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误区
2014-05-28闻海东
闻海东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但信息技术的负面作用也凸显出来,课件一味追求外在的所谓“美”,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忽视资源的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忽视抽象思维教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现象也随之出现,这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使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34-02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传承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的过程。但信息技术的负面作用不太被教师重视,其使用误区不容忽视。
一、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一味追求外在“美”,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引入课堂比单纯的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而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整合”时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但是,部分教师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是为目标服务的,手段不能偏离目标,否则,任何手段都没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效果。精心制作了课件,上课时气氛轰轰烈烈,活动应接不暇,一个探究接着另一个探究,一节课当中犹如走马观花,匆匆度过40分钟,却发现学生在知识的达成上面并没有完全落实。
一些课件所用色彩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教师的“满堂灌”,变成机器的“满堂灌”,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学生感觉很轻松,但用“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过分依赖网络资源,教师只是“拿来主义”忽视了资源的层次性、针对性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前,不对无关信息筛选、过滤,忽视了资源的层次性、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我们不能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教学设计,而是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一味地接受资源,所学内容肤浅,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网络资源的生搬硬套的使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种不顾学情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做法甚至还达不到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效果,“一刀切”的拿来资源,本身就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只是这种做法套了一件现代高科技的外衣,希望我们教师不要狭义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任何整合都要要求比较高的落实度,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三、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忽视抽象思维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就是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这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本身是一个优点,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还在于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教师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还要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作理性分析,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像的语言因素,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四、在教学思想上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弱化了自身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变成了主体放任,把师生双向传输变成了单向传输。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学习的同时,不能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师生从而不能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应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是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的成败也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懂不懂,学生有没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是不能靠信息技术解决的。
任何事物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如果能较早地注意到在这些问题上所可能出现的偏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冷”与“热”[J].教育情报参考,2005,(2).
[2]彭怀学.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2).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