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求真,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性
2014-05-28尹玉林
尹玉林
一、多媒体时代语文课堂异化面面观
有幸观摩过语文专家的课堂,颇受震撼和启发。既对授课者的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顺畅的衔接由衷感佩,也为学生的良好表现折服,常想:我的课堂怎么那样缺失气氛呢?我怎么遇不到这样的善于配合的好学生呢?后来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谈到当前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为导演出声情并茂的“好课”费尽心机:首先由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再由一个代表展演,通过几个星期,甚至经过数月的在学生配合下的重复演练,以此来完善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后展示出几近“完美”的一节课。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语文课堂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甚至冲击。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大多成了人为的表演课——教师失去了常态,一个劲地拿着无绳话筒雨点般的指向学生,一些学校还在每个学生的桌面上配备话筒,好随叫随答;或运用交互式技术组织抢答,学生变成了一味回答的工具,但多数回答出来的问题言不由衷,即使说了真话,也未切中肯綮,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大多数笑声发自旁听老师)。对技术的依赖更到了让人误以为走错课堂的地步。身边有位老师在教授高中课文《神奇的极光》一课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极光图片,意在使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可是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这样过多的地理图片并无助于学生筛选“什么是极光”、“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课文信息,相反,课堂上展示大量的图片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了教和学的重点,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至于使用多媒体补充大量相关学科知识而把语文课“异化”为物理课、化学课、历史课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二、“求真”才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谓一语道出教育的本质——“真”。“真”是教育的内涵,而人的发展过程就是追求“真”的过程。很多语文教师为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忽视了对“真”的追求,可谓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语文教师进课堂的目的不是当明星大腕,不是为了吸引学生惊羡的目光,不是让学生向你呼喊尖叫。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备自身的特点、原则和对象,其根本目的应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记得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学“朴实、精确”的要求,以顺应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逐步培养学生“凭我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能”。而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样看来作秀的课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它更多在考虑如何使课堂气氛“热闹”,以迎合听课者、评课者的要求,做好表面文章;而语文教学的对象、特点与原则已居其次,甚至淡出课堂。这让我想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的主讲学者们,他们没有谁在作秀,或刻意地表演,但栏目的收视率非常之高,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课也吸引了无数观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些专家学者都在央视的栏目上争相作秀,其效果会怎样呢?
三、追求语文教学自然性的意义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构成了人的两重属性。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语文的课堂上,都应从自然性出发,这样才能强化情感、加强互动、提高效率。什么是自然性?如果从人的属性来说,与社会性相对的是生物意义上的野蛮自然状态,而这里的自然性窃以为指教学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共通的自然情感,以符合人情道理的方法去进行教学引导。教学的自然性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它能使求学者在与教师的双向交流中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新的认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学校”的创办者——孔子,他的教育态度可谓自然。据《论语》记载,孔老师在与学生谈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时,能以谦和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表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而他的学生子路、冉求、公西赤、曾点便能先后按自己的自然个性发表关于对理想的看法。可以说,自然性创造了一种自然常态式的教学环境,人能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愉悦、转换身份、获得顿悟,从而改变自己。其中“顿悟的发展就是对情景进行感受、领会、理解或洞察。”(金一鸣《教学原理》)
第二,教学的自然性源于师生的情动于衷,并因情动于衷促使学生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多有斩获。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观察的行为,情真的观察与平等的交往能够排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使教者轻松自如,学者抛去顾虑。久而久之,师生关系愈加融洽,老师的亲和力增强,教学行为中施压式的人为因素趋减,情感和知识的成分趋增,进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言语联系加强,言语联想变得丰富。另一方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训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这便促使老师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临场激发教学机智,也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习得多方面的知识,养成“发现”和创造的习惯。
四、追求自然性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适度包容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容忍“失态”现象。当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师生共同进入思辨状态,学习和思考便结合在一起,大家所追求的知识或答案便成了目标。在此过程中,有些教师弄不好便会失态,一些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能会突然浮出水面,使老师感到困窘和惶惑。其实,老师授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者应换位对待,持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师生共同思辨的气氛,并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
但是包容必须适度。教学态度的自然性不是任其自然,更不是放任自流。自然性是教师人性的本真流露,老师应以真知灼见,在常态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自然性是学生人性的自然显现,是知识与日俱进的表露,同时也是与教师对话的真实反馈。信马由缰可能会使课堂结构一盘散沙,不做任何的肯定或否定都会给知识的可信度带来危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重在一个“理”,非“理”也就是非“礼”了,师生共同礼拜的应该是准确的知识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一起用最好的方法进行学习,而不能只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或一味地顺着学生的路子走。
2.课堂自然性与严肃性的有机统一原则 自然性的常态与教学的严肃性并不排斥,但它与“变态”水火不容。因为常态下的教学是为了完成某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规定须有一定的控制,它的严格要求使教学的严肃性成为必要;教学的变态,包括课堂上非知识指向性的嬉嬉闹闹、嘻嘻哈哈,无定向性和无教学结构性的整堂讨论等,则常常导致知识的不确定性和课堂的紊乱局面。《庖丁解牛》是一篇寓意深刻、文采精美的散文,全篇托物言志,妙语双关。传统的教法是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并告诉学生本文是一篇表面说解牛,实际谈如何处世的哲学美文,再引导学生对表面的解牛与深层处世进行同步理解。这样安排教学结构,虽有利于学生破译解牛之喻意,理解作者之意图,但这充其量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应式的理解,实际是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降低了本文的教学价值。基于上述思考,我是这样安排《庖丁解牛》的教学结构的:第一步,研读表层意思。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既不介绍作者、背景,也不点明文章的特点和性质,而是将课文纯粹当作一篇叙事的文章来读。这一步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字句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即庖丁解牛技艺之高超以及“一代名厨”如何修炼成的。第二步,研读深层意蕴。紧接第一步,我因势利导,提出疑问:“全篇处处写解牛,仅仅是为解牛而写解牛吗?”问题抛出后,学生思路受阻,陷入沉思。笔者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介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引出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提示,让学生将课文当作一篇寓言散文来读,让学生自己去推敲领悟,发现作品的象外之象,逐步去领会其深层含义。由表层意象理解到领会其弦外之音,这一障碍的跨越便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注重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对课堂流程的完善原则 语文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遇到一些“特殊”问题,语文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语文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总而言之,保持自然性的常态教学,实现对人才的个性培养,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呵护学生个性,并为其创造最适合其成长的沃土,这才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互动生成新知;个个充满活力,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这样的课才可以称为一节好课。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绝不能只顾自己的表演,而把作为教学对象主体的学生变为观众或配合教师作秀的道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有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率性本真,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性。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乐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