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多样化:深化中职课程改革的新举措

2014-05-28崔志钰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职课堂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崔志钰

【摘 要】项目是当前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载体,但单一化的项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项目多样化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深度重构中职课堂的需要,是有效落实错位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机融合课程体系的需要。

【关键词】项目多样化 课程改革 中职课堂 错位发展 课程体系

项目是当前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载体,项目化给中职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但项目教学不是万能的,单一化的项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当前中职专业教学的诸多现实问题。中职专业教学的“未来之路”该怎样走?改革单一的项目教学形式,实施项目多样化教学,已赢得众多职教人的认同。

一、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需要项目多样化

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初步建立之后,是否意味着课程改革已进入“过去完成时”?应该说实现专业课程的项目化仅仅是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作为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课程改革应始终保持“进行时态”,不断巩固改革成效,深化改革进程,以持续的理念和实践创新寻求课程改革的新突破。

有人喜欢把课程改革的成效形象地表述为“课堂动起来了”,这固然是显性的。但关键还在于这种动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少动”“多动”还是“全动”,是“单动”还是“互动”,如果以单一项目为课堂教学载体,何以保证“主动”“全动”“互动”!虽然项目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工作流程实际来设计、选择和实施项目,但由于教师的观念、个性、所学专业不同,设计和选择的项目也不同,且无论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都无法使项目适合每个学生,以“一”何以概“全”?课程改革如果简单地停留在项目单一化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项目多样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项目多样性实际上就是项目的多种存在,它既是一种静态的结构,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在已有项目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项目数量,实现多个项目课堂共存。它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成的具有鲜明层次性的教学载体,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各个项目之间的知识负载大体相同,项目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大体相当,从而实现“同点(知识点)不同位(层次),同点(知识点)不同类(类型)”的项目架构。

二、深度重构中职课堂呼唤项目多样化

课改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课堂的变化:一是教师教学的脉络更为清晰,课堂教学按照项目的实施步骤按部就班地推进,“所学即所得”;二是以项目的达成度为抓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做”,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显性,“作品即成效”。但是这种课堂变化是否真的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改要求呢?

就项目本身来说,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一是学校的实训设备无法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校的教学文化无法与企业的生产文化有效对接,“作品即产品”很难成为现实;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也很难跟上企业转型、技术革新的步伐,“教学即生产”也很难真正实现。因此,现今的项目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虚拟项目”教学,甚至是“伪项目”教学,难以真正担负起职业实践的“大任”。就教学本身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产品的工作流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单一的项目,于是课堂就局限于技术层面。美国著名学者帕尔默曾说过,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课堂显然不应当由“教知识”改革成“教技术(项目)”。

将中职课堂从教技术(项目)中解脱出来,项目多样化呼之欲出。推行项目多样化,教师的教学重心自然而然地回归项目的核心知识,而教学的实施也就演变成以项目为载体应用核心知识点,教师必须围绕共性的知识与技能寻找各项目的不同解决之道,课堂的生成性和灵动性将生动涌现。可以说,形上的改变促成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质的变化,也促成了中职课堂的根本性变革。

三、有效落实错位发展依赖项目多样化

回归教育的本原,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的理想境界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这种发展本质上是一种错位发展。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学习需求、选择学习方式、展示学习成效、享受学习幸福,是自然催生下的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对于学科基础差异较大的中职生,尤其需要打破统一的要求,给予每个人不同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的错位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发展,必须具有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载体和环境,必须实行基于非标准化的、模糊的“错位评价”。

单一项目难以承载“错位发展”的大任,其根本原因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权。项目多样化通过与学生协商确定项目类型,确保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项目类型;通过合理设置项目层级,确保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学习的项目,这是一种典型的“菜单化”教学,学生通过自由“点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轻松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种自由表现为:学习内容的自由,即学生想要学的项目由自己来选择;学习过程的自由,学生不再按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而是有足够的挥洒空间;学生的精神自由,“我选择,我喜欢”“我选择,我做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项目多样化中的知识、技能梯度设计使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错位发展催生了中职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激活了中职生沉睡已久的潜意识,使他们能诗意地享受学习的成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进一步审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进一步落实学生的错位发展,促使每个学生的最大成功。

四、有机融合课程体系受载项目多样化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来组织知识、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对知识的条块分割、合理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使学生不再受“基础”的制约,较为切合中职生的学习实际;解决了“普遍厌学”的问题,通过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使学用一致成为现实,这符合“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职教办学方向。

巴班斯基曾说,每种教学方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种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同样,项目教学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来组织知识,知识的“系统性”遭破坏,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获取可持续“学习力”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中职教学改革应是不同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相互补充。项目多样化既可避免用“老”方法来教“新”教材,也可避免“新”方法的“无土栽培”,进而成为两种不同体系相互融合的交汇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项目多样化这一全新的教学举措就如同一个支点,它撬起的不仅仅是中职专业教学,还将深深地影响中职的教学生态和中职生的发展路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错位发展视野下中职基础课程项目多样化的实践研究”(编号:C-b/2011/02/48)(注:该课题被列为江苏省第二届精品课题重点培育对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第二期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中职专业课程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ZZZ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课堂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中职课堂效率
计算机网络运维中中职课堂教学研究
C2C网店运营课程在中职课堂的实践教学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谈情感教育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