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4-05-28张春梅
张春梅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33-02
新教材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将实验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把实验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并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中。这使得初中化学实验具有了新的特点,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策略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让实验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参与
新教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广泛而丰富的实验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简单易行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教师需要适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实验。此外,还可根据相关知识,补充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做,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引入家庭小实验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能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比较松散,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基本没学到什么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和实施实验,交流与反思等环节。
二、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首先,不要忽视那些小实验。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验,对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来说,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师不能做完所有实验。当然,教学的规律也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做完所有的实验,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把眼光放在那些对于考试有帮助的实验上。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我认为,那些虽然小,但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兴趣的实验是非常有必要做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小实验,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情感因素,也是最难得的情感因素。
其次,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一般的课堂,教师总是领头羊,掌控着课堂的走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然而,教师也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滋味。当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的成功让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三、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步骤、现象、要求,得出实验结论,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且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才能有所创新。
其次,多做探究性实验,少做验证性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先学习书本知识,等某些章节学完了,教师带同学们去实验室,把这个章节的实验顺利地做一遍。学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实验验证了教材所写的内容,这就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形式,其意义不大,往往重复的是教材的思路,很难有个人的发现,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最终获得结论。学生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和动脑思考,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创新形式的开始。
最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教材往往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操作过程也多做介绍,学生在思维中往往以为只有如此才是正确的实验。其实,许多化学实验和数学一样是多解的,而且教材中提供的某些实验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这不仅是对科学的认真探索,也是对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亲自动手,强化印象
因为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方面的因素,很多老师只是单纯地做演示实验给学生观察,或者单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等让学生看,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出的遗忘曲线表明:人对于实际操作的东西的遗忘是最少的,两天内仅会遗忘10%左右,记忆量能达到90%左右。由此可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各种感官来参与记忆,不仅能够把所学得的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更加准确,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长期单一地选用一种实验教学模式是极不妥当的,化学实验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应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获得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