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的实践和感受说话 说群众喜闻乐见的话
2014-05-27路程
路程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新闻》栏目曾陆续播发过六集系列报道《生态辽西北》。这组报道从民生视角切入、将群众作为报道主角、将群众的火热实践作为报道主体,将今昔对比的手法贯穿报道始终,并首次在日常报道中使用航拍手段,充分发挥出电视媒体的优势,有力地提升了主题宣传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一、民生视角切入,提升主题宣传的吸引力
系列报道《生态辽西北》避免了主题宣传常见的宏观视角和宏大叙事,而是从民生视角切入、从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切入、从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人和事切入——说生态效益从摄影爱好者镜头中凌河流域动植物种类的增加切入,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照片对比生动直观;说社会效益从一对新人放弃去外地而是选择在大凌河边拍婚纱照切入,笑容背后折射出家乡变化带来的喜悦幸福;说经济效益从一户阜新农民发展采摘游切入,从传统的种地农民到如今的旅游经营者,角色变化鲜活鲜明。
生态建设的报道是在回答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新闻报道如果从宏观到宏观,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不要谈达到宣传报道的效果。这组报道从民生视角切入不但让观众有兴趣看下去,而且选取的人和事又都是很好反映报道主题的代表性人物和典型性事例,使得整篇报道从开篇就聚焦报道主题,为生动鲜活地阐释上述重大关系奠定了基调和基础。
二、群众做主角、群众的实践做主体,提升主题宣传的亲和力
我们统计了系列报道《生态辽西北》中采访的人物和事例,六篇报道采访了23位群众、6位相关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干部,群众占到采访对象的80%,群众的同期采访占全部同期采访时长的90%以上;涉及的20多项生态治理措施和办法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述的,这些事例不是在罗列有关部门怎么做的,而是体现直接参与其中的当地群众的具体实践。其中第一集《凌河流域生态带基本形成》报道主角是两名群众,一个是凌河边常年拍鸟的摄影爱好者孙敏生,讲述他与鸟儿接触的心路历程,从年轻时的美好记忆到前几年的无奈再到现在的喜悦,再到眼下潜心研究鸟类的栖息环境和迁徙规律,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个是凌海市赵复兴村农民赵春学,讲述他如何从最初在河滩上开荒,到不情愿地退田还河,再到现在积极维护生态封育成果。一个是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一个是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发生在普通群众身上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他各篇报道也都是让群众作为报道的主角,以群众的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体。一个个普通群众和生动的故事,让凌河治理、防护林建设、草原沙化治理、荒山绿化等生态治理工程的措施、成果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变得更加有亲和力和说服力,充分体现出生态治理工程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三、发挥电视优势,提升主题宣传的感染力
系列报道《生态辽西北》在报道方式上充分采用今昔对比的方式,首先是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下功夫,工作了30多年的护林员、多次搬迁的农民等等都是辽西北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见证者;其次在画面的选取和编辑上下功夫,记者在拍摄当前生态建设成果画面的同时收集了大量治理前的老照片和视频资料,在编辑时通过双视窗、特技转换等方式凸显发展变化;最后是在细节的捕捉和展示上下功夫,如在反映凌河退田还河成果时选取了凌海市农民赵春学家以前因为风沙大不敢开窗户用不上纱窗,现在安上纱窗一夏天不怎么关窗户的细节……这样的细节让观众印象深刻。
更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广播电视台首次在日常主题宣传报道上运用航拍手段,大凌河第一湾、大凌河干流源、凌海退田还河封育区等十几处区域的航拍画面让观众全景式看到生态治理的成果,看后很多人感慨:这真的是辽西,是大凌河吗?!
系列报道《生态辽西北》切实做到了“用群众的实践和感受说话、说群众喜闻乐见的话”,生动充分地展示了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以来各项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果和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是辽宁广播电视台认真践行“走转改”精神、努力提升主题宣传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的一次生动实践和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