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强调句的认知解读
2014-05-29隋亚男
隋亚男
摘要:英语语言是线性结构,但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熟知强调句作为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用来突出说话人所要强调或引起听话人特别注意的成分。学者们将这一特殊又普遍的句式命名为分裂句,并从不同视角对这一句式进行种种描述。在此基础上,基于认知视角下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分裂句产生的心理基础进行描述,以期为语言教学中强调句的学习及二语习得中强调句式的习得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关键词:强调句;图形;背景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142-02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强调句一直备受各派学者的关注,从传统语法到生成语法理论,再到功能语法,及认知理论都分别对强调句进行了阐述。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从句子的深层结构及其转换规则出发研究强调句。生成语法认为强调句是由wh移位实现的。其句法结构为[It be XP S], XP为被强调的焦点的最大投射,位于焦点标记词be之后,S为焦点所移出的小句,that是显形的。表层上,具有形态特征的词项合并成从句与that合并成CP[1]。
Halliday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描述分裂句式。他认为分裂句是一种谓语性主位(Predicated Theme)结构。说话者为强调某成分而将其用强势主位来突出。认知语言学家将强调产生的认知理据归为“说话者使要强调的信息在受话人心里场中产生突出的位置”,本文即是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强调句的产生。二、强调句简述分裂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包括强调句和倒装句,本文仅对前者进行解释,其结构为:引导部分It is\was+强调部分+that\who+其他成分。It用来满足语法形式的需要,无实际指称意义。强调句中被突出的信息单元是其语义焦点(semantic focus)[2]。通过线性结构排列顺序的改变引起语义侧重的变化,突出强调被前置的部分。本文从认知视域下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一句式进行解释。三、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3]426同时指出:“图形比背景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图形和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则愈突出而成为知觉的对象。”[3]图形是认知过程中注意的焦点。图形有小的,动态的,色彩鲜艳,轮廓明确等突出特点,这些特征不仅会加强viewer的物理刺激,也是心理特性。同时,图形背景可以转化,即背景前景化或前景背景化。
认知语言学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选择和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度决定的。而突显度受说话者的认知视角及所处语境的影响。语言使用者据信息的突显度对其进行加工后,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将这一理论扩展到句法分析中。把主语定义为突显的图形,并提出了射体—界标以分析普通小句的句法结构[4]。在射体—界标理论中,射体是句法结构中最突出的成分,而界标是次突出的成分。换言之,射体即是小句的主语。并提出了典型事件模型,用以解释传统语法上的五大基本句式,句中的主语是事件中突出的部分射体,但Langacker并未将这个理论用于强调结构的分析。四、认知视角下图形—背景理论对强调句的阐释实际上,图形—背景理论同样适用于强调句。当说话人希望受话人特别注意话语中某个信息片段时,会通过某种手段在受话人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中形成句中图形与背景的对立,自动地将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而英语强调结构的句子结构正是形成这种图形—背景的对立。在强调句式it...that中,被强调成分“...”可以是句中谓语、定语外的任何成分,可以是原本的图形,也可以是原本的背景,各部分有同等获得图形地位的机会,与人的交际目的或信息加工方式有关,任一部分前置到it is...that之间后,从隐喻思维的角度看,被强调成分“...”具有面积较小和闭合等特点,从而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达到了激发受话人的无意注意的目的,实现突显的效果。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考夫卡认为,图形—背景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双重建构:整个场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单位或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双重性),一个依赖于另一个[2]。这一双重建构中两部分是彼此分离的,但又继而双重呈现,呈现时图形将在其面积与背景的面积之间差别最大时产生,换言之:图形将尽可能地小。英语分裂句式同样利用了图形—背景这一认知机制来实现突显的效果。如:(1)It was an actress that she eventually became.(2)It was under the table that the cat was.(3)It is Saussure who made linguistics a science.(1)和(3)结构中都有一部分离开了自己通常所在位置,并和其余部分形成对立,背景前景化成为了图形,实现了被突显的效果。形式上使用了it be...that。it be结构将句中C和A成分分别前置句首,破坏了整体认知所要遵循的接近、连续和闭合法则,句子结构分为两个对象被感知:it be...部分与that/who...部分,而不是作为整体被感知,即考夫卡提出的双重建构。(1)中C是一个完整的NP,(2)中A是一个完整的PP,其中多出的成分it仅有形式功能,在典型事件模型理论中被描述为虚主语。夸克称it为虚主位,作用是使信息中心落在后面的词项上。LST理论认为,在语言处理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词都占用语言处理资源,仅仅那些有意义的discourse referent才占用语言处理资源[5],因此可以假定it be在语言理解中不耗费处理资源,在图形—背景结构中可不予以考虑。综上,与其余的部分相比较, 被前置的强调部分“...”毫无例外地都是词组,符合图形的面积小和闭合等特点,便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其余部分则构成背景,也就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图形部分。(3)中,主谓间插入who,而who与其后内容形式上构成完整的句子,因而句子同样被分为两部分,主语Saussure被外置,具有上述的图形的特点,同样形成了图形—背景对立。五、结论
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较充分地解释了英语强调句产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句的产生是说话人通过前景化形成图形,使受话人特别注意这一信息,在受话人心理场( psychological field)中形成图形—背景对立,将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产生新的交际功能。参考文献:[1][ZK(#]南潮.[It be XP S]和[是[…XP…]的生成语法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7):40-42.[2]Kurt Koffka.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30-231.[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5.[5]Gibson Edward. Linguistic Complexity: Locality of Syntactic Dependencies[J].Cognition,1998,(68):1-76.[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