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4-05-27柳春华
柳春华
摘 要: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语感。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增强语感;朗读感悟,培养语感;注重实践,运用语言。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38-01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什么是语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夏丏尊先生认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利用电教手段,增强语感
电教手段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饶有情趣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使他们参与语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同时电教又为缺乏生活经验与表象积累、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的学生降低了语感的难度,更好地适应了他们的语感准备状态。比如,教学《大海的歌》可利用电教手段,运用色、光、形、声的配合,使不可亲历的大海,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刺激,增强信息维度,以提高语言感知的效果。在《大海的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可运用录像把平时从电视里录下的码头繁忙的景象,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录像认识了“那巨人般的装卸吊车,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勾勒出一幅繁忙的码头的图画,紧张的生产气氛,景色优美的海港,体会祖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第四自然段教学时,可出现钻探船的近画面,让学生观察到石油钻探船的雄伟壮观,以及大海的奥秘;石油钻探作业的艰难,钻探作业时的声响气势,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体会作者兴奋、自豪的思想感情。
2、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好好地读、美美地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如《西湖》一课写得生动优美,课堂上可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去美美地朗读自己喜爱的句子,加以体会。在读中,学生感悟到景色的优美,体悟到语句的精妙。
在理解语言内涵、领悟语言技巧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学生借助朗读这一有声的语言去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显示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内涵,传达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文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使人体察入微,感人至深。比如,在《花瓣飘香》一文的教学中,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先同桌分角色读,再由小组分角色竞赛读,接着学生表演读,最后配着音乐师生合作表演读。在读中,学生充分体悟到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淳朴之情,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陶冶。
3、注重实践,运用语言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这样,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写,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说,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也就是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