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4-05-28沈国亮刘娟
沈国亮 刘娟
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要兼顾教师、学生和二者联系纽带——教学方式、教学艺术。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如果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不是老师逼着去朗读、背诵,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些。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兴趣,他们乐于参与。比如,在教学诗歌鉴赏这个版块时,我就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习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用此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从流行音乐入手渗透古典诗歌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播放徐小凤的《别亦难》。在讲《春江花月夜》时,先播放古筝曲,有些学生不知不觉把这些诗词给背了出来,乐在其中。在同学们都能熟练吟唱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其韵律之美,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这样一来,原来遥远的古典诗歌一下子在心理上被拉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也明显有了提高。比如在讲解高中学生最为头疼的文言文板块时,我会让学生按角色分工,扮演其中的角色,如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按秦王、荆轲、秦武阳等角色让同学们再现课本,每个同学为了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必然会深究课本,无形之中,字、词、句、人物形象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感悟。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乐于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有成效。
二、要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厚度
在高中阶段,学生毕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亲自去查找探究,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更是一串串完整的知识系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要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厚度,即便是文言文,也应如此。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如学习《游褒禅山记》一文,学生翻译“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对句中的“阳”字翻不到位,译成“向阳”或者“阳面”或者不译的人不在少数,也有部分学生译成“南面”,但不够准确,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山的南面”。讲评时,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串文字,请同学们解释各句中的“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如能每一节课都如此,那就能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何愁课堂不高效呢?力争把课上得灵动活泼,多一些诗意,这样,既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更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三、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
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工具,尤其在信息量庞大的今天。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经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少学校都已安装电子白板设备,教师如能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一次以“议论文的分论点设置三原则”为主目标的评讲课上,我给本节评讲课确立的目标是“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要做到扣得紧、分得开、排得顺”,我在呈示这一目标前,先将作文评阅过程中收集、整理出的学生议论文习作中分论点设置不符合上述规范要求的提纲(呈现习作中的标题、中心论点、分论点)病例,将其设计成课件页面播放出来供讨论;通过学生的纠错与教师的点评,再引出该节评讲目标来。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议论文分论点规范表述原则的正确认知。同时将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片段、语句选摘出,输入课件页面,加以精要点评,予以激赏;我也从习作中挑选未能达标的病例,植入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出来,组织同学共同修改。
此外,我们现有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课文大都有名家的鉴赏解读,播放一些名家的解读视频,更能多侧面的让学生解读文本。记得我讲《林黛玉进贾府》赏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时,我播放了老版邓婕主演的片段,并播放了马瑞芳老师、刘心武老师等解读此人物的视频,使得整节课信息量大,从不同角度分析王熙凤这一角色,从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协调好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摒弃,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但纵观当今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已慢慢演变成一种“放羊式教学”,散乱、无序,效果较差。在多次听课借鉴的基础上,我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精选合作内容,体现合作过程。
总之,教无定法,课堂效率的提高要兼顾到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只要教师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定有据可依,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