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初探
2014-05-29林海岸
林海岸
摘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
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目前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此,在分析
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学生资
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6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007-0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推出了以奖助学金
、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措施,形成了一
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管理决策
和服务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利用
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
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它给世界带来举世瞩目的变化,也
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和途径。在此背景下,“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应运而
生。笔者认为,所谓“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是指在统一组织协调下,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信息的快速处理、实时共享、及时反馈的
全过程。可见,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
1.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改变了许多领域传统的工作模式,在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贯穿全篇,
与之相关的表述共有19处之多。更重要的是,报告中明确地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道路,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2]。可见,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它已经
成为时代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面对这种大趋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只有紧紧追赶时代潮流,
全面革新技术手段,才能够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
2.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
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如今,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 其内容涵盖了协同办公、人事管理
、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
学生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信息化建设的好坏、快慢,直接影响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
3.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呈现出业务量成倍增长
、业务种类持续增多、工作难度日益增加的特点,传统的工作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无
法完成大量的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据统计,2007—2011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1.
79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 817.18亿元;资助学生由2006年的1 530.27万人次增
长至2011年的4 170.14万人次,增长1.73倍;资助金额由2006年的162.98亿元
增长至2011年的501.35亿元,增长2.08倍[3]。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
广大高校突破定式、开拓视野,积极探讨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加强信息化
建设,将有力地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和规范
化转变。
二、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尽管高校不断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五“重”五“轻”。
1.重外轻内
笔者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从表现形式上看,应包含但不限于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等,
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许多高校已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差,一些高校
比较注重外在硬件设施的添加和相关工作网站的建设,忽视了与之相配套的内在的软件系统
的开发与充实,从而造成了软件资源缺乏、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2.重寡轻众
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离不开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能力、水平与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息息
相关。受此影响,一些高校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信息化建设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事情,忽视了一线
学生资助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作用。如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考虑他们的工
作方式设计开发系统,没有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没有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升级完善系统等
,从规划、设计、开发到维护,很多时候都由技术人员负责和确定,出现技术人员“包打天下”的现象。
3.重建轻管
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学生资助工作的状况随时加以推
进,如系统优化、数据更新、安全升级等。实际上,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企图追求一劳永
逸,在规划设计、构建系统时热情高涨,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偃旗息鼓”,不再花费心
思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和优化,使得系统中存放的始终是过时、残缺的信息,难以将信息化
的效用发挥到一定的高度。
4.重面轻点
学生资助工作覆盖面广、业务量多,这使得在信息化建设中,高校比较注重“面面俱到
”,过分要求系统完备、功能齐全,忽略了学生资助的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只
是将实际工作中人工操作的“最佳流程”生拉硬套应用在系统中,导致系统对业务支持的灵
活性差,非常不便于使用,甚至出现工作人员不愿意使用系统的情况。
5.重条轻块
由于工作分工的原因,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模式多以“条”为主,不同部门、科室
各自牵头、独立建设,为实现某一业务信息化,单独开发系统,单独采集数据。比如,学生
资助工作内部就可能有勤工助学管理系统、助学贷款管理系统、奖助学金管理系统、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等,与之相关联的外部系统还有财务、教学、党务系统等。这种以“条
”为主导的建设模式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导致系统数量多而杂,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容
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
三、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1.内外并举,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保障。高校应梳理和整合与资
助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化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工作网站、应用软件和业务系统等,充分运
用网络、数据库技术,适当引入短信、微博、QQ等新媒介,搭建一个集申请、审批、记录、
查询、统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平台。笔者认为,该平台至少应包括学生
基本信息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模块。其中,基
本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学生资助工作者、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块依
据相关认定办法,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动态认定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
资助管理模块分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子模块,按照学生申
请、院系审核、学校审核、公示的流程,处理各项资助工作;统计分析模块对全校数据进行
处理,产生各类所需的报表;系统管理模块则对平台进行维护,包括信息发布、用户管理、
权限控制、日志管理和数据管理等。
2.寡众兼顾,依靠一支工作队伍
人是信息化建设中最本质、最活跃的因素。信息化的决策要靠人,信息化建设要靠人,
信息化的应用要靠人,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因此,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仅依靠技
术人员,而要充分调动各级领导、技术人员、资助工作者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在信息化建设决策、建设和应用中的潜能。具体应努力做到几个方面
:一是广泛收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宣传信息化建设
的好处,让学生资助工作者和学生全面了解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好处,激发
他们的士气,使他们自觉适应工作的需要;三是制订良好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分
阶段对学生资助工作者和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形成信息化学习和应用的良好氛围;四是推出
适当的激励措施,对积极宣传和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学生资助工作者和学生给予适当奖励,使
他们对信息化能够加深理解和增强信心。
3.建管并重,建立一项长效机制
信息化的成败,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因此,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能“一蹴
而就”,也不能“‘建好就收”,必须设计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笔者认为,管理机制可
从建立“一项制度”、依靠“两个团队”和把握“三个阶段”三方面落实。“一项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管理行为。“两个团队”:由“一把手”、
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组成决策团队,统筹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
工作人员组成管理团队,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业务工作。“三个阶段”:把握设计、开发
、维护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践证明,仅仅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计算机技术层面
的问题或是一次性工程,而不从机制方面入手,无论做得怎样热火朝天,终归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4.点面协同,规范一批工作流程
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问题,信息化建设要以标准为支撑体系。因此,学生资助工作信
息化建设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在规范基础工作、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平台有
效地采集、加工、组织、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时动态地提供各种信息。比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许多高校需要认真解决但很难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
客观的、科学的界定方法或标准。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理顺工作流程,设定认定模型,
通过数据分析、权重计算、逐级审核等手段实现科学认定。再如,不同奖助学金的项目有不
同的评选流程,而信息平台很难一一“对号入座”。这就要求高校对每个项目进行梳理和归
类,归纳出一些主要的、通用的流程,这样才能应用到信息平台中,否则将严重影响效率和
成本。
5.条块结合,完善一套数据标准
为了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应建立“条
块结合”的模式,以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为目标,制定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通过人工
接口对接或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的方式,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当然,数据共享并不
等于数据公开,涉及不宜公开的信息或学生的隐私信息,未经单位或当事人同意,绝不能以
数据共享的名义向公众公开信息。
参考文献:
[1]〖ZK(#〗受权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新华网,2006-05-0
8.
[2]信息化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EB/OL].中国信息产业网,2012-11-14.
[3]政策体系基本健全〖KG*3/5〗工作成效举世瞩目——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07—20
11年)摘编[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10-23.
[4]条块结合模式的倡导者、探索者、实践者——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发展
研究[EB/OL].中国软件园研究网,200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