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4-05-28张美云
张美云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现状分析
有些学校教育思想陈旧落后,不具备创新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执行者,对学生能力提高与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使得学生即使想创新,也会因为环境的不允许而被迫放弃。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要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然而受旧的教育形式的束缚,有些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失去兴趣。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失去了兴趣,自然不会做好这件事。
学生的第二课堂受限制,缺少实践活动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学生学习只限于课堂听讲,课下完成作业。之后对于语文学科学习不多加关注,缺少课外实践活动。其实社会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学科的丰富延展性是很宽广的,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开拓创新,全面改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
针对于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需要全面的改善和更新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真正地做到推进素质教育,走出一条有创新,有效果的语文教学之路。
适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创新教育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学校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能始终跟随老的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将新老教师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
有了新鲜的血液,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学生们有可以开拓创新的大环境。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钻进去,学习领悟基础知识,还必须能够带领学生跳出来,运用发散思维,灵活运用学习技能。同时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避免出现尴尬,枯燥,死板的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将创新融入于语文教学之中。当前,有些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完全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参考书中的答案、结论的标准要求学生。
创新的起点无非就是独立与自主,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点,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活动作为主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被选入现代语文课本的都是情感丰富、展现缤纷世界的优秀作品。学生在学习时选择的切入点可能不同,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情感去理解,思考问题,允许和尊重学生自主的见解。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了创新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
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的因素,逐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创新的意识,这样一来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学好,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延伸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拓宽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加以延伸学生的创新活动,还要多增加一些课外的实践教学。比如可以成立几个课外兴趣小组,把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分配到一个小组去研究探讨一个课题。开展课外活动小组,去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例如,查找生活中商家、广告牌的错别字,公园集体签名保护环境等等。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教育空间。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这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很愿意接受这种丰富、新颖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加知识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大批具有创造力、创造精神的人才。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教师身上,同时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新目标、素质教育的根本。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更是应该承担起这神圣的使命。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接受新的理念、方法、摸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付出努力,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