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4-05-28张丹
张丹
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从民国以来的语文(国文)教学都将文言文列为教学的重要部分。不管从弘扬历史文化这个关系民族精神传承的重大命题的角度,还是从提升高考语文成绩这个现实而无奈的角度,都必须把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教“老材料”(文言文)要有新方法,要让严肃、认真、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鲜活起来。
一、首重语感培养,应将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中的第一道程序
如何消除学生在阅读与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相去甚远的文言文中的障碍?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在文言文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所有语言教学中都应当着重培养的语言能力之一,是学习主体能否对所学语言达到感性和理性理解相统一的衡量标志,也是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通过感悟、感知、理解、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而语言能力的形成脱离不了反复深入诵读这一根本手段。所以,笔者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当然,诵读不是简单的根据句读读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章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和韵味。如果只是为了诵读而诵读,却不去领会文章的内容,只会让学生陷入“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境地。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因其选自主要记载谋略和辞说的《战国策》,如果不诵读是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语言艺术和语言智慧的。所以我一般会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体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美君之美也”三个不同对象对邹忌评价的语气和他们的不同身份、心理的差异,以领会古人语言的美妙和智慧。
再如《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加强对赵太后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我会让学生进行揣摩式阅读。比如对于文中的“老妇必唾其面”这么一句话,我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停顿和加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停顿和加重去分析理解彼时彼地赵太后的心理活动。这种探讨式的教学无疑让文言文“鲜活”了起来。
二、学文应重“言”意,应将字词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所谓“言”指的是合成文言文的语言材料,也就是当时语法条件下的字、词、句、段。学习文言文只有先把这些东西搞懂了才能进一步去探究文章里面所承载的“文”。而且,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高中学生经过学习之后能够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掌握文言文中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一些常用句式的语法规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文言文字词、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一词多义、多音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和句式语法规则。
首先,文言中的某些字词,是学生理解最为困难却又最为基础的教学任务,我对这些字词举一反三让学生加强理解。如“兵”字,我先从甲骨文中“兵”的象形说起,“兵器”→持兵器的人(士兵)→一群持兵器的人(军队)→军队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这样环环相扣让学生理解“兵”在古代语言中的主要用法。此外,我还采用多种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扭转了学生心目中文言文枯燥无味的惯性思维。
其次对文言文中语法的学习,可结合该篇文言文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和引申,让学生随着所学文言文篇目的增加而不断加深对疑问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的理解和掌握。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之前,我就先让学生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法规律,在讲解“大王何来操”一句时学生就不会闹笑话了。
三、秉承“文”、“言”统一,应让优秀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传承
文言文不仅是“古”文更是古“文”,“文以载道”恰恰表明了古人往往对“文”承载道德、文化、思想的重视。我们学习文言文不能仅仅为了“学”、为了“考”而学,而应当深入探究文言文所承载的“道”。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把握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来把握作者立意构思、表达技巧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如学生常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而困惑——秦王身上明明佩有长剑,为何还要“还柱而走”?我就通过对当时佩剑的规格和长度的讲解让学生打消了疑虑。又如《<论语>七则》的教学中,我通过这七则语录的教学并串联一些《论语》中其他篇目的经典,让学生理解传统儒家“仁”这个思想核心。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对课文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应该让学生在活泼的文言文课堂中加深对“言”和“文”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不断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民族文脉的理解和传承。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西门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