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4-05-28安鑫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课堂

安鑫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82-02

新课标的理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积极倡导和运用,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先前机械僵化、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但是,与课程发展的实际要求相比,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仍需要深入的研究,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把课堂参与的主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占有知识的权威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帮助者、激励者、促进者。如果整个课堂中学生都能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多方位的对话、交流与沟通之中,可以使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因此,阅读教学应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练习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就会在学习中形成。

二、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鼓励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学以思为贵。我在教学时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找骆驼》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课伊始我就设置疑问:今天你们来当一回小侦探,调查一下: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他是依据什么找的?你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兴趣激发,于是按照我提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起来。读书、圈词、画句子、思考,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时,学生犯难时我只有启发,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学生只有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人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发挥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个环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阅读体现,我经常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朗读,读完之后小组内互相指出每人的优点和不足,他们在互相评价中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并有意识地在下次朗读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由于长期这样的训练,我任教的班级朗读水平比较高。另外有些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只有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使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不会流于形式,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引导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阅读能力的提高应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识规律,进行读、思、议、“三步曲”有机结合,循序渐进。

1.“读”——阅读教学的“奠基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多读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课文的长短、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题材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朗读、默读、略读、精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反复通过视觉器官,凭借文字符号接收信息,打通思维,直到畅通无阻。对散文诗、诗歌、戏剧选段,应进行分段朗读、角色朗读以至鉴赏朗读。必要时可运用配音朗诵,用磁带放录音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受到深切的感受。

2.“思”——阅读教学的“活络丸”

熟读和精思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古人所谓熟读主要是指诵读、朗读。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读者的注意力要放在认读、发音、语气上面。如果不同时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则既不理解,也不吸收,要提高阅读效果,就要多思考。以一篇文章来说,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中心思想、文体特色等方面要深入了解,就得认真训练思考,使学生对文章通过感知、认识、分析、想象、综合,从而形成一定的认识,对文章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3.“议”——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议就是对课文的评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陈述自己的意见。学生评议不是放任自流,漫无边际,教师要胸有成竹。如结构、立意、表现手法、文体特色,应有所侧重,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有所悟,有感而发。

教学实践证明,灵活处理好“读、思、议”间的关系,才能唱好阅读教学这首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如《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景观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样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潮水如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为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语境,我利用课件展示钱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地读,边读边想象,促使学生进入情境,走进文本,感悟真情。不仅如此,品读词句后,我又适时出示一段钱江大潮奔腾的录像,带学生进入情境,直观感受文中描述的壮观的场面。观看后,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文本、学生之间受到思维的碰撞,学生发自肺腑的去品读教材。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