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的“二部曲”
2014-05-28刘璐马敏
刘璐 马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73-01
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似乎写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那么,究其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缺“货”,就是对生活缺乏真切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以至于写作时脑“袋”空空,笔头涩涩,只能大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落“套”,就是把写作和自己的真实生活截然分开,平常最真切的感受,最具有个性化的东西,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全部都抛开了,绞尽脑汁地去写一些所谓高尚的、感人的“肺腑之言”,结果读者没有被感动,反倒把自己难倒了。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要求学生平时加强练习和修改。
一、奏响“多练”一步曲
1.学生的作文不是老师改好的,而是学生自己在练习中不断提高的。在作文训练中,观察与积累的训练、联想的训练、想象的训练、分析的训练,这几个重点抓好了,学生就有可能进入会写、爱写的境地。在中学阶段,作文只是一种练习,它与数理化的作业,与美术的素描速写训练、唱歌的试唱训练等等,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如今的作文指导课不理想的比较多,往往是出题目、定要求、设模式,让学生当堂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作文训练课要在促进与引导上下功夫。作文还要让学生多写。我在每周都用两至三节课给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学生颇有兴趣,不少学生的作文兴趣大增。
2.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的过程。什么是“双重转化”呢?譬如,要让学生在作文里记一件事,那就首先得从生活中寻找事,然后将生活中的事客观的反映到自己的脑海中,这是第一重转化,就是把外界的“事”转化到头脑的“意”。头脑好比是一个储物的仓库,仓库里的货物充裕,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头脑里空空如也,写作时就会东拉西扯,胡编乱造。但是要使头脑里的“意”转变成纸上的“文”,还需又一重转化。即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将头脑中的材料进行剪裁加工,组成一个整体,就是第二重转化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这双重转化,都要认真地去抓。
3.作文训练是一种写话训练,这种训练要突破读、写分离的现状。朱熹写过一首《观书有感》的七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将书比作“半亩方塘”,把书中的知识营养比作“天光云影”,指出许多优秀的读物由于有“源头活水”,因而清澈可爱,使人得益。对于写作来说,读书当然不是写作之源,但我们从许多优秀的作品阅读中,能够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能上的借鉴,语言文字方面的丰富,特别是从一些名家名作中,我们还可以悟出名家们是怎样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完成写作的“双重转化”,这将是一种最大的收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要“以读代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名篇名作看的不多。一是因为没有时间,二是觉得阅读名篇名作对自己的写作帮助不大,还不如看同龄人的作文,看看那些“优秀作文选”。其实这种看法比较短视,比较片面。许多中学生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够写成,是离不开阅读的,但是仅靠阅读也是写不好作文的,这就要求平时训练中将阅读、写作相结合,从生活中挖掘真实素材。
二、奏响“多改”二部曲
作文的训练重要,作文的批改同样重要。
首先,以学生自改为主,教师的批改为辅。现在,老师改作文几乎成了一成不变规矩,不少老师把精批作文视为恪守的工作准则,而精批细改的做法常常是以老师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取代了学生的感受、理解和认识,或者蛮横的强加给学生,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挫伤了不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实教师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体。
其次,要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改。从作文教学的实践来看,反复练习中不断地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从写作实践上来说,凡是文章写得较好的都是在反复修改上下过大功夫的,因为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
第三,组织学生互批互改。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互相批改。在教学中我就告诉学生改什么,怎样改,注意批改的顺序,即先批立意,再批谋篇,最后批字句,让学生在互批互改作文中认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强调学生自改作文,互批互改作文并不是说老师就可以不批改作文了,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