杨利伟、导弹司令杨业功、“试飞英雄”李中华、“枪王”何祥美等先进典型,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用好业余队伍。旅团一线部队的业余摄影队伍是军事新闻摄影的基础和源头活水,他们战斗在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前沿,每天与部队官兵一起摸爬滚打,是沙场演习的成员和训练的主角,具有拍摄军事新闻图片的天然优势。军事新闻中许多突发事件的记录和报道完全依赖身处一线的优势。他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填补了专业队伍和骨干队伍远离训练一线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军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他们拍摄的作品虽然没有专家队伍精致,但也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往往别有一番新意。有人甚至在各种新闻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得好评。

(作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火箭兵报社编辑)

【注释】

①《解放军画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军摄影展作品集——科学发展谱新篇》。

② 曾星明、柴选:《人像·凝视》,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③ 柳军:《新闻摄影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军事记者》2012年7月。

④曾星明、柴选:《人像·凝视》,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猜你喜欢

个性军人军事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军人“四有”歌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